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又迎来了一艘重要的两栖攻击舰,这是中国第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正式下水。这艘2万吨级的巨舰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经历舾装、系泊和海上试航,预计一年后将有一艘4万吨级的巨舰加入中国海军战斗序列。
这也意味着,排水量2万吨以上的大型水面舰艇已达到16艘,为中国海军的雄心壮志增添了新的注脚。
这一系列的海军建设,使得中国海军在全球海军中崭露头角。
其中,备受瞩目的超级航母“福建”舰也在进行系泊试验,弹射小车试验不断进行。航母甲板上甚至已经出现了1:1的舰载机模型,预示着这艘超级航母有望在2025年正式服役,使中国拥有三艘航空母舰。
面对“福建”舰的即将服役,社会上开始热议中国下一艘004航母的规划,何时开始建造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
对此,央视在今年庆祝中国海军74岁生日的报道中明确表示,仅有“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三艘航空母舰无法满足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需求。
这是中国官方媒体首次对海军未来建设进行正式表态。然而,这引发了一个问题:中国究竟需要建造多少艘航空母舰才能达到最合适的规模?
在海军发展中,抛开预算问题不谈,当然是航空母舰越多越好。然而,航母的建造和运营费用昂贵,一套完整的航母打击体系更是费用高昂。考虑到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和海洋利益,建造一支适度规模的航母舰队是中国海军发展的重要一环。
目前,中国面临着复杂而艰巨的地缘困境。美国通过设立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和第三岛链,试图围堵中国海上力量,形成了一道道看不见的绞索。
这种岛链封锁战略威胁到了中国海军的远洋突击能力,特别是在太平洋西部和中部的三条锁链状岛屿群。
面对这种情势,中国的海军建设必须实现陆海空并举,并加大战略轰炸力量的发展。
然而,与其集中资源建设庞大的航母舰队,不如更注重全面发展,保留一支相对强大、具有局部打击优势的航母舰队。这样的舰队规模足够应对地缘政治的挑战,也更符合中国的实际需求。
航母的建造和运营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美国海军的例子表明,维持一支能够实战部署的航母舰队需要至少建造6艘以上的航母。
因此,中国的航母发展计划需要在确保平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确保国防资源的合理分配。
最终,中国可以采取航母迭代良性循环的发展策略,逐步建造新航母的同时淘汰老旧航母,形成合理规模的航母舰队。
这一过程需要时间,但有望在未来15年内实现。对于中国而言,建设现代化的海军舰队需要理性谋划,保持经济稳定,才能实现长远的海洋战略目标。
对此,屏幕前的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