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月背取样返回,解析“太空打水漂”返回方式

探索宇宙科普录 2024-06-12 18:17:10

嫦娥六号成功从月球背面采集样品,并在月球表面“刻写”了一个醒目的“中”字。这不仅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飞跃,更是人类探月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嫦娥六号的任务不仅仅是“抠字”这么简单,它还携带了大量珍贵的月壤样品返回地球。而在这一过程中,返回舱采用了类似“打水漂”的方式进入地球大气层,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考量呢?

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航程,无疑是嫦娥六号任务中最具挑战的部分之一。地月距离约为38万公里,这一遥远的旅程不仅考验着航天器的技术水平,还对任务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严峻的要求。返回舱在月球表面成功采样后,需要以极高的速度离开月球引力场,并进入地球的重力范围。在这一过程中,返回舱的速度达到约每秒11公里,即每小时约4万公里。如此高的速度给返回舱的设计和制造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返回舱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和分散这部分热量,返回舱及其内部携带的珍贵样品将面临严重的毁损风险。因此,如何在高速返回过程中实现安全稳定的降温和减速,成为了嫦娥六号任务成功的关键之一。为了应对高温和减速问题,嫦娥六号的设计团队采用了“打水漂”式的返回方式。通过使返回舱在大气层边缘反复弹跳,逐渐降低速度和热量,从而实现安全返回。

这一过程类似于我们在水面上扔石子,石子在水面上跳跃,逐渐减速并最终沉入水中。当返回舱直接进入大气层时,将经历剧烈的减速过程。这不仅会对返回舱的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还可能导致内部设备和样品受损。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的论文指出,返回舱回地球的速度接近每秒11公里,相当于高空声速的37倍。如果不进行控制,按照弹道式的方式直接进入大气层,返回舱的过载将达到17g。此外,在大气层内进行如此剧烈的减速意味着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增加了返回舱防热层的压力。或许有人会提出,能否先让返回舱减速到地球轨道上运行,然后再选择适当时机再降落,这样就像从空间站下来一样。

这种方式确实可以解决大气层内的气动加热问题,但需要考虑到地月转移轨道的速度约为每秒11公里,而地球轨道的速度却低于每秒8公里。这意味着要让返回舱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地球轨道,需要减速约3000米每秒。因此,我们需要计算减速发动机需要提供的推力,并根据当前减速发动机的喷气速度,估算所需燃料量。例如,如果登月飞船重15吨,就需要一个约100吨重的火箭来实现减速。尽管嫦娥六号比这个重量轻得多,但仍然需要携带大量燃料,这是任务无法满足的。因此,弹道式的载入方式并不可行。为了避免在高速再入地球大气层时产生的剧烈摩擦和高温对返回舱造成损害,打水漂技术通过多次反弹实现了逐步减速的过程。这种技术不仅降低了返回舱的结构负荷,还有效减少了高温对返回舱和携带样品的影响。

在打水漂技术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并不是以一个直接的、陡峭的角度高速冲入,而是以一个相对较浅的角度切入大气层边缘。通过这个角度的控制,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后会以特定的角度和速度反弹,这一过程在返回舱的动能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热能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多次反弹逐步释放动能,从而实现逐步减速。每一次反弹都经过精确计算,以确保返回舱不会因摩擦热过高而烧毁,也不会因减速不足而无法安全着陆。进入角度和反弹次数的控制是关键。控制系统依靠高度精密的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测返回舱的状态。这些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返回舱的速度、高度和位置,并将数据传送到任务控制中心。任务控制中心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最佳的反弹角度和姿态调整方案,通过执行机构进行实时调整,确保每一次反弹都能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

在每一次反弹过程中,返回舱的部分动能被转化为热能,并逐步释放出去。这一过程不仅使返回舱在每次反弹后速度逐渐降低,还有效地控制了舱体温度。通过这种多次反弹的方式,返回舱在逐渐降低速度和温度的同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飞行姿态,避免了剧烈的温度变化和结构应力。逐步减速的过程也为任务控制中心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导航和调整。通过实时监测返回舱的状态,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和调整,确保返回舱始终保持在最佳飞行轨迹上。这一系统的高效运行,确保了返回舱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稳定和精确的飞行轨迹。嫦娥六号任务不仅要求返回舱安全返回地球,还要求其在预定的区域内着陆,以便于后续的回收和研究工作。打水漂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控制返回舱的反弹角度和次数,任务控制中心可以更精确地预测和调整返回舱的飞行轨迹和着陆地点。

在打水漂返回过程中,返回舱的反弹角度和高度可以通过导航与控制系统进行实时调整。、通过这些调整,返回舱可以在多次反弹后进入预定的轨道,并最终在预定地点安全着陆。这种精确的着陆控制不仅提高了任务的成功率,还为后续的回收工作提供了便利。通过控制着陆地点,任务控制中心可以确保返回舱在便于回收和研究的区域着陆,减少了寻找和回收的难度和成本。同时,精确着陆也减少了返回舱可能对地面设施和居民区的影响,确保了地面安全。以上就是返回舱采用“打水漂”方式返回的原理。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保证了样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还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此,你们怎么认为呢?欢迎大家踊跃讨论,感谢大家观看,我是探索宇宙,我们下期再见。

5 阅读:807
评论列表

探索宇宙科普录

简介:专注知识科普领域,打开世界未知大门,感受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