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煜捷史馆
编辑丨煜捷史馆
日本囊对虾是我国的重要养殖对虾品种之一,它的体色艳丽、耐干露,因此能够活体销售,销售价格较高,养殖利润空间较大。
不过相较于其他常见的养殖对虾品种,如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等,日本囊对虾的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养殖产量远远低于其他常见养殖对虾品种。
养殖密度是影响日本囊对虾养殖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适宜的养殖密度既能充分利用水体,也能减少日本囊对虾养殖过程中因环境恶化而暴发疾病的概率。
反之,过高或过低的养殖密度不仅不能有效地提升养殖日本囊对虾的产量,还会增加养殖风险并降低养殖利润。
与此同时,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上具有稳定水质、补充饵料、提升养殖生物产量等优点,已在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
接下来,大家就跟着煜捷一起看看:在日本囊对虾的饲养过程中,养殖密度的不同能否提升对虾的生长性能,进而提升幼虾的存活率。
日本囊对虾养殖对虾产业一直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支柱产业,自1993年对虾产业遭受重大打击之后,对虾养殖的规模和产量逐渐恢复,至2002年,我国对虾养殖产量次位居世界第一,达32万吨,其出口量和出口额也再创新高。
然而到2006年以后,我国对虾产业面临的养殖区域缩小、病害、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对虾产量增速明显放缓。
在2014年到2016年期间,我国国内对虾产量反而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130万吨、90万吨、80万吨。
但是目前对虾的需求缺口较大,其需求量达170万吨以上。
然而,随着遗传育种、防病技术、养殖新模式等新技术的出现,给对虾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曙光。
目前,我国对虾养殖产业以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四种对虾占据绝大比例。
在室内集约化养殖条件下,适宜的养殖密度既能充分利用水体,也能减少虾养殖过程中因环境恶化而爆发疾病的概率。
相反,过高或过低的养殖密度不仅不能有效提升虾的产量,还会增加养殖风险并降低养殖利润。
养殖密度是一项重要的养殖管理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养殖水体环境、食物与生存空间的竞争以及种群斗争等因素影响虾的生长、存活、摄食、生理生化水平和行为等。
目前有关养殖密度对养殖生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生长和存活方面,以及机体内应激相关酶类的活性方面。
那么基于这个情况,我们该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呢?
实验设计根据其初始平均体重、体长和头胸甲长设计了五个不同密度梯度的养殖组。
这五个密度梯度分别是:20尾/m³、40尾/m³、80尾/m³、130尾/m³、260尾/m³,每个密度梯度都有三个平行对照组,总共有15个养殖池。
重点是探究养殖密度对养殖日本囊对虾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结果:
初始平均体重为0.034±0.007克,初始平均体长为1.55±0.11厘米,初始平均头胸甲长为0.42±0.065厘米。
实验以生物絮团养殖条件为基础进行,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日本囊对虾养殖的影响。
实验结果包括了对不同密度梯度下养殖日本囊对虾的影响。
在生物絮团养殖条件下,日本囊对虾养殖期间的养殖水体中,主要水质因子都保持在适宜生长范围内。
具体表现为各个养殖密度组别养殖水体的温度和pH值在养殖时间内没有明显的波动情况,温度保持在28±1°C左右,pH保持在7.9±0.3。
盐度在养殖期间略有下降,最低时达到25%。这主要是因为在某个时期出现连续降水,导致沿海海水盐度略有下降。
而氨氮和亚硝酸盐在养殖期间的总体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先升后降,然后保持相对平稳,其峰值分别为0.30mg/L和2.0mg/L。
综上所述,实验期间主要水质因子都处于日本囊对虾适宜生活范围之内,且在不同养殖密度组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I>0.05)。
那么话说回来,养殖密度的不同,对对虾的生长有何影响呢?
养殖密度对日本囊对虾生长性状的影响在养殖期间,日本囊对虾的生长性状,包括体长、体重和头胸甲长,均显示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且这种差异是显著的(P < 0.01)。
此外,养殖密度还显著影响了日本囊对虾的存活率和触角断裂率。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存活率明显下降(P < 0.05)。在实验结束时,各养殖密度组别的日本囊对虾存活率分别为:35%(E)、54%(D)、54%(O)、65%(B)和85%(A)。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触角断裂率也明显上升(P < 0.05)。在实验结束时,各养殖密度组别的日本囊对虾触角断裂率分别为:76%(E)、74%(D)、53%(C)、12%(B)和7%(A)。
热休克蛋白(HSP60、HSP70、HSP90):随着初始养殖密度的增加,三种热休克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都呈现显著增加。
而触角断裂(D)个体中的HSP表达量明显高于触角完整(W)个体。尤其是HSP70在日本囊对虾中的相对表达量较大,对于触角断裂引起的基因表达差异尤为显著。
氧化应激:养殖密度对日本囊对虾三种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明显影响(P < 0.05)。
具体表现为NADPH的表达随着初始养殖密度的增加而上调,而在触角断裂(D)个体中,NADPH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触角完整(W)个体。
另外,两种SOD在触角断裂(D)个体中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上调,但在触角完整(W)个体中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下调。
而且,在初始低密度组别中,NADPH和SOD的表达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表明低密度养殖的日本囊对虾受到较少的应激。
这些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可以显著影响日本囊对虾的应激基因表达,尤其是热休克蛋白和氧化应激相关基因,不同的养殖密度条件下,日本囊对虾对环境应激的应对方式存在明显差异。
那么除了以上这些,对虾养殖还应当注重哪些方面呢?
水质监测适宜的养殖水环境能够促进对虾生长,提高对虾养殖产量,反之,水环境的恶化则伴随着生长缓慢、死亡率高等问题。
判断水体环境是否良好,主要是通过水体的理化性质和溶解物含量来判断。
常见的水质因子主要有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
这些水质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免疫状态,与养殖成功率和效益具有密切的联系。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会通过对一些重要的水质因子进行实时监测,以做到及时排换水,避免养殖环境的持续恶化。
养殖密度是影响养殖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工厂化养殖的显著特征。
现如今常见的几种养殖对虾基本上实现了工厂化养殖,特别是凡纳滨对虾,在室内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可达很高。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水体利用率增加,随之的就是水中溶解氧的剧烈消耗以及代谢废物的积累,比如粪便、残饵等。
在这种条件下,常会引起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下降,以及有害物质的积累,比如氨氮、亚硝酸盐等。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密度对养殖水体中水质因子有直接的影响,且养殖密度越高、水质恶化越严重。
养殖密度对养殖生物生长、存活、应激的影响,为此要排除养殖过程中主要水质因子的波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那么,对虾养殖密度的变化,还将为对虾的生长带来哪些影响?
养殖密度对生长指标的影响养殖的最终目标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数量多、规格大的个体,以期获得较高的养殖利润。在饵料充足、水质优良时,虽然可以通过提高养殖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养殖产量。
但是盲目的提高养殖密度,导致养殖密度超过水体的承受力时,密度就作为一种环境胁迫因子,对养殖对象的生长、存活产生负面的影响。
此时提高养殖密度不仅不能起到增加产量、提高养殖效益的结果,反而可能提高养殖失败率。
通常认为养殖个体因种属或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存在不同的临界养殖密度,在此密度之下时,养殖个体的生长、存活与养殖密度呈正相关,超过这个临界值时,养殖个体的生长、存活与养殖密度呈负相关。
这主要是由于养殖密度的增加,导致养殖个体之间在饵料和生存空间之间存在竞争,养殖个体,从而导致生长率、饵料利用率和最终产量的下降。
研究发现,罗氏沼虾在较低养殖密度时的增重率和存活率都高于高密度养殖组;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终末提质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凡纳滨对虾在淡水养殖60天的条件下,低密度组(150只/m3)的存活率超过高密度组(850只/m3)的存活率达65%,且高密度组养殖对虾的体长和体重分别只有低密度组的75.1%和45.9%。
对养殖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养殖密度只是评价养殖生物影响的一个方面,因为这涉及养殖生物的生理状况和抗应激能力,这两个因素不仅影响着养殖生物的后续运输和存活时间,还会对其销售造成重大影响。
顾客在挑选对虾或鱼时,通常会优先选择有活力、体表光滑、无损伤的个体,随着集约化和高密度养殖的兴起,养殖密度的影响越来越普遍,因此考虑养殖密度对养殖生物的生理状况和抗应激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目前,关于养殖密度对养殖生物生理状态和抗应激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水平,主要考察养殖生物血液中相关酶的酶活性。
一些研究发现,在高密度养殖下,一些鱼类体内的抵御应激相关酶活性明显降低,包括碱性磷酸酶(AL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而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的活性与低密度组别个体无显著差异。
此外,对虾在高密度养殖时,肌肉内的免疫应激相关酶类酚氧化酶(PO)、ALP和抗菌(UA)活性也有所降低,而SOD的活性在高密度组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特别是甲壳类动物由于其内分泌调节机制相对不完善,关于其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内部调节机制尚不明确。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养殖密度对日本囊对虾应激情况的影响,特别关注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为甲壳类生物应激机理的研究提供了补充材料。
日本囊对虾是我国养殖业中的重要品种,其活体销售和高价值使其备受关注,日本囊对虾的养殖技术相对不成熟,产量远低于其他对虾品种。
因此,养殖密度成为影响日本囊对虾产量的关键因素,适宜的养殖密度可以提高产量,但过高或过低的密度会增加风险和降低利润。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水质条件下,不同密度下的日本囊对虾都能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养殖密度的增加导致生长性状下降、存活率减少以及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显著变化。
因此,需要在充分利用水体的前提下谨慎调控,以确保高产量和养殖利润,有助于虾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