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重庆男子因狂犬病去世,生前已打5针疫苗,为什么人还是走了

三秦的备忘录 2024-10-06 17:16:34

内容资料来源:

1.杨东红, & 张芳. (2020). 狂犬病病毒对人体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疾病预防知识, 27(3), 56-58.

2.刘海涛, & 王建国. (2018). 狂犬病的病理特点与防治策略. 现代预防医学, 45(11), 2081-2084.

3.陈志强, & 王丽华. (2021). 狂犬病恐水症的机理分析及预防. 中国防疫防治, 33(7), 789-792.

36岁的重庆人张强是一位专业的水电维修工,负责几个村子的水电维修工作。乡下人总喜欢养几条狗看家护院,不比城里的喂养方式,这些狗基本没有栓绳的,天天到处乱窜。

每当张强前往这些地方进行维修服务时,总能在路边遇到几只本地狗。为了避免这些狗靠近他的工具箱,他习惯性地携带几根火腿肠,用于吸引这些狗的注意力,也防止他们前来搞破坏。

2015年6月21日那天,张强如同往常一样到达一个村庄进行水电维修工作。当他刚抵达村口,远远地就看到一只流着口水的黑狗朝他疾跑而来。他迅速从口袋中掏出一根火腿肠扔向一旁,希望以此分散黑狗的注意力。然而,正当他认为那只黑狗会去追赶火腿肠时,它却出乎意料地扑向张强,并迅速咬住了他的手臂。

张强疼得大喊一声,手中的工具散落一地,那只黑狗则敏捷地跑开,连碰一下尾巴的机会都没有留给张强。他低头查看自己的手臂时,发现上面有两排清晰的牙印,周围还渗出了些许的鲜血。张强匆忙收拾好工具,赶往最近的医院。

医生赶紧为其进行了清创,处理好伤口后又给他注射了第一针狂犬疫苗,临走前给了他一整疫苗宣教单,上面清晰的记录着接下来四针分别注射的时间。他仔细的把这张表给收起来,看着一大笔账单,他知道村子里的人也不容易,这种事估计也没人认,只好自认倒霉作罢。

7月初,天气逐渐炎热,张强近几天来总觉得无法精神集中,连吃饭都提不起胃口,草草吃几口后便放到一边。当他在午后到达村委会进行水电维修时,他既感到疲惫又感到饥饿,修理完毕后他便在一家村户里稍作休息。

望着门口的水缸,他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到自己好像非常怕水,尽管并没有接触到水源,他的手术伤口一个月前就已经愈合,但那种对水的恐惧感却一直无法消散。真相是,张强其实已经展现出了狂犬病的前驱期症状。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脑炎。该病毒主要通过感染动物的唾液进入人体。人类一旦发病,几乎无一幸存。狂犬病毒感染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患者产生怕水的症状。

这是因为狂犬病毒主要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大脑和脊髓的功能受损。当病毒侵犯到咽部及其周围神经时,患者在吞咽时会遭遇剧烈疼痛及肌肉痉挛,使得患者在看到水或尝试饮水时会出现极度恐惧和焦虑,因此产生怕水的症状。

恐水症不仅仅是怕水这么简单,它反映的是狂犬病病毒对人体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这种损害导致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反应,即使是他们理解需要水分补充的必要,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也会本能地拒绝接触水分。此外,狂犬病还会引起其他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如焦虑、烦躁、痉挛、恐惧感等。

天气的闷热和对水的恐惧让张强感到十分烦躁,他不停地用手扇风擦汗。村里人看到他这副样子,便给他倒了一杯水,接近时,却被他那恐水的表情吓了一跳,但仍然将手中的水杯递给了张强。

张强勉强说了声谢谢伸手去接水,没想到一接过水的那一刻,他的手控制不住地开始颤抖,杯中的水溅了出来。随即张强感到喉咙一阵紧缩,呼吸也变得困难,然后全身开始发作性痉挛。周围的村民们被这一幕吓坏了,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送医后,他还处在亢奋阶段,张强的家属告诉医生他之前被狗咬过,不过已经接种了疫苗。听到这里,医生顿时反应过来,这人是感染了狂犬病病毒。接下来的检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猜想。

不料妻子在得知真相后,反应格外激动,反驳道:“你说什么?他怎么可能还会得狂犬病呢,不是已经注射了五针疫苗吗,而且就是在你们医院接种的,难不成是你们自己疫苗造假试图推卸责任?”

这话让医生哭笑不得,赶紧解释道:“我们的疫苗都是合规的,你的担心全是子虚乌有。事实上,接种疫苗也不代表彻底平安了,临床上还是有少许人和他一样,哪怕注射了疫苗还是导致了感染。”

妻子继续追问道:“那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被狗咬了以后打不打疫苗都没意义了,反正都会感染。”见状,医生表示:“唉,其实照理说注射疫苗后体内就会有足够的抗体抵抗病毒感染,奈何他虽然注射了疫苗,但是却在咬伤前犯了这两个致命的错误,这才是导致他陷入这幅局面的真正原因!”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致命性疾病,主要通过感染动物的唾液接触到人体的破损皮肤或黏膜时传播。注射狂犬病疫苗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但在某些情况下,即便注射了疫苗,依然可能发生感染。

疫苗接种后,个体产生足够抵御病毒侵袭的免疫应答是预防疾病的关键。然而,人体对疫苗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这意味着并非所有接种疫苗的个体都能成功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个体间的这种差异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包括基因因素、年龄、健康状况及是否同时接受其他疫苗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即使接种了狂犬疫苗,部分人的免疫系统可能无法及时或有效地产生足够的抗体来抵御狂犬病病毒。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免疫抑制疾病患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个体,注射疫苗后可能不会产生充分的免疫保护,从而增加了感染风险。

另一方面,疫苗接种的时机与方式同样关乎其防护效果。对于狂犬病而言,一旦人体通过伤口或黏膜暴露于病毒之后,尽快接受疫苗接种至关重要。狂犬病病毒一旦侵入神经系统,就可能迅速扩散至全身,此时即使进行疫苗接种,也难以阻止病毒的致命作用。

因此,接种疫苗的时间窗口非常有限,事后迅速接种对预防疫情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对疫情的认识不足、疫苗接种的误区或延迟处理,人们可能错过最佳接种时机,致使即使接种疫苗也无法有效预防感染。

此外,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方式,如接种剂量、接种程序以及是否按时完成加强针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疫苗的最终效果。如果接种程序不当或未按照规定完成所有剂量的接种,都可能导致免疫效果不佳,增加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尽管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个体免疫应答的差异性以及疫苗接种的时机和方式的关键性,注射疫苗后仍有可能发生感染。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疫苗的防护效果,公众需要提高对狂犬病预防知识的认识,一旦暴露于狂犬病病毒的风险之下,应立即采取正确的疫苗接种措施,并遵循医疗专家的指导完成全部的接种程序。

0 阅读:20

三秦的备忘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