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黄岩。
唐上元二年设永宁县始,天授元年改名黄岩至今。
这片位于浙江黄金海岸线中部的水土上,风景人文历来秀美。一起来看看保存至今的最美10大古村落,你去过几处?
1 布袋坑村布袋坑村坐落括苍山支脉,群山环抱之中,山清水秀。位于黄岩区屿头乡,距离黄岩城区50 公里,海拔500 多米。现村中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古民居,是黄岩区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
该村始于元末明初,先民依溪筑居,呈现一种袋形的建筑格局,也一直保持着溪石配木材的建筑风格。流水、古桥、木屋石墙、碧树竹林等,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为台州摄影基地、美术写生基地。
建村以来,布袋坑一直深隐在括苍山系南端高峰——青天顶的脚下。先民依溪筑居的习惯延续至今,也一直保持着溪石配木材的台州山乡建筑风格。年深月久,顺山势蜿蜒而上的灰瓦石墙,似乎已与这里的溪山林木融为一体,留存着最原始的传统村落风貌。
布袋坑村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为村子沿着一条溪坑而建,地形两头尖,中部圆,宛如布袋而得名。村口的石桥就是布袋口。另外一种说法则是与民间的布袋和尚传说有关。布袋和尚也就是那个袒胸露腹、喜笑颜开、席地而坐的弥勒佛的化身。相传,唐末至五代时僧人布袋和尚云游到此,人们就把村子命为布袋坑。以前村中曾建有一座寺庙,就供奉着弥勒佛,在“文革”时期被毁,近年,人们在村口重修了弥勒寺。
村中有一百多户人家,大多数姓黄,只有戴姓等极少数的几个外姓。他们和屿头“柔川黄氏”是同一宗源的。黄氏始迁祖黄懋,是宋太宗时工部尚书,因杵权贵王钦若,贬鄂州,又迁徙至台州。八世孙黄章于南宋淳熙间(1174—1189)从福建莆田迁居黄岩西乡屿头。屿头有一道溪流叫“柔极溪”,所以屿头的黄氏宗族名为“柔川黄氏”,是早时黄岩西乡“王、杨、黄、卢”四大姓之一,后来陆续有族人从屿头迁居临海芙蓉、椒江家子(今葭沚)、洪家大板桥、新前、后洋黄等地,其中一支就来到了布袋坑。
村子中间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村民傍溪而居。让布袋坑闻名遐尔的是那些保存较为完好的畚斗楼。畚斗楼是黄岩山区较典型的民居。它依山而建,房子的前面构楼两层,后面低矮不构楼,呈倒斜状,形如农村常见的一种生产生活工具——畚斗,所以叫做畚斗楼。
布袋坑村的畚斗楼,木石天然本色是它的一大特点。盖楼用的材料就是原木、山石、砖瓦和泥灰。房子没有雕梁画栋,没有飞檐翘角。这些建材保持了它们天然的颜色与形状,弯曲的就是弯曲的,粗糙的就是粗糙的,信手取来,不施斧凿,便造好了房子。在高高石阶的衬托之下,那些出檐很深的屋顶,显得异常轻盈灵动。屋瓦坚定的黑与炊烟飘忽的白,映衬着屋瓦上的一段静寂的蓝天,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
2 半山村半山村位于富山乡富山大裂谷景区出口,海拔400余米,距黄岩城区约57公里,与温州永嘉楠溪江风景区相毗邻,境内群山起伏,云雾缭绕,风景秀丽,是理想的休闲度假胜地。
半山村,在富山大裂谷景区的深谷中遗世而立,大概是因地处山腰之上,故名半山村。村内古树繁多,尤以梨树为最。半山村始建于北宋,盛于芳和,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这是一座隐藏于半山之中的山村,如果不是来富山大裂谷,可能谁也不会想起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来。但令人意外的是,一直寻觅理想中古老村庄那种原汁原味的纯粹竟在这里不期而遇。踏入山村的一刹那,让人为之惊艳。
满是梨树的古村,清溪古屋相伴,尤其静美。大部分房子还保留了以前的摸样,没有任何的修饰,一看就是那种年代久远、让人十分怀旧的老农村。
村中一溪由西向东奔腾而下,名曰“半山溪”。半山溪全长800多米, 属于典型的山涧溪流,溪水清澈见底,溪鱼灵动。溪畔,是古朴秀美的黄永古道,穿村而过。
3 瓦瓷窑村地处温黄平原的古村落瓦瓷窑村虽未声名远扬,却韵味意浓绵长。这里留存着往日悠悠古意,寄托着家乡人对在这片土地上诗意栖居的热切渴望。
瓦瓷窑村因瓦瓷窑窑址而得名。相传,南北朝至五代时期,这一带有九座古瓷窑,合称九仙窑,瓦瓷窑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瓷器生产十分发达,远近闻名,享有一定声誉。
行走在瓦瓷窑村,不经意间,你便能在旧屋墙上发现几块石碑,碑上字迹依稀可见,镌刻着岁月年轮书写的旧日时光。
年代久远的古屋散落在村庄中,刻画了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画。如今的古宅虽不再有人居住,但承续百年的古建筑不应就此消失。留住乡愁,便是要留住那些已经或正在消失的民俗风物,留住淳朴诗意的乡村生活记忆。
古村未经现代化雕琢,在村庄深处,还藏有一片深幽静寂的原始森林。这里树影婆娑,恬淡而自然,丝毫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原始的自然风光保存完好。
溪水穿林而过,静谧而祥和,树木历经岁月的沧桑依旧苍翠挺拔,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天然的氧吧,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莫过于此。
4 沈岙村上垟乡沈岙村,位于长潭水库西南角,黄岩、乐清、永嘉交界。村庄秀美而古朴,这里,不仅盛产竹笋、紫莳药,而且古迹众多……
明万历《黄岩县志》上记载:沈岙古称锦川,因锦溪两岸繁花似锦得名。唐代时,蔡家的祖先蔡均因黄巢之乱,举家从福建长溪迁入,居于秀坑凤凰山。到了第四代蔡国友时,已经把沈岙一带开辟得良田阡陌,遍植花木,一片锦绣,因而称地名为“锦谷”,又因上垟溪回环而过,又名“锦川”。
锦川蔡氏蔡勉祖孙子一代,开始入官为仕。至第十二代的蔡原祺,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蔡梦龙和蔡梦说,他们之后都成为了著名的学者。特别是蔡梦说(字起岩、号锦波),为南宋时著名理学家之一,成名后隐居不仕,开门授徒。自明万历《黄岩县志》起,以后的各种县志及《台学统》等都曾为他立传。
明朝时,蔡家出了一位声名远扬、终身布衣的大名人蔡智榥。蔡智榥,字元丌,天性孝友,有志完成祖父和父亲“蔡氏一族重新聚族而居”的毕生心愿,和弟弟蔡智诤重建“锦川蔡氏祠堂”,合祀祖宗神主,合近千族人同居共灶。这些,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锦川蔡氏祠堂记》石碑有详细记载。
在沈岙,至今还流传着蔡元丌与银坑故事。传说那时山里有一个银坑,一天流出一个银冬瓜,只有蔡元丌才能带走银冬瓜。明朝永乐年间,国库空虚,经黄淮引荐,蔡元丌入京面圣,将三十六个稻桶的银冬瓜上捐。永乐帝赐他做官,蔡元丌谢恩婉拒。永乐帝下令建造两座圣旨牌坊赞赏嘉奖蔡元丌义举。
台州知府随之也下令盖了一座牌坊,因算不上圣令,故而只能称“半”,这便是沈岙村“两道半圣旨”的由来。圣旨牌坊边还设有“下马石”和“上马石”。只要是经过“下马石”,不论官阶高低,是何身份,武官下马,文官下轿,唯有新娘的轿子可以通过,其他人需走到“上马石”处,方可上马、上轿。
蔡元丌因“两道半圣旨”闻名乡里,受人尊敬。沈岙村至今还保留了许多蔡元丌出资建造的古迹。“一品塘”,位于曾经的蔡氏宗祠大门前,是600多年前的蔡元丌建造的。当时建造的主要目的是振兴地方文脉,后来也用于防火。一品塘最初建成时,由一个大的四方水塘和两个小的四方水塘组成,形成一个“品”字形结构。除了形似“品”字以外,蔡元丌期望蔡氏后人都能勤奋好学,官至一品,因此取名“一品塘”。
沿着一品塘旁边的小道,行百步,可见一座石桥横于锦溪上,这就是历经六百多年风吹、日晒、雨打的古桥——青龙桥。《省府旧志》记载,“青龙山,在县西七十里,山形蜿蜒如龙,故名。其南有‘锦溪’潺潺流淌,溪上有单孔石拱桥一座,曰青龙桥。”
3 瓦瓷窑村地处温黄平原的古村落瓦瓷窑村虽未声名远扬,却韵味意浓绵长。这里留存着往日悠悠古意,寄托着家乡人对在这片土地上诗意栖居的热切渴望。
瓦瓷窑村因瓦瓷窑窑址而得名。相传,南北朝至五代时期,这一带有九座古瓷窑,合称九仙窑,瓦瓷窑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瓷器生产十分发达,远近闻名,享有一定声誉。
行走在瓦瓷窑村,不经意间,你便能在旧屋墙上发现几块石碑,碑上字迹依稀可见,镌刻着岁月年轮书写的旧日时光。
年代久远的古屋散落在村庄中,刻画了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画。如今的古宅虽不再有人居住,但承续百年的古建筑不应就此消失。留住乡愁,便是要留住那些已经或正在消失的民俗风物,留住淳朴诗意的乡村生活记忆。
古村未经现代化雕琢,在村庄深处,还藏有一片深幽静寂的原始森林。这里树影婆娑,恬淡而自然,丝毫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原始的自然风光保存完好。
溪水穿林而过,静谧而祥和,树木历经岁月的沧桑依旧苍翠挺拔,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天然的氧吧,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莫过于此。
4 沈岙村上垟乡沈岙村,位于长潭水库西南角,黄岩、乐清、永嘉交界。村庄秀美而古朴,这里,不仅盛产竹笋、紫莳药,而且古迹众多……
明万历《黄岩县志》上记载:沈岙古称锦川,因锦溪两岸繁花似锦得名。唐代时,蔡家的祖先蔡均因黄巢之乱,举家从福建长溪迁入,居于秀坑凤凰山。到了第四代蔡国友时,已经把沈岙一带开辟得良田阡陌,遍植花木,一片锦绣,因而称地名为“锦谷”,又因上垟溪回环而过,又名“锦川”。
锦川蔡氏蔡勉祖孙子一代,开始入官为仕。至第十二代的蔡原祺,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蔡梦龙和蔡梦说,他们之后都成为了著名的学者。特别是蔡梦说(字起岩、号锦波),为南宋时著名理学家之一,成名后隐居不仕,开门授徒。自明万历《黄岩县志》起,以后的各种县志及《台学统》等都曾为他立传。
明朝时,蔡家出了一位声名远扬、终身布衣的大名人蔡智榥。蔡智榥,字元丌,天性孝友,有志完成祖父和父亲“蔡氏一族重新聚族而居”的毕生心愿,和弟弟蔡智诤重建“锦川蔡氏祠堂”,合祀祖宗神主,合近千族人同居共灶。这些,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锦川蔡氏祠堂记》石碑有详细记载。
在沈岙,至今还流传着蔡元丌与银坑故事。传说那时山里有一个银坑,一天流出一个银冬瓜,只有蔡元丌才能带走银冬瓜。明朝永乐年间,国库空虚,经黄淮引荐,蔡元丌入京面圣,将三十六个稻桶的银冬瓜上捐。永乐帝赐他做官,蔡元丌谢恩婉拒。永乐帝下令建造两座圣旨牌坊赞赏嘉奖蔡元丌义举。
台州知府随之也下令盖了一座牌坊,因算不上圣令,故而只能称“半”,这便是沈岙村“两道半圣旨”的由来。圣旨牌坊边还设有“下马石”和“上马石”。只要是经过“下马石”,不论官阶高低,是何身份,武官下马,文官下轿,唯有新娘的轿子可以通过,其他人需走到“上马石”处,方可上马、上轿。
蔡元丌因“两道半圣旨”闻名乡里,受人尊敬。沈岙村至今还保留了许多蔡元丌出资建造的古迹。“一品塘”,位于曾经的蔡氏宗祠大门前,是600多年前的蔡元丌建造的。当时建造的主要目的是振兴地方文脉,后来也用于防火。一品塘最初建成时,由一个大的四方水塘和两个小的四方水塘组成,形成一个“品”字形结构。除了形似“品”字以外,蔡元丌期望蔡氏后人都能勤奋好学,官至一品,因此取名“一品塘”。
沿着一品塘旁边的小道,行百步,可见一座石桥横于锦溪上,这就是历经六百多年风吹、日晒、雨打的古桥——青龙桥。《省府旧志》记载,“青龙山,在县西七十里,山形蜿蜒如龙,故名。其南有‘锦溪’潺潺流淌,溪上有单孔石拱桥一座,曰青龙桥。”
10 下街古村
位于黄岩的西南部茅畲乡,公元1000年祖先牟俸定居于此,至今已有千载岁月,下街村被列入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这里有着悠久的千年历史。
这里土地肥沃,有聚宝盆之风水,宋代谢直曾道:九龙纳珠,身高虎威,名成有限,众富旌庐。下街村就位于茅畲乡的千年古街——茅畲街。秀美山乡,巷闾之间,藏着一座座饱经岁月沧桑的古宅,豫亲堂、聚德堂、敦福堂和裕德堂等为代表的历史建筑。其中豫亲堂的台门是一座独特的四方柱独脚门,整个台州独一无二。
自公元1000年,始祖牟俸定居于此,以涌泉井为中心,开辟茅川街,逐渐形成以水乡与商业为一体的江南集镇。牟氏家族诗礼传家,南宋牟忱设读书田,族人免费读书,元代牟恺设九溪书院,明代牟宗周设鸣山书院,由是历代名人辈出,中举人进士武举者,人数为台州之冠。
这里至今还存着许多古老而重要的人文建筑,如大宗祠、银塘、九溪书院等,是当地历代的文化中心,重要的名人故居、历史建筑多位于此,且都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涌泉井为始祖牟俸所开,可惜于数年前由于修路,盖掉井口。大宗祠、银塘都是南宋建筑,九溪书院、裕德堂、豫亲堂为元代建筑,纯木结构,与常见的建筑风格迥异,此外清代中期建筑为数不少,多为二层重檐砖木结构。
古村里最为知名的是豫亲堂,为元末明初朱棣老师牟完的故居,距今七八百年的历史了。牟完做朱棣老师时,朱棣不安分守己,暗中招兵买马,被朱元璋发觉。因朱元璋杀自己儿子下不去手,就从朱棣老师那里下手,把牟完充军到哨所。没多久牟完就去世了,他的两个儿子对母亲很孝顺,朱棣取得皇位之后,就因此送了一块匾,上面写着豫亲堂。在清朝的时候,因为地方事务繁多,上级官员下来审案的时候,都放在这里,流传至今,当地人都把这里称为官厅。
茅畬小学旧址也尤其值得一看。元朝时这里称为九溪书院。九溪书院办起来之后,培养了很多的人才。古代,凡殷食人家无不延师教子,茅畲乡祖辈牟氏家族诗礼传家,除了元代牟楷所设的九溪书院外,还有靖正、横凌、鸣山等书院,文风蔚然,历代名人辈出。
除此之外,村内还有许多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留存翻簧竹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一项,黄岩剪纸、黄岩漆金木雕工艺、茅畲爬桅杂技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项。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古村古镇文化公益传播用途,如有涉及明显独创性摄影作品等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