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周恩来遇到韩练成,谈到和冯玉祥的渊源:你认识韩圭璋吗?

点点读历史 2024-11-17 02:45:20

42年周恩来遇到韩练成,谈到和冯玉祥的渊源:你认识韩圭璋吗?

1942年的重庆,一座破旧的小楼中,周恩来正在会见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这位将领是第十六集团军的中将参谋长韩练成。当韩练成谈到自己曾在西北军任职时,周恩来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名。"你认识韩圭璋吗?"周恩来问道。这个问题让韩练成十分惊讶,因为这个名字承载着他不为人知的往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贫苦少年是如何成为军中将领的?他与冯玉祥、刘志丹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渊源?而周恩来为什么会对韩圭璋这个名字如此在意?这一切,都要从一个西北少年的传奇经历说起。这段尘封的历史,又会揭示出怎样的历史真相?

一、从贫苦少年到军中将领

在宁夏固原的一个偏远山村里,1909年出生的韩练成从小就过着贫苦的生活。他的父亲是个小农,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糊口。十岁那年,韩练成进入村里的私塾读书。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学习十分刻苦,经常在油灯下读书到深夜。

1924年春天,15岁的韩练成被迫辍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先是在南郊一个地主家放羊。那个地主对他非打即骂,还定下了苛刻的规矩:活没干完就不准吃饭睡觉。一次,地主又无故打骂他,韩练成实在忍无可忍,砸了地主家的东西后愤然离去。

之后,韩练成来到固原城里一家杂货铺当学徒。店主为人刻薄,给他穿着破衣烂衫,睡觉只有一块破门板。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直到深夜。一次,店主因为和妻子吵架,便拿韩练成出气。韩练成忍无可忍,将店主打伤后被赶出店铺。

1925年初,西北军阀马鸿逵在固原扩军。马鸿逵的第五混成旅被冯玉祥任命为西北陆军第七师,开始在当地招收军官教导队学员。对于韩练成来说,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找到了同族人韩圭璋借来了一张甘肃省立第二中学的毕业文凭。

带着借来的文凭,韩练成顺利进入了军官教导队。在教导队里,他表现出色,不仅军事技能优秀,还能熟练背诵《孙子兵法》。这引起了马鸿逵的注意,很快就被选拔为教导队的优秀学员。

1926年,冯玉祥进行五原誓师,西北陆军第七师被编为国民军联军第四路军。韩练成被任命为排长,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部队中,他表现出色的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不到一年就升任连长。

在战场上,韩练成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干。他善于利用地形优势,指挥作战灵活机动。一次在豫东作战中,他率领一个连的兵力,巧妙埋伏,一举击溃敌军一个营的进攻,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这次战功让他很快升任营长。

在军中,韩练成不仅重视军事训练,还注重部队的文化教育。他在营部设立了读书室,鼓励士兵学习文化知识。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军队中很少见,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得到显著提升。

二、与革命力量的初次接触

1927年春,韩练成随西北军驻扎在陕北时,首次接触到了当地的革命力量。当时,刘志丹正在陕北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经常深入到西北军的驻地与基层军官进行交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刘志丹来到韩练成所在的营部。

刘志丹向韩练成介绍了陕北的实际情况,讲述了当地农民的困苦生活。在交谈中,刘志丹发现韩练成虽然是西北军的营长,但对底层士兵格外关心,在部队中还开展文化教育。这让刘志丹对这位年轻的军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刘志丹多次到韩练成的驻地走访。他向韩练成介绍了共产党的主张,分析了中国的革命形势。通过这些交谈,韩练成对共产党的认识逐渐加深。

1928年初,韩练成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要参与围剿陕北的革命力量。韩练成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通过秘密渠道向刘志丹通风报信。他不仅告知了军队的调动计划,还提供了进攻路线的具体信息。这些情报帮助革命力量及时转移,避免了重大损失。

在西北军中,韩练成并不是孤立的进步分子。当时部队里有不少受到五四运动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时局,阅读进步书籍。韩练成还在营部成立了一个读书小组,以学习军事为名,实则研读进步书籍。

1929年夏天,西北军在河南作战期间,韩练成的部队与红军游击队发生遭遇。他故意放慢进攻节奏,给游击队留出了撤退的时间。这一行动虽然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但却表明他已经在实际行动中开始同情和支持革命力量。

在与刘志丹的接触中,韩练成逐渐了解到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发动工农运动的情况。他看到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争取自己的权益,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少年时在地主家放羊的经历。

1930年初,韩练成调任团参谋长。在新的岗位上,他继续保持着与地方革命力量的秘密联系。他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为地下党员提供军事情报,帮助他们避开军队的搜查。同时,他还在部队中秘密保护进步官兵,使其免遭迫害。

这段时期,是韩练成革命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虽然他仍在国民党军队任职,但已经在行动上开始支持革命。刘志丹后来在向周恩来介绍韩练成时,特别提到了这段历史,这也是为什么周恩来会对韩圭璋这个名字印象深刻的原因。

三、军旅生涯的重要转折

1931年的一场营救行动,成为了韩练成军旅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当时蒋介石被张学良扣留在西安,局势极其紧张。韩练成作为西北军的一名团参谋长,在这场复杂的政治较量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西安事变期间,韩练成奉命担任蒋介石的警卫工作。他发现蒋介石的处境岌岌可危,有人主张采取极端手段。韩练成立即向上级汇报了这一情况,并提出了具体的营救方案。他建议利用夜间换岗的时机,将蒋介石秘密转移。这个计划最终得到采纳,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创造了条件。

这次营救行动引起了国民党高层的注意。1932年初,经过特别审批,韩练成获得了黄埔军校三期的学籍,这在当时是极其罕见的。虽然他从未在黄埔军校实际就读过,但这个学籍为他后来的军事发展打开了新的道路。

1933年,韩练成被调往南京陆军大学深造。在陆军大学期间,他系统学习了现代军事理论和战术。期间,他撰写了多篇军事战术研究论文,其中《山地战术运用研究》一文获得了校方的高度评价。这段学习经历,使他的军事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1934年底,韩练成在陆军大学结识了时任广西军事主官的白崇禧。白崇禧对这位既有实战经验又有军事理论功底的年轻军官十分赏识。在白崇禧的举荐下,韩练成被调任到桂系军队,担任了一个重要的参谋职务。

在桂系军队中,韩练成逐渐展现出他的军事才能。他参与制定了多个重要的军事计划,其中包括1935年桂系军队的防御部署。他提出的"依托地形、以守为攻"的战术思想,在实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1936年,韩练成被提升为桂系军队的高级参谋。在这个位置上,他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军事决策工作。他参与了桂系军队的整编工作,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军事训练体系。这些工作为他在桂系军队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1937年抗战爆发后,韩练成在桂系军队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他被任命为第十六集团军参谋长,负责制定作战计划和协调各部队行动。在这个岗位上,他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多次成功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

这一时期,韩练成在保持军事进步的同时,也在积极关注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他的特殊身份和经历,使他在国共两党之间都有着独特的影响力。他在桂系军队中的表现,不仅赢得了白崇禧的信任,也引起了共产党方面的关注。

四、抗战时期的重要作战与贡献

1937年11月,日军大举进攻徐州。作为第十六集团军参谋长的韩练成,在台儿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提出了"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的关键是利用运河沿线的地形优势,将日军主力引入预设战场。

在台儿庄战役中,韩练成负责制定具体的作战部署。他根据当地地形特点,巧妙地设置了多个伏击点。在运河北岸,他命令部队构筑了多层防御工事,同时在南岸布置了预备队。这种部署既保证了正面防御的稳固,又为侧翼反击预留了力量。

1938年初,日军在徐州地区发动新一轮进攻。韩练成参与指挥的第十六集团军在枣庄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他采用了"点线结合、以点制面"的战术,在关键路口设置据点,控制要道,有效地延缓了日军的推进速度。

在随后的徐州会战中,韩练成负责制定第十六集团军的撤退计划。面对日军的重兵追击,他采用了"跳跃式后撤"的战术,即部队分批次有序撤退,互相掩护。这个战术不仅保存了主力,还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1939年,韩练成调任第五战区参谋处长。在这个岗位上,他参与指挥了多次重要战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40年初的豫南会战。在这次战役中,他提出了"诱敌深入,两翼包抄"的作战方案,成功地阻止了日军向南推进的企图。

1941年春,日军对中原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韩练成参与制定了第五战区的防御计划。他根据当地地形特点,设计了一套独特的防御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前沿阵地、主防御带和纵深阵地三个层次,有效地消耗了日军的进攻力量。

在1942年的河南战役中,韩练成负责协调各部队的行动。面对日军的优势兵力,他采用了"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策略。他命令部队在重要关隘设置工事,同时保持机动兵力,伺机反击。这种战术虽然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有效地延缓了日军的进攻步伐。

这一时期,韩练成还特别注重对游击战的运用。他在正面战场的同时,积极支持地方游击队的活动。他为游击队提供情报和补给,协助他们袭扰日军后方,形成了正面作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战术体系。

在组织后勤保障方面,韩练成也有独到之处。他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补给网络,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保证了部队的战斗需求。同时,他还十分重视伤员的救治工作,在部队后方设立了多个医疗点,挽救了大量伤员的生命。

五、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抉择

1945年抗战胜利后,韩练成面临着重大的人生抉择。作为桂系军队的重要将领,他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军队在接收日军投降过程中的种种腐败行为。在南京,他看到大量军官争相瓜分战利品,对民生疾苦却置若罔闻。

1946年初,国共谈判破裂。韩练成被任命为第七军军长,奉命参与围剿华中解放区的军事行动。在军事行动中,他采取了相对温和的策略,尽量避免与解放军正面冲突,多次借口军需补给不足而延缓进攻时间。

1947年夏,韩练成在徐州地区与解放军展开遭遇战。在战斗中,他故意放慢进攻节奏,给解放军留出了转移的时间。这一行动虽然未被国民党军方发现,但已经显示出他对国民党军队的失望。

同年秋天,韩练成在南京参加了一次高级将领会议。会议期间,他提出了停止内战、和平解决问题的建议,但遭到了蒋介石的否定。这次会议后,他开始秘密联系地下党组织。

1948年初,韩练成通过可靠渠道向解放军传递了国民党军队的部署情报。这些情报对解放军在淮海战役前期的战略部署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在自己的部队中暗中保护进步人士,为他们创造了转移的机会。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韩练成率领第七军在战役初期就采取了消极抵抗的态度。他命令部队在遭遇战中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尽量减少与解放军的正面冲突。

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韩练成做出了投诚的重大决定。他先是秘密派出联络人员与解放军接触,详细说明了自己部队的情况和投诚意愿。随后,他召集部队高级军官,宣布了这一决定。

1948年12月,韩练成率领第七军全部起义,这支拥有完整编制和装备的部队为解放军带来了重要的军事力量。起义后,他立即组织部队参与了淮海战役的后续战斗,表现出了极大的战斗力。

起义后的第七军在韩练成的率领下,积极参与了解放军的改造工作。他带头学习新的军事制度,配合解放军进行部队整编。在他的影响下,原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都迅速适应了新的体制。

1949年初,改编后的部队参加了渡江战役。韩练成凭借对长江防务的熟悉,为解放军成功渡江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他还亲自带队参与了多次渡江作战,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南京解放后,韩练成积极协助解放军接管城市,维持社会秩序。他利用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力,劝说多支国民党残余部队投诚,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军事冲突。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