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为何如今摆烂了?过来人道出原因!

梅梅评历史 2024-06-28 21:07:18

曾几何时,“垃圾分类”如同一股绿色旋风,席卷了中国的大街小巷。五颜六色的垃圾桶也成为了城市的新风景,铺天盖地的宣传视频和公益广告不断强调着这一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股热潮已经悄然退去,就连垃圾分类的话题也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

从曾经的如火如荼,到如今的偃旗息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垃圾分类”?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推行“垃圾分类”?

一、“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

所谓的“垃圾分类”,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垃圾的成分、属性、再利用价值、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将垃圾分成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等若干种,好让它们各得其所、各司其职。

这么做的好处,一是可以让人民养成好习惯,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环保意识,二是可以提高废物的利用价值,降低二次污染。

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随着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德国、日本、瑞士等一些发达国家都已经在推行“垃圾分类”了,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就拿垃圾分类领域的领先者瑞士来说,自 2011 年起,瑞典每年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比例就高达99%,其填埋的垃圾只占全部生活垃圾的1%,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浪费。

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垃圾分类还处于探索阶段。

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垃圾。

据统计,在2022年,我国的垃圾清运量就达到了3.11亿吨,在全球垃圾产量排行榜上,我国已跃居第二位,在这种形势下,推行垃圾分类,促成垃圾的回收与利用,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任。

2018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明确提出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46个重点城市,实行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上海市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出台了严格的垃圾分类政策,掀起了一股全市民集体垃圾分类的热潮。

据笔者在上海的朋友讲,那段时间,他们整天要学习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不仅要学习,还要通过有关考试,日常扔垃圾的时候,如果不按规定分类或定时投放,不幸被监督人员抓到,是要被罚款的。

5个月后,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几家联合起来,发布了一份有关“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据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的垃圾分类“攻坚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们看一组数据:有71.6%的市民能够准确区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所对应的垃圾种类,79.8%的市民能够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主动按垃圾分类的标准扔垃圾,有75%以上的市民明确表示会将垃圾分类这个习惯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长沙、重庆、沈阳等城市,也通过宣传、志愿者活动、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开始实行并推广垃圾分类,一时间,“垃圾分类”这个词,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用语。

甚至在有些地方,人们出门扔垃圾的时候,都会互相问候一句:“你的垃圾分类了吗?”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分类”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度,它就像一个过气的明星,不仅各个部门甚少提起,就连老百姓也不再关注这件事,五颜六色的垃圾桶逐渐成了一个摆设。

这是为什么呢?

二、逐渐摆烂的“垃圾分类”

拿笔者自己所见到的情况来说,小区里每幢楼旁虽然都放置了四个垃圾桶,而且垃圾桶上也写有提示,该对应放哪种垃圾。

但人们扔垃圾时,从来不看上面的字和垃圾桶的颜色,往往是哪个离得近,哪个扔垃圾方便就扔哪个,而且垃圾都是一股脑放进去的,没见谁分过类。

从各地网友反馈的情况来看,其他城市的垃圾分类也差不多属于摆烂的情况,问题出在哪儿呢?

笔者结合实际情况,试着分析一下:

首先,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到位。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很多成年人是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的,更别说一下子接受并形成习惯了,拿上海的例子来说,对垃圾分类这一观念,刚开始接受度最高、最熟悉的竟然是小学生!

而且,很多居民认识不到垃圾分类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好处,最起码是显而易见的好处,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在垃圾分类时,只停留在表面,有人监督时,就分一下,缺少监督时,就我行我素,无法形成持续、自觉的垃圾分类行为。

其次,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垃圾分类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资源利用等多个链条,任何一个链条出了问题,都会让垃圾分类的工作功亏一篑。

而垃圾分类之所以发展到如今这种局面,跟垃圾的运输不当有很大关系,有很多人见过,自己辛辛苦苦做了垃圾分类也投放到了相应的垃圾桶里,可垃圾车一来,工作人员将全部垃圾倒了进去,如此“混装混放”,跟以前不分类有什么区别?垃圾分类还有何意义?

由此可见,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垃圾运输和处理能力跟不上,势必会影响垃圾分类的效果,和居民对此行为的积极性。

第三,对垃圾分类缺少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措施。

说到底,垃圾分类是一种行为,若想取得预期的成效,必须先让老百姓接受,并潜移默化形成习惯。

而要克服惰性、重新养成一种习惯,必须要有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措施作为辅助,上海的垃圾分类之所以刚开始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广大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罚款措施,发挥了很大作用。

可一旦财政吃紧,人员监督、奖惩措施跟不上,垃圾分类就只能沦为一句口号。

难道我们就拿垃圾分类没办法了吗?垃圾分类还能不能再推行下去?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三、“垃圾分类”的出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国一些城市也意识到了,而且在做相应的改善。

比如,为了提高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很多社区和学校开展了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让居民和学生在玩乐中,不仅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还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垃圾分类的参与者,更是监督者和受益者。

而且很多企业和餐厅,也抛弃了原来的塑料袋和塑料盒,改用了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除了教育宣传之外 ,根据发达国家成功推行垃圾分类的经验来看,用立法监督来引导居民主动垃圾分类是必不可少,也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国家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才是确保垃圾分类进行下去的重大保障。

而要解决垃圾分类后“混装混放”的问题,就得在顶层设计上做好统筹、城市管理各部门协调好工作了,像我们现在的垃圾分类就涉及到城管环卫部门、商务部门、环保部门等多个部门,这种工作链条上的分散,非常考验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

因此,各部门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并有效衔接起来,积极发挥自己的角色和作用,对垃圾分类的全局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还要加快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完善垃圾收集、运输、消纳等一整个系统,避免“先分后混”的现象再次出现。

在垃圾分类的监督和奖惩上,可以参考陕西西安莲湖区桥梓口社区的做法。

这个社区将垃圾分类和人工智能结合了起来,一旦居民没有将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内,“人工智能督导员”就会通过智能摄像头迅速识别并语音提示:“请注意,您投放的垃圾不正确,请正确投放。”

如此一来,居民就会不断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度,从而达到垃圾分类的效果。

上海在推行垃圾分类时,除了“罚款”等惩罚措施外,还实行了用垃圾分类行为兑换积分和奖品等奖励措施,奖惩相结合,能极大的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据2024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报道,如今,上海小区和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已稳定在 95%以上,可见,这些措施对推广垃圾分类是大有作用的。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不断持续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居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垃圾减量、资源再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总结:

垃圾分类在我国的实践,虽然在短期内遭遇了挫折,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观念和行动的失败。

相反,这只是一个过渡期,是居民习惯形成和制度完善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随着垃圾分类制度的优化、相关法律的出台和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相信,垃圾分类将在未来以更加成熟和有效的方式,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发达国家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模式比较研究》,陈超、刘禹宏、文卫民,清洗世界,2024.2

2、《浅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以南方N市为例》,陈灏,环境保护,2023.5

3、《抓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常晋,人民日报,2024.6.19

4、《5个月过去了,上海市民给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效果打几分?沪上联合课题组报告给出答案》,李小佳,上观新闻,2019.12.3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