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今社。
《红楼梦》中的元春省亲是一个大事件,元春省亲中有一个小环节,就是姐妹们做诗。这次林黛玉大出风头,她的一首杏帘在望被元妃推为冠首。
很多小伙伴在问,这首诗真的很好吗?好在哪儿呢?为什么会被推崇呢?
89版北影版林黛玉
01
别怀疑,连AI都知道
我们先看看黛玉的“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每一联都干脆利落,工整,且意境好,画面感极强:招牌挂在哪儿勾引着行人,远远望去是一片美丽的山庄。山庄上有河,绿油油的菱角丛中,大白鹅在游来游去。
不得不说,很有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感觉。并且有前面的铺垫,最后一句诵圣也诵得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并且就看这第一句“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黛玉把“杏帘在望”四个字的题目巧妙地嵌了进去,巧思如同文曲星附体了。
黛玉的诗确实比宝玉高出太多,不但元春一眼能看出来,连AI都分辨得很清楚。
黛玉的诗,AI的画面是这样的。
黛玉的《杏帘在望》
黛玉这首诗的艺术成就至少达到了盛唐二流诗人的水平。
我们看宝玉作的第一首是“有凤来仪”,宝玉的首联是“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镶嵌得不巧妙,画面感也差了太多。
如果是黛玉作,可能会写“有凤展翠羽,来仪大观园”。当然,黛玉会比我高出太多,但是就是这种思路。
宝玉的“有凤来仪”,诗是这样写的: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分碎影,好梦正初长。
AI生成的画是这样子的:
宝玉的“有凤来仪”
宝玉的“蘅芷清芬”:
蘅芜满静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轻烟迷曲径,冷翠湿衣裳。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AI生成的画面是这样的:
宝玉的蘅芷清芬
宝玉的“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绛袖,倚石护清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AI生成的画面是这样的:
宝玉的“怡红快绿”
02
AI的赏鉴
其实在这首“杏帘在望”之前,黛玉还做了一首。
元春是让姐妹们一题一匾一诗,让宝玉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各做一首。这就导致姐们都交上去给元春看过了,宝玉还在苦苦思索。
其实黛玉本来是想大展奇才,压倒众人的。但元妃既然明确下了令,黛玉也倒是不能多作了,便随便做了一首五言律。
元春称赏一番,又笑:“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所及。”
其实在我看来,黛玉的这首五言律是高过宝钗的七言律的。但宝钗的七言律又明显远高过李纨、探春等的七言绝句,所以元春一语带过。
林黛玉的“世外仙源”:
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AI的画面是这样的。
黛玉的“世外仙源”
薛宝钗的七言律诗“凝晖钟瑞”: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
AI生成的画面是这样的:
宝钗的“凝晖钟瑞”
我们再来探春的七言绝句“万象争辉”:
名园筑就势巍巍,奉命多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尽,果然万物有光辉。
AI生成的画面是这样子的。
探春的“万象争辉”
李纨的“文采风流”是七言律诗: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李纨的“文采风流”
李纨的诗从词句上看,不及探春精妙,但意象比探春的丰富得多,所以作图的感觉就更丰富些。
03
写在最后
AI作图主要看意境的丰富性,对词句的判断差些。
但是一首好的诗,意象的丰富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所以用AI判断诗的好坏,已经相当惊人了。
看元春省亲期间大家做的诗,只有黛玉的《杏帘在望》一首,AI做的图是最精妙的。
这张画不但内容丰富,层次感强,并且有一个特别之处,这个特别之处让它和别的任何一幅都不同,使它更像一幅画。
你发现这个特别之处了吗?评论区告诉我。
这也说明了,“杏帘在望”不但高出宝玉的三首,并且高出黛玉自己作的“世外桃源”。是当之无愧的省亲诗第一。
元春以此一首为宝玉的四首诗之冠,便轻易带过,其实是因为是在省亲期间,元春的心思不在这儿,并且对宝玉平日的才思不甚了解。
如果经常见到,元春定然要怀疑这不可能是宝玉的手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