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中国的文艺人……每一次临到民族对外作战以求生存的时候,是怎样做的,我们知道我们的责任所在。——郭沫若
用波澜壮阔来形容这部话剧表达的内容再合适不过了,而用心潮澎湃来表达小编观后之心情,也是极为贴切。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这个国庆期间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首演。该剧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以抗战时期中国文艺和艺术家为视角,呈现他们的抗战精神与文艺力量,在观感上做到了激情洋溢、引人入胜,在形式上推陈出新、别具一格的“双演生态”让人沉浸其中,有一种看“爽文”一般的通透之感,实则是一部好看又动人的话剧。
形式:双演生态我们敬告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革命的文化团体及作家们,立即起来运用全力,援助中国被压迫民众。——鲁迅
《抗战中的文艺》,故事发生在1931年至1945年,以抗战为主题,但视角却别具一格,故事的主角,是一群大众眼中的“文人”,但,小编更愿意称他们为“文艺家”,因为只有在危难之际敢于站出来的人、有着足够担当、贡献着自己力所能及力量的群体,才会被称为“家”。可这样说,该剧展现的是另一种形式的抗战,正如剧中的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战乱年代,越是颠沛流离,戏剧,越能凝聚人心,昭显出艺术特有的光辉。”
没错,但话剧呈现的不仅仅是戏剧,还包括左翼文学、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样式,而这些文艺家们,就是我们熟悉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田汉、夏衍、聂耳、冼星海、丁玲、白杨、秦怡……
从故事形式上看,《抗战中的文艺》可称是一部“编年体+群戏”,时间跨度很长,角色众多,对于一部话剧来说,演绎难度相当之大,如果以常规手法(比如分幕式),可能会与观众造成疏离感。
但正如该剧对抗战与众不同的呈现角度,在演绎方式上,该剧的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以及编剧代表罗兵等幕后主创,选择了一套极具创新价值的呈现方式——双演生态。
简单而言,就是舞台表演与影像表达结合的方式。但并不是单纯组合,而是在国家话剧院长期的舞台经验基础上,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故事内容、演员表演、历史影像和文献表达生动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1+1>2”的舞台效果。
以李光洁、王挺、赵阳为首的资深舞台剧演员,还包括首次出演话剧的关晓彤、罗一舟、吴谨言等国家话剧院多位演员们,他们舞台上都是“一人分饰两角”,最开始他们扮演的是平凡的歌队成员,承担讲述历史、向观众介绍作者和文献的功能。
而随着歌队的讲述,舞台背景上多媒体屏幕上,为我们展现的是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以及由多位演员扮演的真实人物原型——如段奕宏饰演的鲁迅、孙红雷饰演的金山、陈建斌饰演的老舍、田雨饰演的茅盾、廖凡饰演的巴金等。他们在屏幕中,表达的自己的心声,与真实的历史影像融为一体。
此外,巨大的多媒体屏幕之外,还有着多个小分屏,这些分屏在舞台前方,可以任意组合、并拉近到舞台前方,与台上的演员、台下的观众形成近距离的“接触”,而此时屏幕中的角色,也会“走出银幕”似乎来到舞台之上——比如王挺饰演的田汉、李光洁饰演的夏衍、关晓彤饰演的秦怡、罗一舟饰演的聂耳等。
这就给人一种“历史人物来到现实、现场向我们讲述ta当年的经历”的别样观感,仿佛时空穿越,斗转星移。用句时髦来说,有着非常难得的沉浸感,打破了舞台“第四面墙”,给观众也带来了交互式的现场体验的、
最后,将历史影像、屏幕表演、舞台讲述、分屏互动、音乐效果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统一,不仅带来了非常沉浸的体验,也与《抗战中的文艺》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关。因为该剧描述的就是文艺家们,通过电影、戏剧、文学、音乐等不同的艺术方式,表达各自抗战的决心与精神。可以说,舞台表现形式与所要呈现内容主题,戏里戏外完成了高度一致。
内容:文献话剧我也宁愿得罪了神仙,而不能不顾及面前的活生生的人。这支笔,能替我说话,而且能使别人听见,好,它便是我的生命。——老舍
前文说过《抗战中的文艺》观感很爽,爽在哪里,不仅仅是独特的舞台表现,还在于叙事逻辑与内容呈现。
该剧形式是一部“文献话剧”。顾名思义,该剧的主要叙事主体,来自于上述文艺家们的作品,用他们作品中的真实话术,表达出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心声。
对此内容,《抗战中的文艺》但做了细致的呈现,且在组织这部分情节时,就像在做文献综述一样,不单单展示事件过程,而是结合时局,多方衬托。历史观下的严谨逻辑性。
其中,纵横向的切入点,堪称该剧在叙事上的最大特色。
首先是纵轴,按时间顺序表达文艺家们在不同时期的抗战心态,比如东北沦陷时,以萧红、端木蕻良等为首的东北文艺工作者在自己作品中纷纷表达对时局的悲悯与愤慨,从而投身抗战的故事。随后到了30年代中后期,在上海一批先锋艺术家成立左派戏剧联盟,包括金山、夏衍、田汉等人,他们在上海这块“沦陷区”参与的文化界救亡工作,隐忍但富有激情,将抗战的决心和态度,映射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向我们展示了《风云儿女》《大刀进行曲》《卖报歌》,等名作名曲的诞生背景,象征着作者的心声。
其次是横轴,横向比较同一期间,不同艺术家在不同地点的境遇。
比如作家茅盾1940年,抵达延安,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讲学。通过角色讲述和舞台表达,当地的特色与氛围与同期的上海形成的鲜明的对比。又比如斯诺在英国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反映红军与长征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同期在上海为了能出版,更名为《西行漫记》。大屏上的历史影像与小屏的文献展示,相互对比相互衬托。此外,还有1945年,丁玲、老舍、巴金、茅盾等作家,在不同地域,怀着不同心态,向我们展示了《今年的希望》《寒夜》《清明前后》的创作背景,同样对比明显。
而时间顺序的纵轴,与地域对比的横轴相互结合,有着明显的指向性——当事角色的心态弧光反映,也间接的呈现了时代的主题。
其实无论是高中历史、还是大学的近现代史纲要,都讲过这段历史,但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尤其是文艺界,这些都导致这段内容的面目很模糊。那么现在说《抗战中的文艺》,它的目的在于阐述为文艺界的抗战心态和精神。
而大量文献不用编,都是现成的,但历史上新文化运动千头万绪,还是需要逻辑来组织。因此《抗战中的文艺》纵横切入,点线面结合、写实与写意双重刻画,结合独特且颇具沉浸感的舞台表达,把这段历史讲得一气呵成,着实让人有一种掌握知识点的爽感。
爽就爽在基调是很理性的,甚至有着直逼学术的严谨。
主题:文艺的力量站在舞台上,我就会变成另一个人……忽然,我意识到,扮演!充满力量,一种改变他人的力量,充满能够影响大众的魅力。一群人演一出激情的戏,排山倒海的感情就会从舞台上,奔涌到观众的心里!——金山
文艺作品,可以在特定的时期担负起宣传的责任,在民族危机时起到鼓舞士气,安定一个国家民心的责任,当然也可以在休闲之余、在娱乐中给人美好的憧憬,更重要的是,它会给无数人做梦的机会。这才是文艺的精神!
而《抗战中的文艺》,是对这样文艺精神的生动呈现。也是一个音乐、美术、影视、戏剧等各门类、多领域之间有机配合、相互融合的过程。
在上述舞台特色与内容特色的双重助攻下,丰富的文献、文物不仅仅作为表演的背景,而是成为剧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具有朴实的叙事风格,能在舞台空间里和表演发生化学反应。而演员对历史角色的表演、对文献内容声色并茂的朗诵,也为文献在舞台中的“表演”增色,使其更好融入到当代戏剧美学的建构之中。
说白了,就是历史叙事与时代审美的高度统一。《抗战中的文艺》科技与艺术融合得好不好,从观众的掌声就能体会得到。归根结底,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为作品的精神内核所服务,而所有的艺术表达,都无法脱离大众审美。当我们被强烈的视听所震撼和冲击,当我们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所感动和激励,无疑更能从这样慷慨激昂的故事中,唤醒对历史和先辈的记忆,并由此激起更多的热血情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艺力量是创新的源泉,二者集合,以科技力量赋能文艺,让传统艺术迸发生机。也让当代年轻人,与先辈们有了心灵上的共鸣。
结语:“文化大片”戏剧观念和浪漫主义是可以结合的,我用一股不知疲倦的拼劲和闯劲去创作……培植与时代共痛痒而又有定见实学的艺术运动人才。——田汉。
谈点体会,作为喜欢看电影的人,小编在这部文献话剧上,感受到了少有的特色和创作激情。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我们要做弘扬时代的文化大片。
今年恰逢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这样一个时刻,看到这样一部话剧,全面分析起来,我觉得在我们心目中,这就是我们需要“文化大片”,也是时代非常需要的,更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需要的。
这部《抗战中的文艺》,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央视网联合出品,其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线上演播方式即将开启,2022年11月18日20:00,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各平台官方账号、央视网、央视频、新华网、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抖音、快手、咪咕视频、中国联通、沃视频全平台上线,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文艺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