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从没去过岳阳楼,为何把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写得那么好?

曦言说人间 2024-06-27 07:39:45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很多关于地理或者名胜的著作、文章和诗词等。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再比如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还有在小时候的课文中,除了被背诵并默写全文所支配的恐惧外,也是有着很多关于名山大川,江河古迹的优秀文章的。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再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发出影响后人多年,反复被人品读咀嚼的《岳阳楼记》。

但与前文提到的其他名作不同,其他名作大多是作者去到了实地所发出的游记,而《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却从未去过岳阳楼,那么没去过岳阳楼的范仲淹是如何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呢?

《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

这篇传诵千古的散文写于“庆历新政”失败后的一年。

说起宋朝比较有名的改革变法,大家可能第一反应都是王安石变法,但是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庆历新政”已经为后续的改革事业开拓了前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当时的北宋所面临的是一场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宋王朝的“不抑兼并”的政策为豪强肆无忌惮地吞并土地开了“绿灯”,并且这些人享有着不缴纳税收赋税的特权。

这就导致了土地高度集中,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减少。并且除了这些内部的阶级矛盾蚕食着大宋的江山外,对外,西夏和契丹也对大宋虎视眈眈。

但是中央和边境的军队又有着相互牵制的政策,这使得军队的人数疯狂上升,而官官相护、错综复杂的官僚机构,也使得官僚队伍不断庞大。本来国家的财政收入就在不断减少,现在又要供养军队和官员,并且这个队伍不断壮大导致所需费用也急剧上升。

而且“澶渊之盟”以后,大宋朝廷每年都得向辽和西夏交纳大量的“岁币”。这一点在有关于北宋的电视剧中也有体现。比如《少年包青天第三部》中开篇就是由大宋和辽国和谈作为故事的起点交代的。

如此下来北宋王朝的财政收入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那么这样的条件下,人民的负担在不断的加重,所以农民起义接连爆发,并且“一年多似一年,一伙强过一伙。”比如我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的宋江起义,原型就是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

那么在这样的条件背景下,范仲淹进行改革推行,但是因为他的做法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蛋糕”,所以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的改革新政就以失败告终,并且他本人也被权贵们踢出了这场“权力的游戏”,被贬官流放。

这篇《岳阳楼记》就是范仲淹被贬官流放在河南邓州的时候所写的。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表达的内容

《岳阳楼记》全文并不长,而且并非一般的旅游测评类的游记。他并没有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那样用文字渲染一幅大型的风景宣传片。

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绚丽迷人的景象。《岳阳楼记》的风景描写很少,而且注明了是听说,且描述也是偏意识流的。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这是写在全文第二段的地方。前面是有关岳阳楼景色的描写,后面马上接上了这些都是前人描述过很多遍的景象。范仲淹就是很坦诚的表达了自己并不是实习考察了写下的《岳阳楼记》。

那么这样做是可以的吗,当然是可以的,在文中以某些意象作为精神代表来表达的方式屡见不鲜。比如李白的精神寄托是高挂于九天之上的月亮;李贺的精神意象是各种光怪陆离的怪诞景象;老子的精神寄托是展翅翱翔于天际的大鹏鸟,再有庄生晓梦等等……

不仅是中国古代的诗人,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他所创作的经典长诗《神曲》就是以自己第一视角走入地狱,炼狱和天堂;诗人真的去过传说中的境地吗,不,这只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写作手法。

所以范仲淹只是把精神寄托在一个真实存在的建筑上而已。并且宋代文人所作散文本身就是比较自由,主张的更多的是托物言志。

范仲淹在文章的开头先是提到了滕子京,并且说的是“谪守巴陵”,结合上文说过的范仲淹现在的处境,这很难不让人觉得范仲淹是借他人的事例来说自己。

“政通人和”“百废待兴”这样的话语也许是当时巴陵郡人民的真实写照,也可能是范仲淹对自己失败的改革的期许,此刻他虽然被贬,但是心中依然留存着希望。

可是他内心依旧也是苦闷的,全文的最后他发出了“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的悲鸣。他的孤独被展现出来,并且现在的处境让他没有归属感,所以他用了“归”这个字,看不见去路,但是“归途”的国家好像也没什么希望。

范仲淹自己或许是官场中的一股子清流,但是好像浊流才是他所处的官场的主流,他自己是个“非主流”。那他已经失败的奋斗所带来的沮丧有谁能陪着他呢?只能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劝解别人也是劝解自己罢了。

但是文中还是用了一些篇幅来形容景色,但是你很难在这样的文字下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景象,而是碎片化的,只能用一些局部的景色来构建一个支离破碎但是又非常梦幻的岳阳楼。

这也是作者范仲淹对于理想的构建,“岳阳楼”在这篇文章中是范仲淹的投射,也是范仲淹的理想。范仲淹本人内心现在有了裂痕,但是他的理想依旧在闪闪发光,所以他能看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样瑰丽的景象,也能看到江雾散开后的晴朗。

他在想象中登上了高楼,饮酒高歌,光荣和屈辱一并忘记,此刻的灵魂无比自由,但是很快画风转折变成了悲苦的无人同归,这样悲喜交加,乐景衬哀情的写作手法也充满了文学技巧。

所以,《岳阳楼记》是一篇运用了文学功底和技巧,意在抒情明志的散文,故,作者去没去过岳阳楼并不重要,他想要的是一个可以在读完文章后和自己产生共鸣的知音。

知音难觅,吾与谁归?——影响后人王安石的变法

不过很可惜的是,范仲淹最终还是没能再次“居庙堂之高”,而是含泪“走江湖之远”。最终六十四岁的他在皇佑四年(1052年)在徐州与世长辞。

那么范仲淹影响到了哪些人呢,前文我们提到的王安石变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会有人一直做火炬燃烧自己,但是总有人会接过理想的火把点燃自己。

王安石在范仲淹“庆历新政”的基础上进行变法,他围绕着理财和整军两个方面进行变法,努力做到开源节流同时进行。

“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使得京城对钱粮的需求有所保障,并且兼顾到了人民,使人民免受商人的层层盘剥。他还推行了免役法,这使当时的北宋政府获得了最多的利益。由于这项内容复杂牵涉面广,从讨论到推行整整经历了3年。

并且他调整军队,用将兵法,即重用有作战经验和能力的将官领兵和教练,并且组织民户自保和互保,这为以后的抗金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经过王安石的调整,北宋军队的人数比之前少了一半,但是战斗力却大大的提升。辽国和西夏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轻松进入中原。

持续了16年的王安石变法,扭转了北宋的财政危机,增强了北宋的国力,但是王安石也受到了反对派的攻击,因此忧愤成疾,在宋哲宗继位后,新法尽废不久,病逝于江宁。

范仲淹和王安石二人虽然经历不尽相同,但是努力为改变现实做出努力的理想主义最终殊途同归。王安石的努力何尝不是范仲俺精神的延续和传承呢?

结语

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王安石的“不畏天命,不恤人言,不法祖宗”的“三不足”思想,这都体现了两位优秀政治家的勇气与才能,他们都是值得称颂的政治改革家。

至此,范仲淹到底去没去过岳阳楼一事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他用因为爱国而产生的理想和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气在精神上建起了一座“岳阳楼”。

现实中的“岳阳楼”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腐朽和危化,但是范仲淹寄托在上面的精神将会在每一个细细品读过《岳阳楼记》的后人心中建起一座永不坍塌,永不褪色的“新岳阳楼”。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安希孟——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哲学思考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 2024-06-27 12:04

    有图,看了之后可知大概,主要以此为主舒展其忧国爱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