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等着看呢,神舟十八号的三位宇航员在11月4号的凌晨成功回到地球,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
这下,这三个80后的大哥大姐们,在太空里待了192天,终于回到我们的祖国了。
整个返回过程都有直播,好多网友都跟着一起看,好多人一起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舱门一开,大家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这场景,结果瞧见三名宇航员被工作人员轻轻地扶着,用担架给弄出来的。
可这场景让人有点迷糊:怎么这些英勇的宇航员得让人抬出来呢?他们不是应该自己神气活现地走出来的吗?
宇航员从太空回来后模样大变
其实,这看起来挺奇怪的现象,背后其实藏着很深奥的科学道理和对航天员健康超细心照顾的考虑。
看神舟十八号航天员的脸,就能明显看出他们脸上有点肿。
不管是队长叶光富,还是李聪和李广苏两位成员,脸上都有点像“胖了”,整个人看起来都比较圆滚滚的。
难道宇航员们是因为脸肿才被抬着坐担架的吗?
这事儿不是第一次发生,记得神舟九号那回,女宇航员刘洋回来时也这样。
还有神舟十三号的时候,王亚平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
这些航天员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顶尖人才,太空里还有专门的饮食训练,可他们怎么还会变胖呢?
还有,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当时就是自己走出来的,后来才坐到凳子上休息。
那如果不是身体问题,那是不是他们在太空里感染了什么病呢?
你知道吗,不管是脸上看起来有点肿还是宇航员们出舱站不起来,这都是因为他们在太空中待久了,那里的重力特别小造成的。
而且那个微重力作用可大可小,一不小心,宇航员们就可能会遇到麻烦!
要想明白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身体怎么变,我们得先看清楚地球上的重力跟太空中的超轻环境差别有多大。
在我们地球上,我们天天都生活在有重力的世界里,这股力帮我们长成了现在的身体,也让我们的身体能正常工作。
可是一到太空,那里几乎没有重力,这样的改变对人的身体可就有挺大的影响了。
在地球这,我们的血液和体液都往脚底走,心脏得卖力把血液泵到头顶,跟重力较劲。
可是一到太空,没了重力的拉扯,血液就爱往上半身跑,尤其喜欢往头上跑。
就像我们倒立过一样,一倒立,头顶就感觉血都涌上来了,一恢复正常姿势,人感觉都精神多了。
在太空,人会有种像是倒立的感觉,待久了,头会充血变大,所以航天员脸会显得有点肿。
杨利伟同志在太空待的时间不长,所以没这现象,其他做太空任务的宇航员,脸就会看起来挺大的。
而且,微重力对大脑运作有影响。
到了太空,没有了地球的重力,我们那种平衡感就不见了,这会让宇航员暂时找不到方向。
他们得在飞船里重新学会在三维空间里怎么移动和找准位置,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人头昏脑胀、恶心不适。
挺麻烦的,长时间待在没重力的地方,会让肌肉变弱骨头变薄。在地球这,我们得对抗地心引力来让身体强壮。
可是在太空,这种自动的锻炼没了,要是没点办法,航天员的肌肉和骨头就会很快变差。
所以啊,为了不让身体变差,航天员得在太空里一直运动。
但在太空中想锻炼身体可不容易。
普通的健身器材在太空里用不上,因为像举重、跑步这样的运动都靠重力帮忙。
所以,科学家们发明了特别适合太空的健身工具。
比如说,宇航员会用有弹力绳的跑步机,弹力绳的拉力能让他们感觉像是在地球一样有重力。他们也会用一些特别的器材来锻炼肌肉力量。
太空里锻炼可是挺危险的。因为空间站是个封闭的地方,你一运动,热量和二氧化碳就散不出去,这样二氧化碳浓度一升高,就有中毒的危险。
所以,宇航员们得小心控制锻炼的时间长短和强度大小,还得密切关注空间站的环境情况。
但就算这样,锻炼也还是不能完全抵消太空那种微重力对身体的坏影响。长时间在太空生活,宇航员的身体会有一些永久性的变化。
航天员执行完太空任务,准备回到地球,但他们得面对身体上的一大考验。
在太空中待久了,他们的身体已经发生了变化,就算他们锻炼很多,肌肉和骨头还是变弱了。
而且,因为长时间适应了几乎没有重力的环境,他们可能对突然回归的地球重力感到不适应。
而且,航天员在回来的路上得忍受超级大的压力。
他们在回到地球的途中,可能会遇到4到5倍的加速度,这就好像承受了4到5倍自己体重的重量。
对那些已经习惯了失重环境的身体来说,这可是一项超级难的考验。
正因为这样,航天局想了很多办法来确保航天员安全地回到地球。
比如说宇航员刚走出舱门,旁边就有专门的接应人员等着。
这些人都是经过特别训练的,他们对航天员可能会遇到的身体问题很清楚,而且懂得怎么小心翼翼地把他们从飞船里安全地移出来。
用担架可以帮助航天员避免因站起时感到头晕或容易跌倒。
而且,现场也有很齐全的医疗支持。有专业医生团队随时等候,随时准备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
医生们会在医疗车里面先给航天员做一个基础的健康检查,保证他们的身体状况是安全的。
宇航员下了飞船后,会被救护车送到一个特定的地方隔离,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们因为身体比较弱而生病。
等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就会立刻开始康复训练。
这个训练包括了适应新环境的锻炼和饮食调整等,目的就是让他们快点恢复健康。
我们的航天工程真是了不起。
航天员被抬出,别觉得意外或担心。这正是咱国家航天部门对航天员健康超级看重的表现。
每个环节都用心设计,就是为了保护好这些为国家航天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勇士们。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安全回来了,这不光是中国航天技术的胜利,更证明了我们对航天员健康安全的严格把关。
这么细心地考虑和细致地安排,看得出来我国对航天工作和宇航员们特别上心。
航天技术一步步往前发展,我们相信将来会有更多办法减轻太空旅行对人的身体伤害。
说不定哪天,我们就能看到宇航员们像坐飞机一样轻松地在地球和太空间来回跑。
不过在那之前,我们还得好好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勇敢探索的人。
我们得给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们鼓掌,他们回来啦,我们航天事业也更有盼头了。
他们每上天一次,都是我们人类探秘宇宙的一大步,也展示了我国科技有多厉害。
来源:澎湃新闻,《夜空中最亮的星——致敬神舟十八号凯旋》
神舟十八号“80后”航天员团队顺利回到地球家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