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史话:罗马教皇大战罗马帝国皇帝,中世纪欧洲荒诞的一幕

高哥贯通古今 2023-10-01 01:54:01

今天咱们继续讲述基督教的历史故事。中世纪的欧洲,罗马教廷与世俗政权之间的斗争是当时的头牌大戏,这其中尤其以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之间的恶斗最为千回百转、令人动容。下面,咱们就来讲讲这段历史,以此来了解一下中世纪欧洲的政治风貌。

(一)

先把欧洲中世纪的历史给大家简述一下: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蛮族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个王朝叫墨洛温王朝,后来在公元750年,被矮子丕平建立的加洛林王朝所取代。矮子丕平为了登基,拉拢罗马教廷,使得教皇为其加冕。而丕平则把罗马城附近一大块领土献给了教廷,从此就出现了教皇国。

丕平死后,他的儿子查理登基,这便是赫赫有名的查理曼大帝。查理曼大帝战功赫赫,几乎统一了整个欧洲。因此,在公元800年,查理曼正式称帝,也是由罗马教廷为其加冕。

查理曼大帝加冕

在这里要给大家讲述一个历史常识。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有人成为皇帝,那他一定是“罗马帝国皇帝”,否则,只能称王,也就是“King”。这一条很重要,应该牢记。俄国之所以自称沙皇,那是因为他们自认为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衣钵,而西边这些欧洲国家,凡是称帝的,都是自诩为西罗马帝国的传人,而且要经过罗马教廷的确认。这一点和中国历史是截然不同的。

这个传统直到拿破仑时代才被打破,拿破仑自称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并且逼着教皇承认,教皇不敢不从,拿破仑正式成为了皇帝。随后,这才有人开始效仿,出现了什么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奥匈帝国皇帝等等。

查理曼大帝死后,经过一代皇帝的传承,法兰克王国被三位王子一分为三,也就是东、中、西三个法兰克王国。三个法兰克在一起你争我夺,相互攻杀,打得乱成一锅粥。

到了公元10世纪,中法兰克王国灰飞烟灭,在今天意大利这个位置上出现了一堆小国,依旧争斗不休。

西法兰克王国也是分崩离析,诸侯争霸,好在国王还在。到了11世纪,它变成了法兰西王国。

东法兰克王国同样的乱作一团。后来到了10世纪中期,东法兰克终于出了一位“真龙天子”,这便是奥托一世。奥托一世基本上控制住了东法兰克王国,还捎带着把意大利北部地区也给搞定了,与教皇国成了邻居。

奥托一世

罗马教廷见此情景,赶紧主动往上贴,捧着罗马帝国皇帝的桂冠恳请奥托一世顺天应人、早登大宝。

奥托一世看到皇冠,两眼也发直。于是,在公元962年,奥托一世正式加冕成为了皇帝。史学家们普遍认为这是神圣罗马帝国诞生的日子,也是德国开始出现的日子。

不过,在奥托一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名号,他就认为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皇帝,认为自己的国家是罗马帝国。

(二)

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已经诞生了,但是这个帝国由谁说了算,一直都是个讲不明白的问题。

在帝国境内,诸侯林立,各自拥有一块地盘,皇帝甚至在名义上都是由诸侯选出来的。诸侯选皇帝这种事后来发展演变成了七大“选帝侯”,此时的神罗还没到这个地步,不过,皇帝也离不开诸侯的支持,本身的权力是有限的。

诸侯选皇帝这种事,说明皇帝与诸侯之间其实是一种敌对的关系,他们之间当然是有矛盾的。皇帝除了和诸侯有矛盾之外,他和罗马教廷之间的矛盾同样难以调和,无法化解。

神罗的皇帝乃至西欧各国的国王之间与罗马教廷最大的矛盾就是:各级主教由谁来委任?主教们到底要听谁的?

罗马教廷当然希望把全欧洲的教会都控制在自己手里,所以它一直强烈主张全欧洲的主教都要由教廷来委任。神圣罗马帝国以及其他王国则不能容忍这样做,这样一搞,岂不是要出现国中之国?各位帝王的权力岂不是就要被大大削弱?因此,帝王也都想由自己来委任各级教士。如此一来,罗马教廷与世俗政权之间的矛盾就变得越来越激烈了。

亨利四世

公元105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三世病逝,他的儿子,年仅六岁的亨利四世继承了帝位。不过一开始,还是要由他的母亲阿格尼丝太后“垂帘听政”。

后来,亨利四世长大了,他是颇想有一番作为的,可是在他面前横着一块巨大的绊脚石,那便是罗马教廷。

罗马教廷此时也出了一个强悍的教皇,他便是格里高利七世。

格里高利七世上台后,于1075年发布了教皇敕令。敕令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第一、教皇永远正确,绝不会犯错;第二、如果教皇错了,请参照第一条执行。

按照格里高利七世的敕令,天下的主教都要由教皇一人任免。天下的皇帝国王都要由教皇批准加冕。教皇还有权废黜皇帝国王,有权把一切与教会不对付的人开除教籍。同时,还规定所有的皇帝和国王都应该亲吻教皇的脚。

按照格里高利七世的这个规定,罗马教皇就是全欧洲的总瓢把子了,大事小情都要由他说了算。这当然要和欧洲各国的现实发生冲突了,因此,很多国家的国王都不尿格里高利这一壶,压根儿就不理睬他。比如此时的英国国王威廉一世,他本是维京海盗的传人,所以根本就不把罗马教皇放在眼里。格里高利七世对于这个山大王也是无可奈何,只好放任不管。

格里高利七世

不过,这教皇敕令如果得不到执行也不可以啊,所以格里高利七世决定找个软柿子来捏。于是,他相中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年轻的亨利四世。

(三)

亨利四世生于1050年,当时才二十多岁,血气方刚、争强好胜。1075年,他率军平定了萨克森一带的叛乱,军威正盛,所以他自我感觉极度良好。

亨利早就看不惯罗马教廷那一套了,他坚决不允许由罗马教廷来委任自己王国内的主教。为此,他和格里高利七世已经对骂了好长一段时间了。

1076年1月,亨利干脆召集帝国国内的所有主教在一起开会。在会上,他宣布废黜格里高利七世的教皇地位。这样一来,就相当于亨利四世正式向着罗马教廷宣战了。

亨利四世毕竟年轻,对于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偏差。他忘记了自己的后院还不够稳固,他是靠着国内诸侯的支持才能成为国王的,现在这个时刻,他与各大诸侯之间的矛盾还是很激烈的。在这样的形势下,亨利四世贸然与罗马教廷撕破脸皮,实在是有点太不明智了。

另一边,格里高利七世倒是老谋深算。他看出亨利四世此时的地位实际是虚弱的,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在1076年2月22日发布敕令:开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同时罢免他的皇位。

双边互相罢免,谁的决定好使呢?

1076年10月,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们召开议会,经过一番争论,最后大家决定支持教皇!

不过,大家也给亨利四世留下了一条退路:如果他能在一年内争取到教皇的赦免,那么大家还继续拥戴他当皇帝,否则,那就只有请他自己走人了。

此时,摆在亨利四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按照诸侯会议的要求,向着教皇低头服软;另一条是起兵平叛,把凡是不服从自己的诸侯杀个干净,然后杀到罗马,废黜教皇,从此天下太平。

经过一番认真的分析,亨利四世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眼下他还没有能力平定所有的诸侯,打,不是个办法!

最终,亨利四世一咬牙:大丈夫能屈能伸,该装孙子的时候就要装孙子,老子找教皇磕头认错去!

于是,1077年1月,亨利四世带着老婆孩子,来到了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当时就住在这里。

亨利与老婆孩子一起来到了城堡门前,一家三口都脱去华丽的服饰,换上了苦修士的破袍子,摘了帽子,光着双脚,跪在门前痛哭流涕,表示忏悔。当时是冬天,到处白雪皑皑,亨利一家就站在雪地里,恳求教皇宽恕。

从25日到27日,亨利一家在城堡门口站了三天。格里高利七世年近花甲,阅历丰富,怎么会看不出亨利的真实打算?他有心拒绝亨利的要求,但是架不住身边的很多教会人士都替亨利求情,另外还有不少支持亨利的贵族也都出来说话,格里高利七世没有办法了,只好最终接受了亨利的忏悔。亨利也赌咒发誓,签字画押,表示此后自己将绝对效忠于教皇,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卡诺莎之辱

就这样,亨利终于渡过了一劫。

此后,欧洲各国的语言里都出现了“卡诺莎之辱”这个成语,表示屈辱投降的意思。

(四)

亨利四世暂时摆脱了危机,但是国内已经出了乱子。

一部分反对他的诸侯组织了起来,推选施瓦本伯爵鲁道夫为新国王,与亨利分庭抗礼。亨利四世立即组织军队平叛,德意志的大地霎时烽烟四起。

这一仗打了三年之久,最终亨利四世获胜,他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这个国家。

到了这时,亨利终于露出了深埋心底的怨念:格里高利你个老混蛋,老子和你算总账的时候到了!

格里高利七世意识到出大事了。他赶紧再次下令开除亨利的教籍,但是这一次已经不好使了。公元1080年底,亨利四世指挥着大军杀气腾腾地翻越阿尔卑斯山,直扑意大利而来。

事到如今,格里高利七世可是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了。没办法,他只能把教皇国的军队和僧侣们组织起来,拼死保卫罗马城。

教皇国的军队和僧侣倒还忠心耿耿,他们拼死抵抗,硬是挡住了亨利四世的进攻。亨利四世接连两次进攻罗马城,都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亨利四世已经彻底发狠了,非要把罗马拿下来不可。公元1084年,亨利四世第三次大军压境。这一次,他们终于攻破了罗马城。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只好落荒而逃,一溜烟似的逃往意大利南部。

亨利四世进城后,再一次宣布了自己废黜格里高利七世的命令。随后,他宣布任命克莱门特三世为教皇。然后,又让克莱门特三世为自己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两个人像玩过家家一样,互相赠送桂冠,然后你好我好大家好。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却还不算完。逃到了意大利南部的格里高利七世为自己找到了新的帮手,那便是大名鼎鼎的维京海盗。

维京海盗就是中世纪定居在今天瑞典与挪威那里的一群人。他们身处蛮荒之地,为了生存,只好南下抢掠。维京人善于造船航海,所以动不动就驾驶着海盗船南下,一路横扫欧洲各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么形容一下吧:中国古代的那些夷狄都是骑着马来的,而欧洲古代的夷狄则是坐着船来的,而造成的危害基本都是一样的。

维京海盗战斗力特强,剽悍善战,欧洲各国让他们打得叫苦连天。此时,有一支被称为诺曼人的维京海盗杀进了地中海,占据了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在这里落下了脚来。

格里高利七世此时走投无路,于是就派人去与维京海盗联系。格里高利七世对他们说:“咱们双方合作,去打罗马。只要你们能让我恢复教皇的位置,那罗马城里你们看见啥好就可以拿啥。”

这有点像唐朝那时候借兵回纥收复长安时的协议了:“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看来,东西方的统治者在某些方面真的是有心灵感应的。

(五)

维京海盗们一听:“呵呵,还有这等好事?”当即二话不说,抄家伙就干,如狼似虎地向着罗马城杀去。

维京海盗的战斗力当时在欧洲首屈一指,骁勇难挡。要说这神圣罗马帝国的前身法兰克王国想当年也是由蛮族建立起来的,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的蛮族在今日的蛮族面前,就好像东方的大金国在蒙古人面前不堪一击一样,很快就被打了个稀里哗啦。亨利四世见势不妙,赶紧仓皇逃走,就这样,维京海盗顺利地占领了罗马城。

维京海盗进城后,立即就把与教皇达成的协议付诸实施。他们在罗马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罗马城有三分之一的面积都被大火烧光了,所有的金银财宝都被劫掠一空,还有无数的妇女遭到了强奸和掳走。这座天下名城霎时间就变成了人间地狱。

很快,罗马人就知道这是由于格里高利七世与海盗们达成协议的后果,所以大家对格里高利七世恨得咬牙切齿。格里高利七世知道自己在罗马待不下去了,只好随着维京海盗一起撤走。后来,1085年,他最终客死异乡。

海盗们把罗马抢掠一空,随后就回家享受去了。这时,亨利四世才卷土重来。罗马教廷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恶斗大戏继续上映。教廷推出了他们自己新的教皇维克托三世,与亨利四世扶植的克莱门特三世分庭抗礼。

教廷这边总是能够得到德国国内各诸侯的支持,亨利四世总是受到国内诸侯的挑战,所以这三方就一直这么混战下去,难分胜负。

后来,到了1093年,亨利四世后院起火,他的儿子康拉德发动叛乱了。康拉德就是当年跟着老爹到卡诺莎城堡赤脚忏悔的那位皇子。他从老爹身上遗传了厚黑基因,所以长大后就活学活用,用在了自己的老爹身上。

亨利四世急忙平定叛乱,忙了三年的时间,总算是取得了成功。他废掉了康拉德的太子之位,改立小儿子海因里希接替。在让小儿子上位的仪式上,亨利四世要求儿子对天发誓,绝不背叛老爸。小海因里希十分顺从,一点不含糊地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了。

然而,厚黑基因再一次发挥作用。1105年,小海因里希也有样学样,发动叛乱,一举把老爸监禁了起来。

亨利四世在自己的拥护者的帮助下,好不容易逃了出来。他本想召集大军,讨伐自己的逆子,但是就在此时,死神终于降临了,亨利四世病逝,终年56岁。

亨利四世死后,神圣罗马帝国与罗马教廷的斗争继续纠缠不休,持续了大约二百年的时间。最终,应该说还是罗马教廷获胜了。在罗马教廷和德意志诸侯的两面夹击下,神圣罗马帝国最终变得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就像十八世纪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说的那样: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不是一个帝国。

2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