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前言:苏联战后重建史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座又一座城市像斯大林格勒那样,在战争中丧失了超过3/4的房屋。那些住在瓦砾中的防空洞里的居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即便是在战区内部,城市遭受的破坏程度以及重建的速度都有很大差别。战争期间,一些被指定作为撤离中心的城市,尤其是东部的工业区,经历了迅速工业化以及人口激增。
那么,城市重建到底面临哪些问题?
面临的问题1945年,当苏德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时,几乎每个苏联人都感觉到了战争的巨大冲击。但是,胜利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尤其是苏联欧洲那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成为一片废墟。
别忘了,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斯大林格勒是一座最有名的城市,它差点被战争摧毁。战争结束时,这座城市只剩下12.1%的房屋还在使用中。据统计,共有41895栋建筑物被摧毁,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建筑几乎完全被破坏。
虽然有人提议在别处重建斯大林格勒遗址,但斯大林格勒的重建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因为它曾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扭转了二战进程的地方,也是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
尽管困难重重,但苏联的规划者、建筑师以及普通老百姓还是满怀激情地投身于这一任务中。不仅如此,在斯大林格勒,人口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到1947年年底,该市需要建造820,000平方米的永久性住房和100,000平方米的营房。事实证明,要达到这个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里的人均住房只有2.2平米,很多人住在地下室,或者是被毁坏的楼房的楼梯井里,或者是临时宿舍里的上下铺。
与此同时,苏联的城市重建工作,也并不像官方宣传的那么顺利。从1946到1950的五年规划期间,建筑物数量有了很大的增加,但是重建的目标和要求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长期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与重建工作的挑战,危机已经蔓延到了苏联的社会底层。
在资金和物质困难的情况下,重建一座城市给后勤、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往往引发失望和不满。重建工作需要不断平衡资源投入,例如下水道,水,电力,运输网络,工业企业,公共建筑物,露天场地和住宅。
苏联不像其它欧洲国家,其城市更新并未得到政治和思想方面的支持。战后,苏联虽未发生大的政治、经济变动,但国家领导人基本不变,政策连续性较好。
于是,苏联的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政治家们就把重建前苏联的城市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城市的契机,创造了斯大林式的文明,展现了城市生活的新图景。
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不只是让城市从战火中复原,还意味着社会、经济的复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此过程中,苏联内部和外部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使城市改造的实施困难重重。
人民的意愿许多年来,苏联公民在饱受战争摧残的城市里,住在简陋的房屋里,没有基本的生存条件。同时,重工业企业的复苏速度更快。
一九四七年四月,一位美国记者去斯大林格勒访问,他问导游,斯大林格勒是否要盖房子。导游对他说,工业公司,文化,教育和医疗机构,如学校,托儿所,医院,俱乐部等,都是比较重要的工作。
皮加列夫,斯大林格勒市的市长,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受损的工厂有50%以上得到了重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住房重建工作直到1948年6月才完成了50%的目标。
不过,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虽然大部分工厂都成了废墟,却已开始批量生产拖拉机。到一九四七年四月,当外国记者来参观时,该厂已恢复了百分之六十五,产量也已恢复到战前的百分之七十。一九五○年,斯大林格勒工业全面复苏,生产超过战前三成以上。
这一过程给斯大林格勒居民带来了一个新的现实:工业恢复得比重建住房快得多。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个人对这一局势的反应还不得而知,但是很多军人和平民都希望斯大林主义能有更多的人情味。
由于看不到改善生活标准的希望,这漫长的重建过程是无望的。战争期间所遭受的痛苦与牺牲,以及战后漫长的苦难,未必能创造出一种因贫穷而实现平等的社会团结。拨款、优先重建工作、重新安置新大楼的居民等问题都会造成社会动荡。
在遭受重创的城市里,要恢复正常的都市生活,尤其是重建战前的居住模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即便是在受灾较轻的城市,房屋的毁坏以及城市内外的人口流动,也使很多人不得不住在不同的建筑物里。
退伍老兵回到城市后,发现自己的房子已经被别人占了,于是,有些人想要通过法律途径收回自己的房子,就遇到了困难。在斯大林格勒,检控官指出,按照法律规定,该市没有允许退役军人返回他们原来的住所,因为这样做会给行政管理带来不便。
这样一来,要收回房屋就很难通过法律途径,在市民和市政府和司法系统之间造成对立。
在此过程中,来自各方的压力使城市的规划与重建异常艰难。由于当局担心叛军混入其中,被俘虏的居民,甚至是因战争致残者,很难进入城市地区,因此很难满足他们的战前生活需求。
尤其是那些在战乱中饱受侮辱、敌视和歧视的犹太人,如今无家可归,种族歧视愈演愈烈。在战后的经济、政治背景下,民族身份被视为效忠祖国的象征,然而,战争并未使民族团结一致,而是引发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情绪,威胁到国家统治。
计划与方案随着重建进程的延长,战争造成的影响不断加深,潜在的社会裂痕也日益加深。关于重建的方式和方式有很多争论。这些决定是重建计划的中心,对于斯大林格勒等城市的居民而言,重建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他们正在满目疮痍的环境中挣扎。
虽然斯大林格勒的重建被视为民族复兴以及苏联强大力量的象征,许多著名的建筑师都参与其中,但是市中心的最终设计计划直到1949年才得到批准。建筑师,规划师,地方及中央的官员们,对于如何将城市中心改造成一种政治象征,意见不一。
然而,并非只有斯大林格勒一座城市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许多城市的规划者都曾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总体规划蓝图,却因种种原因而被搁置。
在一个经济不景气,劳动力匮乏,建材匮乏的社会里,宏伟的建筑构想往往只是纸上的东西。虽然1948年经济已经接近战前水平,但是复苏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目前,我国城镇住宅总量已接近战前水平,但忽视了城市社会变迁、人口流动及住房配置变化。
事实上,苏联制定了一个宏伟而又不现实的计划,战后五年的规划,却一次比一次滞后。到1948年年底,房屋建造计划只完成了33.8%,而整个城市的重建工作也一直到1950年代初期才有大的进展。
直到19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发动的大规模建房运动才真正成为现实之前,苏联一直面临着重建和住房问题的所有挑战。
斯大林格勒战后重建之路,对战后重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建筑计划还在争论的时候,该计划向斯大林格勒投资。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七年间,该决议拨款五千八百四十五万四千七百五十五万卢布,用来重建住宅、公共及文化设施,并振兴本地建筑材料工业。
然而,这些投资并未立即见效,而且斯大林格勒的重建工作也变得缓慢而痛苦。
1946年初,皮加列夫市长向苏维埃共和国人民代表委员会递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指出,该市的重建工作进展缓慢。这份报告表明,房屋建造计划中只有41%,公共及文化机构的重建计划占63%,建材生产计划占8%。
诸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制造厂、红色十月制造厂和巴里卡达制造厂等大工厂也都进展不大,没有达到预定目标。
重建工作面临的难题是缺乏必要的建材和施工人员,而城市规划部也面临着建筑、工程师、技术人员短缺的难题。另外,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有一千六百五十人的劳工营到达斯大林格勒,迟了三个月。
当他们最后到达的时候,由于缺少冬天穿的衣服和鞋子,80%的人不能工作。结果,房屋建造进度滞后于整体规划,不能按时建好足够的房屋,也不能满足要求。
尽管城市更新进程缓慢,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在社会层面上,人们却对重建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从1943年起,斯大林格勒居民就被动员起来参加大规模的志愿者活动,以帮助重建工作。
来自全苏联的15,000名共青团员使得这个数字激增,有力地支持了灾后重建工作。尽管这样的动员不仅仅发生于前苏联,后来的斯大林主义社会也长期采用自愿者的做法,这使得普通民众比职业建筑工人承担更多的工作。
就城市环境而言,1950年代,尽管城市更新速度加快,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市政部门的调查组注意到,市中心的街道和广场仍处于未清理或改建的状态。
到1951年为止,1300多户人家仍然住在防空洞和其他无法居住的建筑物里。所以,虽然在重建方面有一定的进步,城市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尽管城市重建的本质与速度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建经历。战争给城市带来的冲击以及战后重建所面临的挑战不仅存在于战区与后方城市之间,更重要的是,重建工作也导致了城市内部的分裂。
工厂管理者在处理个人住宅问题时,必须考虑工人的需要和所需的产量之间的平衡。同时,各国领导人必须平衡预算,从集体利益的角度来分配稀有的物质资源。
建筑师与规划师们力图营造出一种有序的城市环境,既要解决临时性生活空间的短期压力,又要创造出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城市建筑。在任何一个社会,城市规划的议题都会引起分歧,分裂,甚至冲突。
战后,经济上的不足,远未使民族团结一致,相反,它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和离散性。但是,苏联重建的独特之处并非在于战后城市发展的多样性,而是在于对战争对城市的影响所采取的对策。
但是,城市空间改造并不如规划者所想的那样顺利,其发展速度也远远低于战后宣传的速度。尽管有些市民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得到了相当快的改善,但是重建工作的进展却很不稳定,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市民要等上很多年,才能感受到重建带来的实际利益。
建筑师和规划者们曾试图为现代社会主义城市创造一种和谐统一的城市建筑,然而,他们的努力却屡屡受挫,很多概念仍停留在纸面或模型中,无法真正实现。
为了避免城市生活的崩溃,解决日益迫近的危机,往往会阻碍更为系统化的都市更新。在这两个城市里,苏联城市规划的全面重新启动并非战争结束,而是在19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提出了一项大规模的住房计划。
这并非是因为后期斯大林主义没有为随后发生的变化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而是因为重建所需的时间比预期要长得多,才能克服由战争造成的破坏和缺乏投资所带来的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