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电网市场的蓬勃发展,大规模电池存储和输出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众多电池系统中,锂-有机电池(LOBs)因其独特的有机电极材料(OEMs)而展现出诱人的前景。
图1. BTNQ和TPNQ分子的合成方案
总之,该工作提供了一种通过构建内分子HBs来削弱有机分子与电解质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策略,以抑制分子溶解。研究显示,内分子HBs引起的活性位点上的平均电荷和低分子极化削弱了TPNQ与溶剂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减少了其在醚类和酯类电解质中的溶解度。基于此,TPNQ展现了卓越的循环稳定性(在0.1 A g-1下循环100次后无容量衰减)、低自放电率(在休息72小时后容量保持率为97.4%)和满意的倍率能力,这优于没有内分子HBs的BTNQ正极(长期循环容量保持率为71.5%,自放电率为90.0%)。此外,TPNQ在-60°C下展现了133.7 mAh g-1的放电容量和稳定的500次循环。因此,该工作为高性能有机分子的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并推动了LOBs的有效发展。图2. 电池性能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Weaken Interaction Between Solvents and Small Organic Molecules Towards Superior Lithium‐Organic Batteri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24 DOI: 10.1002/anie.202416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