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广东省公安厅挂牌督办了一起,震惊全国的“803”特大假币专案。
在抓获多名嫌疑人,收缴超2亿面额假币的同时,还意外抓捕到了,中国假币圈子里的“传奇教父”,彭大祥。
要知道,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可是搞出了全国97%的假币。
那么,彭大祥到底是如何意外落网的?而他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假币教父”的呢?
都怪一张假粮票1941年,彭大祥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
小学文化的他,天生顽皮,对学习并无太大兴趣,反而对画画情有独钟。
但当时的年代,绘画是不能当饭吃的,而早早辍学的他,自然要学一门手艺,找一口饭吃。
这期间,彭大祥尝试过农活和木匠工作,但这些都未能长久的坚持下来。
后来,父亲亲眼看到儿子的天赋,还是决定支持他学画。
而彭大祥也确实不负期望,绘画技艺日益精湛,甚至能以假乱真,让人惊叹不已。
然而,现实的残酷并未因他的才华而改变,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迫使他中断了学习,不得已到街头绘画求生。
只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彭大祥的绘画技能,并未能改善他的生活状况,反而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然而,命运的玩笑,总是出人意料。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的一句无心之言,让彭大祥接触到了假粮票。
那天,彭大祥的朋友,手中握着一张假粮票,讲述着被骗的经历。
人家随口的一句戏言,让彭大祥心中,涌起一股挑战的冲动。
他接过那张假粮票,仔细端详,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回到家,彭大祥立即投入到研究之中,他对着真实的粮票,一笔一划地临摹,力求做到以假乱真。
他的专注与执着,仿佛在绘制一幅珍贵的艺术品。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一张几乎无法辨别的,假粮票。
带着忐忑与期待,彭大祥来到了熟悉的粮店。
他小心翼翼地将假粮票递给店员,紧张地等待着回应。
店员接过粮票,目光在上面扫过,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可是彭大祥的心跳,却是加速到了极致。
直到他看见店员,随意的收起粮票,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假粮票换回的粮食,不仅仅是生活上的补给,更是对彭大祥天赋的肯定。
这次成功的尝试,直接激发了他更大的野心。
他开始伪造更多的粮票,甚至拓展到户口簿、毕业证等。
没几年下来,他就成为了小有名气的“造假专业户”,并逐渐在地下市场上,打响了自己的名声。
而随着滚滚而来的利润,他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粮票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彭大祥的“事业”,可谓是遭受沉重打击。
不过手头有钱有技术的他,转念一想开始了,尝试开设印刷厂,希望能转型,彻底洗白。
但可惜的事,缺乏商业头脑的他,办厂子没多久,就宣告了失败,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面对生活的困境,彭大祥再次选择了铤而走险。
这一回,他决定挑战更高的“难度”——伪造人民币。
从不露脸的“假币教父”造假币和伪造粮票的难度,那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对于彭大祥来说,却是多少带着点兴奋感。
说干就干,有过人天赋的他,知道造假币最关键的点,就是制造人民币母版。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和谨慎考量,他决定完全依赖传统手工技艺,避开现代科技的痕迹。
甚至,他还拒绝使用电脑辅助,因为那样会有电子痕迹,很容易公安系统被追踪。
于是乎,彭大祥搞出了一个,简陋的工作室。
那里堆满了各种工具:放大镜、金属板、刻刀、颜料,还有那些从市场上,收集来的真币样本。
只见他,先用旧式复印机,将真币的图案复刻在纸上,然后用放大镜细致地检查,每一个细节,确保比例和线条的准确无误。
接着,他在一块平滑的金属板上,凭借记忆和观察,用刻刀和画笔逐一描绘出,复杂的图案,包括国徽、水印、防伪线等,每个元素都需要,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
这个过程往往需要,长达一个月的时间,甚至更久。
彭大祥的心态,在整个过程中显得异常冷静,他似乎把这当作一项,普通的艺术创作,而忽略了它的非法本质。
但有一点,他并不亲自印制假币。一切只因为,他认为这样做风险太大,而是将母版卖给那些,专门的买家。
但他的定价策略,也会基于对买家的信任度而定,其中最高的可达,二十多万人民币一套。
也正是,这种模式让他避免了,直接参与犯罪活动,同时也增加了捕获的难度。
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策略,彭大祥逐渐在不法分子心中,建立了威信,被视为了“假钞教父”。
而他的手艺精湛,制作出的胶版精良,伪造的货币足以假乱真,以至于全国范围内的假币流通中,有超过96.7%都与他的母版有关。
他的这种策略,不仅保护了他自己,还使他能够继续专注于,母版的制作。
不得不说,他这种自保的方式,确实给公安的侦破抓捕,带来了天大的麻烦,这也导致了他十多年的逍遥法外。
不过,他还是百密一疏,在2012年露出了马脚。
“ 803”特大假钞案2012年底,广州市公安局的一次日常巡逻中,意外发现了一批高仿真度假钞,其逼真的程度几乎可以,与真钞相媲美。
这些假钞的出现,自然引起了警方的高度警惕,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在审讯涉嫌非法交易的,犯罪嫌疑人方佳龙时,警方首次听到了“朱娘和”的名字,这个神秘的人物,似乎在多条假钞产业链中,均扮演着关键角色。
随着后续调查的深入,警方逐渐揭开了,一个庞大的制假网络。
这其中的关键人物朱少林,逐渐浮出了水面。
他是整个假钞产业链的核心,负责协调原材料采购、生产、分销等环节。
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专门针对这个复杂的犯罪组织展开行动。
经过几个月的秘密侦查,他们锁定了多个制假窝点,准备进行收网。
2013年1月的一天,警方多路出击,成功抓捕了包括朱少林在内的,多名主要嫌疑人。
在这些窝点中,警方缴获了大量的假钞,总面值超过7000万元,同时发现了用于印刷假钞的胶版。
这一重大发现让专案组意识到,假钞的源头可能还未被,完全揭开。
在后续的审讯中,一名叫卓报的嫌疑人,透露了至关重要的信息。
他供认了,假钞胶版的来源——彭大祥。
这个名字如同一颗炸弹,瞬间震动了整个专案组。
彭大祥,这个在黑市上被称为“假钞教父”的人物,是整个制假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他的胶版技术高超,使得假钞几乎无法辨认,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工具。
2013年1月21日,警方在经过精密部署后,成功在一处隐蔽的住处,将彭大祥逮捕。
在他的藏身处,警方又发现了价值,7700余万元的假钞。
随着彭大祥的落网,2亿多元的涉案金额浮出水面,同时有30多名嫌疑人被抓获,标志着这场大规模的打击假钞行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然而,彭大祥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他的天赋本可用于正途,却因选择了错误的道路,最终导致了晚年的牢狱之灾。
他的案例被改编成了电影《无双》,在大银幕上向观众展示了,犯罪与正义的激烈碰撞。
同时也警示了社会公众,无论多么高超的技艺,一旦用于违法途径,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国家对这类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打击措施,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得到了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彭大祥的案例也在教育公众,追求财富和成功必须遵守法律,走正道,避免步入歧途,以免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个故事告诫每一个人,即使面临困境,也不能忘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因为那才是通向真正成功的基石。后记彭大祥,一个从画笔到假钞母版的天才,他的故事揭示了才华如何被误用,以及如何在黑暗中走向深渊。
他的“假钞教父”称号,既是对他技艺的认可,也是对他违法行为的讽刺。
他的故事警示我们,无论多么精湛的技艺,一旦脱离了道德的轨道,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彭大祥第一次使用假粮票的情景,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也对后来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http://www.mnw.cn/news/shehui/871443.html 70岁画工彭大祥:96.7%假币来自其所制胶片版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