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为何说“买东西”?探寻汉语魅力与历史渊源

文文过去 2024-09-30 12:57:19
一、汉语难学引深思

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其难学程度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汉语是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有很大不同。英语等表音文字看到就能读个大概,而汉语看到一个字若没有拼音则很难读出,且很多汉字需结合字形才能理解其意思,不像其他语言有音标对照。

汉语的读音也极为复杂。一个音有四个音调,不同声调表示的字可能完全不同,这让很多外国人感到困惑。比如 “好” 字,“hǎo” 和 “hào” 两个读音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此外,汉语中的平翘音、前后鼻音等,连中国人都不能完全掌握,对于外国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很多中国人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也感到困难,尤其是一些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即使努力也难以学好语文。这说明汉语的学习不仅需要努力,还需要一定的天赋和感悟能力。

汉语的发声复杂也是其难学的原因之一。小学一年级学汉语拼音时就开始学四声,这几个声调就能把人搞迷糊。而且汉语里面成语太多,能用简洁的几个字表达确切意思,但要学好成语并非易事。同时,汉语中还有很多多音字,同一个字在不同地方读音和意思都不一样,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总之,汉语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特性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但也正是这些特点赋予了汉语独特的魅力。

二、购物 “买东西” 之问

(一)起源故事

朱熹曾遇到好友盛温如提着篮子,盛温如说上街买东西,朱熹反问为何不能买南北。盛温如解释道,自古东、西、南、北、中对应金、木、水、火、土,东生金、西生木,南生火、北生水、中生土。篮子能装下金、木,装不了水、火,所以只能说买东西,不能说买南北。

(二)历史起源都城建筑布局与贸易交换行为,反映古代城市功能分区,如《木兰诗》中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实际反映了古代城市的功能分区。汉代东西市集之分起自汉代,虽《汉书食货志》中提及有 “更名长安东西市” 之语,但汉代东西市还并不专门指代进行贸易交换的地方。到了唐代,唐朝的东西市之分成为现代买东西一词出现的最合理的起源。唐人《法苑珠林》有关东西的记载称 “但以东西,广求淫路”,说此人时常拿着一些财物,找一些妇女。这句话里的东西成为指代财物的佐证。大致东西一词开始指代与财物有关的事项在宋代相对清楚。到了宋代,东西开始指代物品,特别是古代的日常物品交换主要是发生在东西市集之间,因此买东西一词也就逐渐出现。

唐代东西市之分成为买东西一词出现的合理起源,如《法苑珠林》中的记载,以及宋代东西开始指代物品,买东西一词逐渐出现。唐代东西市盛况空前,据载有一次夜半时分,长安城东市失火,当时东市曹门被烧的情况,就有铺子四千余家 “官私财物,金银绢药总烧尽。” 可见当时在东西市之间进行交易的商家之多不可胜数。(三)古代购物场景

唐朝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在东南角,不在城市中心地带。东市在四面分别设置有两道门,西市也是如此。每天日中击鼓三百以告诉众人可以进行活动,日入前的七刻,击鼓三百下众人就必须离开,不能再进行买卖活动。东市与西市之间,常有纵横两道街区,划分为九个长方形的区域,九个长方形区域之中又有数个不等的巷子。市集中的商铺基本是在道路边设立,左右挨得很近,也很密集。在管理上,由官府来进行管理,所有的交易活动都在政府的监督之下进行,包括交易的公平问题、质量问题、物价问题等。

当时东西市盛况空前,有一次夜半时分,长安城东市失火,就有铺子四千余家被烧。能在东西市内设立铺子做生意的,早些时候还有达官贵人,后来为了统治的稳定,这种官与民争利的现象逐渐被禁止。官员一旦做了官就不再能够再设立商铺做生意。东西市集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在这里买到各种商品,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三、文字统一前的历史

(一)秦始皇统一文字前六国文字情况

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六国文字虽有不同,但并非完全无法相互辨识。七国文字皆由西周演变而来,在写法风格上存在差异。秦国文字沿用西周的大篆文,较为严谨统一;而六国文字则在不同程度上对西周文字进行了改造,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例如,齐系文字增加了许多装饰笔画,艺术感较强;燕系文字下笔稳,具北方风格;晋系文字结构修长,笔画细劲,韩、赵、魏三国就属于晋系文字;楚系文字字体颀长飘逸。

考古发现也证实了六国文字虽有差异但基本可以辨识。这说明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各国文字虽有不同,但仍有共同的源头,且各国之间的交往频繁,加上 “雅言” 的作用,使得文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相互理解。

秦国在后期也对文字进行了改革,但与六国文字仍存在一定差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指派李斯对文字进行统一工作,剔除不规范的 “异体字”,创造了秦篆,即小篆,推动了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形成。

(二)周朝文字统一工作

周朝以宏大胸怀和气度吸引天下人学习礼乐文化,提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朝统治者的这一理念,让天下人感受到了平等与包容,不再像商朝那样将外族视为低等人。这种宏大的胸怀和气度,使得各国纷纷仰慕和学习周朝推行的礼乐文化。“同姓不婚” 制度扩大影响力,与异姓家族通婚,同化夷狄。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公室不能找同姓人结婚,只能找异姓家族。西周时期的周王室经常与夷狄国家通婚,以此扩大 “统一战线”,减少敌人,扩大同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广了周文化。分封制下诸侯带兵赴任,先武力征服后建立诸侯国,推行统一礼乐文化。很多人以为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已经征服的土地分给亲戚和功臣,其实周朝把没到手的土地也提前分封了。诸侯需带兵赴任,到地方后先武力征服,然后建立诸侯国,推行统一的礼乐文化。周天子共分封了几百个诸侯国,使得周文化得以传播到各地。

4.蛮夷之国主动学习、同化周文化,如楚国、中山国等,体现周朝文化向心力。周朝统治的八百年间,其及其诸侯国是中华大地上最强大的政治势力,文化向心力很强。很多弱小的国家主动学习周礼,接受周文化。例如,春秋末期,鲁国权臣孟孙氏以为楚国是蛮夷之国不懂礼节,出访后却发现楚国使用严格的周礼接待。战国初期,魏国大将乐羊率军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国王称其世代学习周礼,早已不是夷狄之国。这些例子都体现了周朝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和向心力。

总之,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周朝通过宏大的胸怀和气度、“同姓不婚” 制度、分封制以及蛮夷之国的主动学习同化等方式,基本完成了文化上的统一,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文化基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