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吕大防《示问帖》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香萱看文化 2023-05-28 00:27:02

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吕大防《示问帖》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北宋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宋朝历史从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开始,一直到1279年赵昺跳海殉国为止。共计将近320年。

宋于1126年-1127年发生靖康之难,徽、钦二帝皆被金人掳去,宋室被迫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入侵的金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史称南宋,此前建都汴梁时期的宋称作北宋。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亡于蒙古可汗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国的征服。

北宋统一以后,宋太祖对书法并未给以重视,更没有像唐代那样采取各种措施。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漠然对待。欧阳修曾这样感慨:"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 尽管如此,宋代书法在延续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书风。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强调"韵胜",皆是此意。其二是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宋代书法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画家。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不仅认为书画和诗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修养对提高书法艺术的作用。

北宋草书在前代草书发展的基础上,并没有简单的对唐代草书进行全面继承,也没有盲目地对魏晋草书盲目崇尚。北宋书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草书这一书体展示出代表宋代书法的鲜明特征,草书也成为了这些书家书写性情的最好载体。北宋草书家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偏重于对草书传统的继承,另一派是创新型书家。

法帖是指汇刻名家书法墨迹在石、木版上并拓印成可供人们学习的墨本。此前,南唐已有《升元帖》、《澄心堂帖》等法帖。宋代最早的法帖是《淳化阁帖》。此后刻帖的风气渐盛,又有了潘师旦摹刻的《绛帖》、细白和尚摹刻的《潭帖》,由蔡京负责摹刻的《大观帖》等。《宝晋斋法帖》等宋代法帖。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北宋中书侍郎吕大防书法作品。

吕大防(1027—1097)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北宋政治人物。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举进士第,调冯翎主簿。历监察御史里行。英宗时,首言纪纲赏罚未厌四方之望,议濮王称考,是顾私恩,违公议,章累十数上。元丰初,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神宗议彗星求言,大防陈三说九宜,累数千言。时值西北用兵,他及时供庆军需。哲宗即位,被召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元祐初(1086),任尚书右丞,进中书侍郎。三年,迁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与范纯仁、刘挚等同时执政,废除新法。哲宗亲政,以党籍,夺学士,知随州,贬秘书监,分司南京。绍圣四年,再贬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至虔州信丰(今江西赣州)病卒,年七十一。追谥正愍。著有文录二十卷,文录掇遗一卷,《文献通考》并传于世。《宋史》卷三四○、《东都事略》卷八九有传。

北宋中书侍郎吕大防《示问帖》赏析

北宋中书侍郎吕大防《示问帖》,纸本,行楷书,纵27.4厘米,横44.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示问帖》是吕大防传世极少的墨迹之一,是写给“运使质夫使君”的信札。“质夫”是章楶的字。上款又称“运使”、“使君”,据《宋史·章楶》本传,知其曾官成都路转运使,又江淮发运使,元祐初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庆州。北宋时庆州属陕西路,而帖中恰又谈及治陕事,故此帖当书于是时。又考吕大防本传,“哲宗即位,招为翰林学士,权开封府”,时年约六十余岁。此帖属晚年手笔。

此帖点画丰厚遒劲,结字、章法修长整饬,稳健有度。风格非常接近蔡襄,但缺乏蔡书中那种灵动而富有生气的笔法和姿态,是一位以法度擅长的书家。

鉴藏印记:“仁人义士之家”(朱文)、“李氏图书之印”(朱文)、“神品”(朱文)、“天籁阁”(朱文)、“得密”(朱文)、“项元汴印”(朱文)、“墨林秘玩”(朱文)、“檇李项氏世家宝玩”(朱文)、“江德量鉴藏印”(朱文),“王南屏印”(白文)、“玉斋”(朱文)。

历代著录:《吴氏书画记》、《墨缘汇观》。

此贴像极了黄庭坚的手札《致赵景道十七使君》,无论是点画用笔还是结体方式,均难分一二,甚至如出一辙。如黄庭坚处理“可”字竖钩时通常用的平推法,吕大防在此帖“可”字的书写中也有明显体现。

此外,《示问帖》中“部”“动”“缘”“款”等字左右部分的穿插避让也与黄氏的书写神似。虽然此帖很多特征都与黄庭坚书作相合,但由于吕大防身居高位,下笔带有“谨言慎行”的习惯,故而没有黄庭坚书作那种洒脱硬朗的韵味。此帖中用笔的厚重清劲、空间的虚实对比都受苏东坡的影响较大。

如吕大防写一些横竖交叉比较多的字时,擅长通过不停变换断笔和连笔来避免空间的沉闷和拥堵。这与苏东坡书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政坛上,吕大防与苏东坡属于同一个阵营;在私交方面,他俩情谊深厚,留下了“三对眼睛的乌龟”的逸事。因此,在书法方面,吕大防有苏东坡的特点也很自然。

《示问帖》中每一个字都果断且圆融、清丽且端庄,整体颇具蔡襄书法风格,只不过字里行间缺少了一点蔡襄的灵动与活泼。此帖注意法度表现的同时,充溢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从末尾处“运使质夫使君”可以得知,这是吕大防写给章楶的一封信札。

章楶(1027—1102),字质夫,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北宋名将、诗人。据《宋史·章楶本传》可知,章楶元祐初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庆州。北宋时,庆州归陕西路管辖。因此,从《示问帖》中“陕于诸道为剧”句可知,此帖应该写于此时,为吕大防晚年手笔。

吕大防工书。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几乎看不到对其书法评价的著录,也许人们更愿意以治世能臣的身份去认可他吧!

清晓金舆出建章,祠宫转仗指虞庠。三千逢掖裾如雪,十万勾陈锦作行。再拜新仪瞻鲁圣,一篇古训赞周王。崇儒盛世无云补,扈跸空惭集论堂。—幸太学倡和(宋·吕大防)

北宋草书的发展是处在由唐向元明清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草书书法发展史上来看,北宋草书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个环节。从整体上是积蓄力量将北宋草书的影响逐渐扩大,宋太宗、王着正是其中的核心人物。黄庭坚代表了北宋草书的巅峰,狂草的创新极大丰富了后世对草书章法以及笔法的认识,后世更将黄庭坚淋漓尽致的草书风格推向极致。

0 阅读:37

香萱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