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皑皑白雪静静飘落,银装素裹的世界一派宁静。
只有枝头偶尔滑落的积雪,发出轻轻的声响。
我独自坐在书房内,手执一杯温热的红茶。
茶香,在这静谧时刻更加醉人,仿佛也在诉说着冬日的万种风情。
我轻轻翻阅着一册词选,过目的是陆游那首脍炙人口的《枕上作》。
诗意与眼前这静谧景色,交相呼应。
眺望远山云海,水墨般的丹青图画。
渐渐在脑海中成形——那就是陆游当年隐居山村时的所见所感。
我抿一口香醇的红茶,任这个静谧的时刻在指间流淌。
飘飞的白雪就像自然魔法一般,让繁华都市的喧嚣瞬间消弭。
我也暂时融入了这种世外的闲云野鹤之感。
窗外的景,茶杯中的香,浓郁的词意,交织出独特的韵味,久久地在心间荡漾。
《枕上作》
宋·陆游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著句写清愁。
这首诗,写于陆游高龄76岁,当时的他隐居在故乡山阴。
虽然在这僻静的田园生活中,他笔下的文字风格趋于恬淡,但仍隐隐透露着他对国家命运的牵挂。
身处南宋晚期,陆游目睹国家内忧外患。
桑梓倾颓,心中充满着沧桑与不甘。
终老故里的他,更多回想起年轻时国家山河岿岿的盛景。
种种滋味交集,也渗透入这首凄婉惆怅的诗歌创作当中。
我能想见,他独坐庭前远眺,那已然暮色苍茫的故乡山水时,不禁拂然长叹。
取笔写下了《枕上作》。
每一字,都透露着他对这块热土的深沉眷恋。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萧萧白发卧扁舟”的开篇。
描绘出了作者躺在小船上,远眺的凄惋画面。
满头飘摇的白发,预示着他的生命已经日薄西山。
“死尽中朝旧辈流”一句,又点明了他昔日故交,如今多已遥远或逝去的现实。
这两重孤独凄清的意境,渲染了这白发老人凄婉的心绪。
然而,更叫他扼腕的,是看着故国山河的毁败衰微。
作为一个有志之士,他本想效力国家,却一直无法施展抱负,如今只能目睹着南宋的命运日渐堕落。
自己也渐感力不从心,难以为国尽力。
种种无奈交织,使这首诗从语言到意蕴,都透出一股哀莫大于心死的悲怆。
这悲切中,又透出他犹抱有对故国的深沉眷恋,以及坚定直至生命尽头的情怀。
正是这种悲壮气氛的烘托,令整首诗份量更感沉重猛烈,也成就了一代宗师不朽的诗篇。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万里关河孤枕梦”一句。
作者卧舟独眠,想象着山河锦绣的故国盛世。
然一觉醒来,周遭只有凄风苦雨。
此情此景,不啻宋亡我殇。
这种从梦中光明灿烂,到现实中的萧条凋零的反差,更添悲凉之感。
“五更风雨四山秋”这简单的景色描绘。
将整首诗的惆怅之情,烘托到极致。
寥寥数语勾勒冷落长夜,与白发老人的凄凉孤独。
这种简简单单的画面渲染,便包含千载沧桑,令人肺腑震撼。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郑君才华横溢,诗书画三绝,深得玄宗欣赏。
然志不在官,终穷困潦倒。但自笑不愁,因其本性高致,看淡名利。
李广勇冠三军,百战百胜。
虽屡建奇勋,抗金救主,却至老不得封侯安享晚年。然李将军气度恢宏,继续献计献策,建奇功。
命途多舛,谁人得免?
颈联中的二位,各有千秋。
作者以之自况,不禁令人唏嘘感慨。
笔下轻描淡写,语带潇洒。
自笑之中,澄明如水。
何妨之词,云淡风轻,坦坦荡荡。
虽遭际遇不公,然而志节不改,不卑不亢,悲而不怨,泰然处之。
窘迫之时,仍能心宽且夺,此真高风亮节也。
颈联痛斥虚名,颂扬真才,于悲中见高潮,于幽中现光辉。
匠心独具,烛照古今。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著句写清愁”。
少年风采,犹自当存。
吴笺寄语,何不抒怀?
作者生平坎坷,然而逍遥少年仍鲜活在心。
纵然翰墨褪色,岁月稠凝,他仍能取出吴笺,倾吐心中所想。
笔端蘸墨,心绪便随文字起伏飘洒。
那吴笺,不仅是信物,更是知音,然则作者在纸上书写的是什么呢?
或是壮志未酬的遗憾,或是身世多舛的无奈。
亦或仅是独处时心底最软弱的角落,在诉说些许清愁。
我们无法得知。
所知的是,句中那份少年心事,随着笔墨渲染,在吴笺上娓娓道来。
吴笺,一信深情;
墨迹,一派天真。
隔岁月回首,恍惚又见当年容颜。
尾联笔锋一转,颇有缠绵悱恻之感。
禁让人深思,品味人生不觉中已过。
作者以渐进手法,导引读者在层层叠叠的意象中,感受生命之美好与短暂,意味深长。
写在文末陆游这位诗圣,一生多舛,唯有诗篇长存。
他笔下的江山,似曾相识。
他用韵语抚平生命的创痕,化作一首首令人神往的佳作。这些诗篇中蕴含的诗意,超越了文字,直抵人心。
诗圣的心路,也印在字里行间。
一行行巧思,一片片情真,道出他那知命而安,看淡而逍遥的人生态度。
浮世沉浮,他却能随遇而安,从容处之。
因为心有所寄,便有歌可唱。
真挚的文字,自能打动人心。
诗圣不求锦衣玉食,只求放歌高亭。
这份真情实感,经久不衰,千载之下,依然叫人怦然,教人感慨。
恰如笔下的桃花,滴滴不尽春泪。
陆游这番行吟,已然是千古绝唱。
这份馈赠,又岂止属于一个时代?
它照亮的,正是每一个生命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