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房子和家,男人女人不同的寄托

我的租处旁新开一个楼盘,第一期房子地基打完后,售楼处就分外热闹起来,一对对的看房人摩肩接踵,好不热闹。成家立业,是中国人

我的租处旁新开一个楼盘,第一期房子地基打完后,售楼处就分外热闹起来,一对对的看房人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成家立业,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准确地说,是对中国男人几千年的要求。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看一部反映原始人生活的电影,片中的男人爱上了一个女人,于是尾随其后,趁其不备一棒子将女人打晕,拖回山洞,一个家庭就此诞生。友人羡慕地感叹说,现在娶个媳妇差不多要倾家荡产,那时候多简单,一棒子就解决问题了!

可惜朋友只顾着羡慕那一棒子,却忽略了男人的山洞。在原始社会,找一个山洞不容易,估计和现在买房子差不了多少。可见,任何年代,房子对于一个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

仔细想想,现代人和原始人在成立家庭上其实没什么区别:现代男人用甜言蜜语和制造浪漫来追晕女孩,相当于比较文明的棒子,但一个家庭能否真正组织起来,关键还在于你有没有那个山洞。

一些只有棒子的男人就开始考虑,是否能先借个山洞把人拖回去,等有实力时自己再找一个山洞。这种想法不能说没道理,但可惜得不到广泛的认可。即使女人通情达理同意了,其实心里还是很失落的:被你一棒子打晕也就算了,睁开眼睛时看到的山洞竟然还不是自己的,哪有家的感觉?这棒子也挨得太冤了吧!因此女孩多少都会留个心眼,在挨棒子前先弄清男人未来的计划,如果那个山洞真的遥遥无期,那就免不了左躲右闪。男人在气喘吁吁之余不免十分委屈,自己棒子挥得如此努力,女人怎么就不体谅呢?

不要责怪女人不体谅,因为男人永远也无法完全理解女人对家的感受。对男人来说,家是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山洞,是一身疲惫后惬意安全的地方,是可以延续爱情和生命的地方。这个地方是自己的当然最好,但暂时没有,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取代,只要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就可以了。因此,除了每三个月或一年房东像串门一样来收收房租之外,租的房子和买的房子没什么区别,甚至更省心,有什么要处理也是房东的事。作为过渡,何乐不为?

但女人则不同。对大多数女人来说,家是她的全部,是她的价值所在,也是她这辈子经营的最重要的事业。男人不会关心床单的颜色和窗帘的材质,女人会;男人不会关心床头的摇头娃娃是否干净,墙上的电子钟还有没有电池,女人会。女人习惯把家当成自己的主战场,打赢了这块地盘上的战役,就是最大的胜利。男人则更习惯把家当成大后方,是为自己出去冲锋陷阵提供补给的地方。因此女人对于山洞是不是自己的更在意。

男人对房子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在男人必须做的几件事里,房子是一件大事。现代人常说的男人“四子”:妻子、孩子、房子、车子,其实前两样是人,后两样是物,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但在男人的潜意识里,这四件事都是体现自己人生意义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自己的房子,证明自己又在人生路上有了一部分成功,成就感是主要的。

女人对房子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安全感。在女人心目中,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意味着稳定、安宁。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风骤雨狂,自己永远在温暖舒适的世界中。她会像燕子筑巢一样,一口口地衔泥来加固布置这个家。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感觉一定就像住在翠鸟的巢里,不说房东隔三差五地涨房租,没准哪天房东的孩子要结婚了,或者把房子卖了,自己就得拖家带口地搬家,这和女人心目中家的概念相差太远了。

有一个山洞是婚姻基本也正常的要求,但在目前这个高房价的时代,所有想走入婚姻的男女都面临着考验。掏钱不眨眼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要辛辛苦苦攒钱买房的。当房价让大部分人觉得买房遥遥无期时,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走到了一个尴尬的十字路口:是改变观念,还是改变生活?

一部分人改变了观念,恋人在一起熬夜计算买房的成本和租房的成本,得出买房的钱也能租五十年房的结论之后,选择了租房结婚。

一部分人改变了生活,当恋人们意识到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在城市中买一套房子之后,他们干脆改变了原定的生活计划,放弃定居城市,在相对便宜的老家里买上一套房子,或在农村自己盖一座房子。在城里挣钱,回农村花钱,或在大城市挣钱,回小城市花钱。

还有一部分恋人,他们坚信房价不该这么高,于是同心协力地等着和房价一较高下。你能涨,我就能等,看谁挺得过谁。你一天不降价,我一天不成家,宁可领了证不办婚礼。这种拿青春赌明天的战斗,到最后即使胜利,也只能算是惨胜。当28岁结婚成为普遍现象时,30岁生育就难以避免,问题是,很多人因为贷款买房,在高额还贷的压力下,连生孩子都变成了奢侈的事情。

不管男人女人对家的理解有多少不同,其实有一点是共通的:家应该是甜蜜的,不应该是痛苦的;家应该是爱情的延续,而不该是爱情的结束;家应该是两个人幸福生活的开始,而不应该是幸福和痛苦的交接处。因此,家要稳定,那个山洞的价格至关重要。

从今年开始,房价忽然有了变化,售楼处里不再人山人海,看房子的人不再慌不择路,政府的多次调控似乎见了成效,这应该是所有渴望有房子人的福音,尤其是对于那些渴望把房子变成家的恋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