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统治了山西38年的大佬,晋西军阀的头儿阎锡山,就这样突然离世了。
阎锡山在快不行的时候,跟身边的亲人朋友说了一句挺奇怪的话:“我离开后,你们千万别大声哭出来!”
为啥阎锡山到死都那么小心翼翼呢?他留下的那句奇怪遗言,到底透露出他后半生是咋个“忍气吞声”过日子的?
阎锡山,那个能稳稳守住山西的大佬,咋就能在乱世里头站稳脚跟,一口气撑了38年呢?说不定啊,这都得多亏了他那套“生存之道”。
从打仗那会儿,一直到解放那会儿,阎锡山老跟家里人还有手底下的人念叨:“只要能活着,啥都得干,干啥都是为了活下去!”
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战岁月里,阎锡山这家伙在日寇、国民党和我们党之间来回倒腾,没少被人骂作是墙头草,两边倒的不忠不义之人。大家都说他立场不定,反复无常。
可奇怪的是,1949年当解放军集结力量,打算大举进攻太原时,阎锡山却表现出一副豁出去的样子。
太原战役一触即发的时候,阎锡山对部下梁化之说,得拼尽全力,拦住解放军的进攻。他告诉梁化之,他们的部队“要么不被活捉,要么战死沙场,不留全尸”。
阎锡山在战前给大家打气时说:“咱们太原这一仗,打赢了对国家和老百姓都是大事,就算牺牲了,那也是咱个人的荣耀。我会跟大家一起,拼到最后!”
大伙儿都纳闷呢,阎锡山这老滑头咋突然间跟变了个人似的。其实啊,人家阎锡山早就悄悄摸摸地把在太原攒了多年的金条、古董啥的都打包好了,慌慌张张地就往江南那边跑了。
阎锡山这一跑,连他的姨太太和警卫员都没来得及告知。太原被攻陷时,阎锡山的五妹阎慧卿,因为没能跟上他一起逃跑,绝望之下开枪自杀了。那些一直对阎锡山忠心耿耿的晋军将领,比如徐瑞和李子云,在子弹打光后,也都选择了自杀这条路。
太原之战绝对是解放战争快结束时,咱们和国民党军队打得最狠的一场仗。最后,咱们虽然牺牲挺大,但还是把晋军的主力给打垮了,结束了阎锡山在山西38年的老大地位。
不过,当阎锡山听说自己的地盘全没了,亲戚和亲兵不是自杀就是在战场上牺牲时,他却没啥大反应。
大家纷纷指责阎锡山对身边部下冷酷无情时,却没想到,阎锡山其实正悄悄为自己的后半辈子打算,想要捞取更多好处。
【接替李宗仁职务,短暂的国民党一把手】
阎锡山扔下老婆和妹妹,一路往南逃,他不光是顾着保命,那他到底还在折腾啥呢?
阎锡山知道自己地盘没了,身边也没个靠山,往南逃了之后,就完全听蒋介石的了。没多长时间,这个在中原大战时还是蒋介石死对头的人,就变成了蒋介石面前的红人。
阎锡山提议后,1949年太原战役里牺牲的那些晋军将士,国民党方面给他们贴上了“太原五百完人”的标签,到处宣扬他们的故事。
蒋介石呼吁那些仍在国统区顽固抵抗的人们,要振作起来,学习“太原五百完人”那股子不屈不挠的精神,跟解放军拼到底。
活着时被上司丢弃不顾,死了还得被上司拿来当权谋的棋子。要是徐瑞、李子云他们在天有灵,不知道心里会是啥滋味。
不过,阎锡山靠着“太原五百完人”这事儿,喊话国民党要拼到底,这一手立马就让蒋介石对他刮目相看了。
当蒋介石明白国民党在大陆已经无法挽回败局时,他就开始琢磨退到台湾以后该怎么办。他心心念念的是,得从大陆的失败里学到教训,好好整治一下台湾的内部事务。
阎锡山跟蒋介石说,共产党在大陆上为啥那么厉害,主要是因为他们搞了土地改革,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要是国民党想在台湾站稳脚跟,那也得学着点,非得推行土地改革才行。
听说阎锡山打算在台湾弄“土地改革”,陈立夫气坏了,他直截了当地说阎锡山这主意太离谱了:“你们这是要赶在共产党前头,去动台湾的地主们的奶酪吗?”
陈立夫,来自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尽管他是蒋介石身边的得力助手,却万万没想到,阎锡山提出的土地改革建议,恰恰戳中了蒋介石不便明说的心事。
在宋家和陈家两大势力的阻挠下,国民党搞惩贪和土改真是难上加难。蒋介石虽说想在党内来场大改革,但也觉得力不从心。他只有把阎锡山他们提的“土改点子”当成老百姓的强烈呼声,拿到宋、陈两家面前晃一晃,自己那套改革方案才有可能继续推下去。
阎锡山这么做,让蒋介石对他更加赏识。到了1949年,国共两党的谈判没谈拢,蒋介石没办法,只好宣布下台,然后李宗仁就当上了那个“代总统”。
1949年11月,李宗仁心里明白,蒋介石留下的烂摊子他搞不定,于是琢磨着溜到国外去,免得以后被蒋介石秋后算账。要走的时候,他把手上那些政务活儿一股脑儿都交给了阎锡山。
结果就是这么着,阎锡山还意外地短暂坐上了国民党表面上的“头把交椅”,圆了他连在中原大战那会儿都没能达成的愿望。
比起想跟共产党谈判的李宗仁,蒋介石觉得阎锡山这个傀儡更合他心意。
阎锡山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自己那时候的分量。所以,他接了李宗仁的班没多久,就很爽快地把大权交给了蒋介石。
【只求明哲保身,只留下50名忠心随从】
1950年3月份,蒋介石在台湾稳住了脚跟,然后就说他要重新出来管事。阎锡山这人挺机灵,一看这情形,立马就把行政院院长的位子给让了出来,连手里最后那点权力也一并交给了蒋介石。
阎锡山不干了行政院那把交椅后,蒋介石又找上他,请他当“总统府资政”,说白了就是给蒋介石当贴身参谋。
阎锡山虽然接下了这个差事,但他一直特别小心,几乎从来没在蒋介石面前主动提过啥建议或者想法。
阎锡山心里清楚,蒋介石这人表面大度,实则心胸狭窄。记得在中原大战那会儿,他和李宗仁联手,差点儿就让蒋介石丢了位置。虽然蒋介石嘴上没提,但他心里一直记着呢。
阎锡山在台湾的后半辈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稍微不留神,可能就惹来大祸,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所以,阎锡山只跟蒋介石要了50个靠得住的手下,跑到阳明山过上了不理朝政、低调隐居的日子。
1960年的时候,阎锡山已经走到了他人生的最后阶段。在快不行的那会儿,他特地跟身边的亲人和手下说,叫他们别大声哭出来,丧事得办得简单点儿,免得蒋介石再起疑心。
阎锡山靠着“低调做人”的生活哲学,在台湾那段动荡不安的日子里,安安稳稳地过完了他的后半辈子。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他依然能够保持平静,确实不容易。
阎锡山离世两个月之后,蒋介石自己动手,给这位在中原大战时斗得难解难分的老对手颁发了一份赞扬书,里面回顾了他一辈子为国民党出的力、立的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