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空军虽然也装备TB-3、Pe-8重型轰炸机,但受到航空工业技术水平的限制,它们的性能一般。轰炸机的载弹量多少是一个重要指标,TB-3最大载弹量4000公斤,Pe-8正常载弹量2000公斤,最大载弹量5000公斤。
TB-3轰炸机
在当时这个载弹量还算不错,但相较于其他列强就差不少。当时苏联的主要对手德国空军装备的HE-177重型轰炸机最大载弹量7000公斤,而与苏联同为盟国的美军陆航B-17重型轰炸机最大载弹量高达8000公斤。1943年,美军陆航开始装备的B-29重型轰炸机,载弹量达到9072公斤,航程6200公里,作战半径2574~2896公里,该机型成为二战后期性能最强的重型轰炸机。苏联没有能力制造像B-29那样的机型,于是向美方提出租用B-29。
不过这个方案没有成功,因为美国认为以后苏联有可能成为其战略对手,所以断然拒绝了苏方的要求。万般无奈之下苏联空军只能继续用航程只有2000公里的TB-3和最大航程3700公里的Pe-8重型轰炸机。不过苏联方面的运气还是不错的,就在被美国拒绝后不久,竟然获得了三架B-29,这是怎么回事呢?1944年7月29日,一架美军的B-29轰炸机由中国四川起飞轰炸日本,这架编号42-6256的飞机在作战时被日军的高射炮击伤,于是迫降于苏联海参崴。
图-4轰炸机
接下来的11月10日,一架编号为42-6365的B-29轰炸机执行夜间轰炸任务,11日凌晨在大村市上空受伤,也迫降到海参崴。11月21日,一架编号42-6358的B-29也因为受伤迫降于苏联境内,如获至宝的苏联军方将这三架飞机扣留。让人没想到的是,以前美国不肯租赁的飞机,却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竟然轻而易举让苏联军方得到了三架完整的B-29轰炸机。失去飞机的美方机组人员,在1945年1月被苏方送到伊朗首都德黑兰,随后安排他们返回了美国。
图-4三视图
苏联高层命令军工专家对B-29进行技术分析后认为,该机的机体材料、航电设备、发动机等都超过苏联的技术水平。1945年6月,苏方下令图波列夫设计局对B-29轰炸机进行仿制,在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后,被军方授予编号为图-4的重型轰炸机终于在1946年夏天仿制成功。
1947年5月,图-4进行首次试飞,1948年8月3日首次公开亮相,截止到1952年停产,一共造了847架,还有一种说法是制造了1300架。图-4轰炸机主要性能指标与B-29差不多,基本上达到了目的,机组11人,机长30.18米,翼展43.05米,高度9.02米,空重31326公斤,最大起飞重量63600公斤。
动力为四台R-3350-79活塞式发动机,实用升限11250米,7600米平飞最高时速586公里,转场航程7700公里,作战半径2700公里;机载自卫武器为十二挺12.7毫米机枪,备弹11500发,一门20毫米航炮,备弹100发,机身弹仓最大载弹量908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