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医院心衰规范诊治能力,携手推动心衰中心建设发展。2024年9月14日“心衰规范诊疗管理系列全国巡讲——山东省省级培训班”于线下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心衰中心主办,会议邀请山东省立医院苑海涛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孙永乐教授、青岛市市立医院戴红艳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才晓君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吕慧霞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钟明教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尉希清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张明伟教授等授课,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张金国教授、泰安市中心医院张焕轶教授担任主持。众多医师参与学习,共话心衰规范化诊疗,推动心衰中心建设发展。
致辞
会议主席苑海涛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心衰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代表了该领域的最后挑战。他指出,心衰中心的建设不仅能推动规范化诊疗,还能有效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从而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希望各级医院可以广泛参与,推动心衰中心建设工作,造福患者。
孙永乐教授:心衰中心建设意义及进展规划
孙永乐教授就心衰中心建设的意义及进展规划进行了详细阐述。她指出,随着我国心衰患病率逐年上升,规范化诊疗变得尤为重要。自2017年起,全国已建立2492家心衰中心,上传病例86万余例,形成全球最大心衰数据库。山东省在心衰中心建设方面全国领先,已有7家区域中心。
通过心衰中心建设,GDMT治疗规范性显著提升,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标准版心衰中心住院死亡率从7.4%降至4.3%,基层版从11.9%降至7.2%。同时,发布了多项指南和专家共识,获得国家级奖项认可。
孙教授强调,未来工作重点包括:加强基层心衰中心建设、完善随访体系、推进分级诊疗等。他呼吁以患者为中心,以指南为依据,加强多学科合作,通过规范化诊疗和有效分级诊疗,全面提升心衰患者管理水平。
戴红艳教授:心衰中心认证意义与建设标准
戴红艳教授就心衰中心认证意义与建设标准进行了分享。她指出,随着心衰患者数量增加,规范化诊疗和管理体系建设变得尤为重要。自2017年起,全国已有2300多家医院加入心衰中心建设,911家通过认证。山东省在多项指标上位居全国第一。
戴教授强调,心衰中心认证主要包括四大要素:基本条件和资质、规范化诊疗、培训教育以及持续改进机制。认证分为标准版和基层版,旨在促进各级医院提升心衰诊疗水平。她特别指出,规范化诊疗、多学科协作和患者长期随访是心衰中心工作的重点。
戴教授呼吁医院积极参与心衰中心建设,通过不断改进提高诊疗水平。她强调,心衰中心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最恰当的治疗,并鼓励即将接受现场核查的医院保持信心。
才晓君教授:心衰中心质控考核方案与质控指标解读
才晓君教授就心衰中心质控考核方案与质控指标进行了详细解读。她强调,质控体系对心衰中心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是促进全国心衰诊疗同质化的关键。
才教授介绍了四级质控管理体系,包括全国、省级、地市级和医院层面。质控考核方案涵盖建设单位和已获认证单位,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填报和核查。质控指标包括七大维度,共21项计分指标和4项趋势指标,重点关注用药规范性和随访管理。
她特别强调了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性,以及按时填报和归档的要求。才教授还详细解读了各项质控指标,包括病例数量、诊断指标、出院用药、随访用药等,并强调了两会(质量改进会和典型病例讨论会)的重要性。
最后,才教授介绍了奖惩制度,鼓励表现优秀的单位,同时对不达标单位实施警告和降级机制。她呼吁各心衰中心重视质控工作,通过持续改进提升诊疗水平,为心衰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吕慧霞教授: 慢性心衰规范治疗及随访管理
吕慧霞教授强调,规范治疗和优化管理是改善心衰患者预后的关键。吕教授指出,新四联药物治疗(R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SGLT2抑制剂)应在住院期间尽早应用,并在出院后1~2周内进行剂量滴定,以达到靶剂量。她强调了长期用药的重要性,即使患者心功能恢复正常也不应停药。
在优化管理方面,吕教授重视多学科团队协作、上下级医院转诊、患者教育等环节。她介绍了通过建立患者随访群、预约绿色通道等方式提高患者依从性的经验。
吕教授以一个长期随访案例展示了规范治疗和优化管理的成效,该患者经过近5年的规范治疗,心功能从极度降低逐步恢复。她呼吁基层医院在心衰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强调基层医生对改善国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钟明:从2024心力衰竭热点看中药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
钟明教授对2024年心力衰竭治疗热点及中药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解读。她首先介绍了两项关于SGLT2抑制剂在急性心肌梗死后预防心衰方面的研究(EMPACT-MI 和 DAPA-MI),结果均未达到主要终点。随后,她详细阐述了非奈利酮在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治疗中的积极结果,为HFpEF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尽管心衰治疗领域不断有新药问世,如SGLT2抑制剂、ARNI等,但钟教授指出,心衰患者的预后仍不尽如人意。临床实践中,患者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仍然较高,这凸显了寻找新的治疗方法的必要性。在这种背景下,钟教授引入了中成药在心衰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她强调,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学资源,在心衰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中成药不仅能改善患者症状,还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来改善患者整体预后。
钟教授重点介绍了中成药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她指出,《2021年中国中成药治疗心衰临床应用指南》对芪参益气滴丸在射血分数减低(HFrEF)和保留(HFpEF)的心衰治疗中均给予了推荐。钟教授详细解释了其作用机制,包括改善心脏能量代谢、抑制心肌纤维化等。
循证研究方面,其中,一项由张伯礼院士牵头的研究表明,芪参益气滴丸在降低心梗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与阿司匹林效果相当。另一项研究显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可显著改善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钟教授强调,芪参益气滴丸已被纳入多个心衰诊疗指南,包括《2023年中国心衰中心用药目录》和《202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明确指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钟教授呼吁临床医生在心衰治疗中,除了关注新型西药外,也应充分重视中医药的作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尉希清教授:优秀心衰中心建设分享
尉希清教授分享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衰中心建设的经验。该院于2019年启动心衰中心建设,并于同年11月通过国家认证。中心成立后,开展了多项工作,包括建立心肾功能协同MDT、心肌淀粉样变性MDT等,开设心衰专科门诊,制定心衰患者随访管理手册。
医院还成立了济宁市心衰专病联盟,目前已有129家成员单位,开展学术讲座140余场。在张金国院长的带领下,该院指导了多家基层医院的心衰中心建设,并开展了135场专题讲座和129场联合查房。
中心在诊疗方面取得进展,开展了心内膜心肌活检、心脏磁共振等特殊检查,并进行了CRT、ICD植入等手术治疗。通过规范化管理,多名心衰患者获得明显改善。尉教授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心衰患者规范化诊治和同质化管理,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开展相关研究,提升区域内心衰诊治和管理能力。
张明伟教授:心衰治疗病例分享
张明伟教授分享了一例罕见的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窦的心衰患者的诊治经过。这位19岁男性患者因急性起病入院,经详细检查发现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走行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属高猝死风险类型。
张教授详细介绍了患者7年来的治疗过程。初期采用常规心衰药物治疗,随着新药上市不断优化用药方案。从最初的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金三角"治疗,逐步升级到加入ARNI和SGLT2抑制剂的“新四联”治疗。
通过规范化长期随访和药物治疗,患者心功能逐步改善,左室射血分数从最初的30%提高到46%,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对于年轻或有缺血表现的心衰患者,应重视冠状动脉异常的筛查。同时,遵循指南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优化治疗至关重要。
讨论总结
会议主席苑海涛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心衰规范诊疗管理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心衰中心建设的重要性、质控体系的完善、新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应用,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前景。
苑教授强调,心衰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最后堡垒,需要多学科协作和全面管理。他呼吁各级医院积极参与心衰中心建设,推进分级诊疗,提高诊疗规范化水平。苑教授表示,通过持续努力和创新,我们有信心在降低心衰患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