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罗隐
作者:罗隐(833—910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著名的道家诗人。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这两句诗开门见山,直指主题,强调了人们普遍认为瑞雪兆丰年的观点。但是,诗人对“丰年事”却发出了深情的疑问,透过瑞雪这一表面现象,对人民的实际生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笔触从天空转向了人间,对长安城的贫苦人民进行了真切的关怀。这里的“为瑞不宜多”,不仅指出了雪不宜过多,更隐含着对贫苦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看重表面现象、忽略了人民真实生活的官员的批判和讽刺。
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见。生动、有力的描绘,让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和民生问题,启示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了解事物的真相。
诗情诗景:
看那繁华盛世的景致,人人称赞着丰年的瑞气。然而,在这丰衣足食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在这喧嚣的长安城里,贫富差距如同深渊。即使盛世繁华,也无法掩盖那角落的凄凉。那些在街头流浪的贫者,望着满街的繁华如梦。他们渴望着生活的温饱,却只能在梦中寻觅。
丰年瑞气,固然令人欣喜,但过度的奢望只会带来失落。让我们珍惜当下,关爱他人,让这世界充满公平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