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领衔MDT,助力华南地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

桐乐说健康 2024-11-22 19:38:42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以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疾病,具体类型超过200种,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病理改变多样,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涉及多学科内容[1]。随着业内对ILD认识的逐渐深入,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已被证实为ILD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

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声誉日隆,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高质量诊疗方面,携手多学科团队日益精进诊疗技术,持续攻破疑难杂症,为学科的长足进步打下坚实基础,让患者享受精准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广东省人民医院ILD MDT团队视频

近日,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独家专访了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洋教授及其MDT团队。现将多位专家的真知灼见与深度思考精要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李洋 教授风湿领衔,CTD-ILD诊疗水平稳步提升鉴于CTD-ILD的复杂性与难治性,广东省人民医院于2017年创立CTD-ILD MDT,涉及科室包括风湿免疫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放射科、病理科、感染科等,多个相关科室通过定期开展CTD-ILD疑难病例讨论,形成对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方案,为诸多患者带去福音。

作为科室管理者和MDT团队带头人,李洋教授强调,CTD-ILD MDT最大的亮点和特色是多学科通力合作。她谈到,作为一家综合性医院,医院拥有诸多强势学科,科室充分利用这些强势学科的优势,组建起配置齐全的多学科合作团队。为了更好地合作,MDT会诊有固定科室及固定人员。目前CTD-ILD MDT模式已井然有序规范化运行,这对科室管理、学科发展和患者都有积极的作用和帮助。

对于医师和学科发展而言,MDT多方深入讨论病例,可加深各科室人员对疾病的认知,有效提升医护的学术水平和诊疗水平,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对于患者而言,该MDT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精准化个性化诊疗策略,治疗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更小,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结局,提升其生活质量。多学科专家荟聚,畅通MDT诊疗流程ILD具体类型超过200种,目前已成为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疑难复杂疾病,其中CTD-ILD相当常见。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张光峰教授表示,由于CTD-ILD发病率较高,在疾病的临床诊疗中,注重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相当重要。张光峰教授同时表示,风湿免疫科高度重视科研创新,科室积极参与相关共识和指南的制定,指导全国范围内的CTD-ILD的诊疗。且自2018年起,医院就作为主要参与单位之一,与北京协和医院等多家知名医院共同制定《中国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静教授坦言,正是因为ILD的复杂性,在疾病诊疗时通常需要与全科乃至全员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要结合病原学、感染学或是肿瘤学做鉴别诊断。并且患者一旦在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确诊ILD以后,会将患者转诊至其他科室,其中转到风湿免疫科的患者数量最多。目前,MDT合作有序进行,通过与不同学科医师进行有效交流,例如与病理科的医师沟通交流病理诊断或请外科医师帮助做肺活检或纵隔镜活检等,畅通疾病管理全流程,帮助每一位确诊的患者。

病理科副主任医师颜黎栩教授表示,病理学诊断是鉴别CTD-ILD的关键手段,并介绍了三类CTD-ILD的病理学诊断方法:其一是病理的组织标本和细胞学标本的获取;其二是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其三是肺泡灌洗液。她认为,MDT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的诊疗模式,与现代医学以病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完全吻合。通过多学科专家的协作,能融汇不同领域的知识,准确诊断CTD-ILD,制定更科学合理准确的治疗方案。

放射科主治医师刘彬介绍了CTD-ILD的影像学评估方法与MDT 的诊断价值。高分辨率CT以及增强CT、磁共振等发挥其各自优势,其作用包括治疗前的诊断、治疗后疗效的评估以及患者预后的预测。谈及参与CTD-ILD 的MDT模式,他认为,通过和省内外兄弟科室及专家们进行学习与讨论,进行科研与思维的碰撞,能拓展知识边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水平,也能让自己跳出舒适区,更加注重与临床和患者的紧密联系。

ICU主任医师江稳强教授谈及CTD-ILD疾病特点以及危重性表现,认为其起病急、病情重、明确病因和针对性治疗对提高疾病的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目前MDT协作流程畅通,例如风湿免疫科关注病因;呼吸科关注ILD的分类和病理生理机制;影像科在疾病分类和感染评估中可提供关键信息。通过多学科协作和综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CTD-ILD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渡过危险阶段。

胸外科主任医师贲晓松教授谈及肺移植手术在改善终末期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面临供体短缺、手术风险、长期免疫抑制治疗、经济负担和社会心理支持匮乏等挑战,通过MDT协作多学科讨论,有利于胸外科医师更早介入,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感染科主任医师黄晶教授认为,免疫抑制治疗后的患者中,感染是重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容易激发真菌和病毒感染。发热可能是疾病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感染造成的,需要鉴别诊断。MDT协作有利于临床医师详细地鉴别诊断以确定发热原因,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进展。李洋教授补充提到,关于CTD-ILD的治疗,既往临床医师手中的武器不多,且治疗效果非常有限。近年来,随着风湿免疫科学科不断进展和进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及新型药物不断涌现,正不断改善CTD-ILD的治疗格局。在传统药物的联合治疗方面,临床医师拥有更多的经验和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在靶向治疗方面,更多靶向药物不断涌现,并且在临床试验阶段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基础研究方面,通过对CTD-ILD患者进行精准分型,未来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这有望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结局。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讨论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46(12):1176-1188.2.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风湿病相关肺血管/间质病学组, 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 2018中国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18,57(8): 558-565.本文仅供医药相关专业人士参考审批编码:PC-CN-105113有效时间:2027-11-14ENDTips( 项目介绍 )为提升临床医疗机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的支持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于2021年12月正式启动“领航计划——助力医学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示范项目”(下称“领航计划”)。“间质性肺疾病 多学科守卫者”——ILD MDT团队系列宣传片作为领航计划的子项目之一,通过对全国三甲公立医院优秀ILD MDT团队深入挖掘和宣传,树立诊疗标杆,突出诊疗特色,交流经验做法,以期提升医院及社会对ILD的重视,助力健康中国2030落地实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