“我在探探上看到你照片了。”
“什么?我从来没有用过探探啊!”
近日有网友爆料,他人冒用自己的照片P图后在探探APP上招嫖。通过调查发现,网上存在买卖照片的灰色产业链,只需要花几十元就可以买到几十位陌生女性的海量生活照片。
不仅在探探、陌陌等社交平台上能看到冒用别人照片的行为,而且在医疗美容APP上也有人用他人照片来营销,吸引潜在用户“入坑”。
文:火火(业界风云汇)
照片黑产是怎么回事
互联网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些灰色产业。
有网友表示,冒用自己朋友照片的探探用户资料昵称为“可可”,年龄为20岁,居住在天津市和平区,在某传媒公司任前台。该网友为了搞清楚这位“可可”究竟是谁,便和对方简单的聊了几句。可是聊了没多久,“可可”主动发来一个微信号,希望用微信聊天。
该网友加了微信后,“可可”非常热情,并表示可以提供有偿的性服务,价位为“一次1000元,包夜2000元。”这下,该网友才明白,是有不法分子用别人的照片,从事非法卖淫或诈骗。
对此,有安全研究专家表示,照片买卖是一条灰色的产业链,并且已经非常成熟。冒用照片的这个人或许有非常多类似的照片,以他们的行话来讲,称这个为“套图”。通常,套图价格根据质量好坏来定价,非常便宜,买一套只需要几块钱,买的多还有折扣。而且,冒用他人照片招嫖的人,或许是团伙作战。
另外,网友的照片可能是因为自己朋友圈陌生人比较多,被陌生人储存起来而流入了“黑市”。也可能是在其他的网络平台上上传的自己照片,被他人给盗用收集起来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围绕探探等这类性质的APP从事灰产的从业者比较多,一些不法分子用美女图片把自己伪装成美女,在探探、陌陌等主打陌生人社交的软件上搭讪男性,然后找借口引流到微信、支付宝等平台上,骗取红包或者进行色情诈骗等。”
并且,这些不法分子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身份证信息也可能是花钱买的。这些灰色产业链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除了探探、陌陌等陌生人社交平台上存在着盗用他人照片从事非法活动,此外在医疗美容APP上面也存在着使用“虚假照片”来吸睛的情况。
一位任职于某入驻新氧的医疗美容机构的主治医师说道,“自己会在网络渠道收购一些照片,然后把照片经过软件美化后,做成顾客案例放到新氧APP平台上,用来做营销展示。”
该主任医师还表示,我们和其他的医疗整形机构不一样,从网上购买的照片的脸部会打上马赛克,不会被照片本人给认出来。
据悉,“新氧”是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个品牌产品,在医疗美容平台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新氧平台曾经发生过侵害某国内知名女明星的肖像权,而被起诉。
针对新氧平台上存在着冒用他人照片的情况,新氧方面表示,因为平台上数据量大,并且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更新,人工审核暂时无法保证100%及时复核。新氧未来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图片真实性和案例真实性的问题。
产业链上各取所需
照片买卖这条产业链能够长期存在,主要是因为产业链上的各方能够各取所需。
卖照片的提供方,通过各种灰色渠道,低成本、低价拿到海量的照片,然后通过通过QQ群、微信群、贴吧、电商平台等各种网络渠道散播消息,表示自己能提供海量的照片和视频,然后卖给从事非法活动的卖淫团伙、医疗美容从业者等。
虽然客单价不高,但是只要手上有海量的照片和视频资源,就可以大肆的获得客户青睐。而且,每个套图可以卖给不同的人,只要购买的人多,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对于卖家来说,最主要考虑的是客户够不够多,而不用太担心照片和视频资源的存量。
探探、陌陌、新氧等APP,由于是互联网平台,它们最关心的恐怕是用户和流量。注册用户越多,市值或估值就越高。这就容易导致,只要有用户愿意在他们的平台上注册,很容易通过审核。同时,相应的平台审核漏洞也暴露出来。
而且,不法分子在平台上注册,进行非法活动也并不太好分辨,毕竟对于平台方而言,审核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
平台上被爆出存在不法行为后,会影响平台方的声誉,这就不得不逼迫它们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和审核。
站在用户角度,由于陌陌、探探属于陌生人社交平台,用户如果只是纯粹的为了社交,或许能结交到不错的朋友。不过,就是有一些用户本来就是为了在平台上,找到有偿的性服务提供方,以满足自身的需求。但是,也很容易被骗。
在新氧这类医疗美容平台上,肯定是有部分用户想通过整容,让自己变的更美。不过,实际效果怎么样,那还有待考证。又或者,有些用户看到医疗美容平台上介绍的是这样,而实际付款,接受整形后,效果并没有平台上所介绍的好,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对于爱美的人士来说,还是尽量到正规的大型的实体医疗美容机构,让自己变美,这样相对更安全、更可靠。
综合来看,无论是照片和视频的提供方,还是平台方,亦或是用户,他们都自己的需求,大家各取所需,这也是照片灰产能够长期存在的主要因素。
归根结底,照片灰色产业链的源头是个人信息泄露过于严重。中国消费者协会8月29日发布《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中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人数占比高达85%。
个人信息泄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营者未经本人同意收集个人信息;二是经营者或不法分子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最后,只有相关部门,以及网络平台共同打击色情灰色,加强监管;用户提高自制力,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这样才能共同打击网络灰产,把照片灰产扼杀在革命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