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输掉甲午战争?清朝皇族赴日求教,伊藤博文的话令他汗颜

文史砖家 2024-09-24 17:23:19

文|格瓦拉同志

时至今日,关于中国为何会输掉甲午战争这个话题,依然困惑着很多国人。其实,早在战争结束后11年,清朝皇族载泽赴日访问时,便向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请教过这个问题,而后者的答复令他汗颜。那么,载泽为何要出访日本?伊藤博文就中国输掉甲午战争这个话题,究竟有哪些发人深省的解读?

载泽,初名载蕉,字荫坪,满洲正黄旗人,出身近支皇族,是康熙帝六世孙,愉恪郡王胤禑的五世孙,辅国公奕枨之子,跟同治帝、光绪帝都是堂兄弟的关系。载泽生于同治七年(1868年),由于镇国公奕询(嘉庆帝之孙,惠亲王绵愉第四子)死后无子,年仅3岁时奉旨过继给奕询为嗣。正因如此,载泽最终承袭养父的镇国公爵位,时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

青年时期的载泽骑马照

载泽的仕途起步比较晚,直到34岁才开始做官,担任满洲正蓝旗副都统。当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没多久,革命党发动的一系列起义动摇满清的腐朽统治,而全国各地要求君主立宪的呼声逐渐高涨,不能不引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廷忧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载泽与尚其亨、李盛铎、戴鸿慈、端方等5位大臣奉命出国考察政治,时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一月。

载泽和其他四位大臣出洋考察历时半年多,前后访问过14个国家,其中重点考察美、英、法、德、俄、日等世界强国。载泽等人的考察虽以政治特别是宪政为中心,但实际调查范围很广,包括议会、政府机关、工厂、银行、学校、警察、图书馆、博物馆、动植物园,以至监狱、浴池等,并请外国政治家、学者讲解宪政原理和各种制度,还大量收集、购买、翻译各类图书、资料,可谓收获颇丰。

五大臣访英期间合影

在日本考察期间,载泽不仅拜会了明治天皇,并且还与一帮重臣举行会谈,其中便包括伊藤博文。作为“明治维新”的元老,伊藤博文在甲午战争期间担任日本首相,亦是战后谈判、签订《马关条约》的日方总代表,对中国的情况了若指掌。在这次长谈中,载泽就君主立宪、甲午战争中中国为何失败两大问题求教伊藤博文,后者的回答令他大受启发。

由于当时日本全盘学习欧美文化和制度,因此在整场会谈中,伊藤博文均用英语作答,而由中国考察团中的随员柏锐口译。在论及君主立宪问题时,载泽首先问道:“我国考察各国政治,锐意图强,应该以什么为纲领呢?”伊藤博文答道:“贵国欲变法自强,必以立宪为先务。”

出洋考察钦差专使载泽

载泽深有同感,便紧接着问道:“我国立宪,应该师法哪一国家为最好?”对此,伊藤博文的答复是:“各国宪政有两种,有君主立宪国,有民主立宪国。贵国数千年来为君主之国,主权在君而不在民,实与日本相同,似宜参用日本政体。”

明治维新前,日本以中国为师,在政体上亦采取君主专制(但实权却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跟清朝并无二致。因此,载泽继续问道:“君主立宪与专制有何区别?”伊藤博文答:“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立宪国的法律必须经过议会议决,呈君主裁定,然后公布。不像专制国的法律,君主一个人说了算。法律公布之后,全国人民都得遵行,没有一个人不受到法律的约束。”

甲午战争形势图

虽然载泽赴日访问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政治,但在其内心深处,却肩负着一个朝廷并未交代但他本人觉得非常有必要完成的任务,即向日本求教甲午战争中清朝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要知道,在战争爆发时,清朝无论是财力还是海军实力都要超过日本,并且人才济济,没有理由输给昔日的“学生”、实力看似一般的日本?

对于这个异常尖锐、容易伤害对方感情的问题,伊藤博文并没有采取回避态度,也没有跟载泽“打太极”、说模棱话,而是非常坦诚地回答:“贵国并非没有人才,然而贵国乃专制之地,不管天才、地才,一遇专制,俱为奴才!此乃贵国愚昧落后不能强盛的根源,也是我们战胜你们的原因!”载泽听后非常汗颜,但内心却相当认同伊藤博文的看法。

伊藤博文

结束对日本的访问后,载泽等人乘船回国,然后将此次考察的成果写成《奏请宣布立宪密折》并呈递给朝廷。在这份密折中,载泽认为:美国与法国是民主共和政体,清政府绝得不能效法;英国是虚君政体,实权操诸由国民选举产生的内阁,亦不能效法。所以,仿效日本式君主立宪政体,将大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无疑是最佳方案。

慈禧太后对载泽的建议相当满意,并据此在1906年9月1日颁布谕旨,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此后,各地纷纷建立立宪团体,海外的立宪派也积极响应,使清廷对渡过政治危机的信心大增。由于出国考察宪政有功,载泽颇受清廷的器重,先后被提拔为度支尚书、筹办海军事务大臣、纂拟宪法大臣、度支部大臣兼盐政大臣,并加贝子头衔。

晚年的载泽‍

然而,由于清廷的出尔反尔,预备立宪的进程被一拖再拖,甚至有加强专制统治的趋势,由此彻底得罪了立宪派,导致他们跟革命党合作,最终推翻满清朝廷、创建民国。清朝灭亡后,载泽心有不甘,暗地里联络仇敌民国的遗老遗少,积极从事复辟活动,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民国十八年(1929年)六月,穷困落魄的载泽,带着复辟清朝无望的深深遗憾,病死于北平,终年62岁。

参考书目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版。

官修史料:《清实录》,中华书局2008年版。

载泽:《考察政治日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86年版。

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86年版。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