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铜器主要器类的演变,以及典型青铜容器基葬的分期

张郃说历史 2023-02-10 16:34:03

秦国青铜容器既是秦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青铜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对秦国青铜容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通过对青铜容器的形制、纹饰的整理,理清了秦国青铜容器的发展序列与演变规律。

一、食器

1.鼎

作为秦国青铜器最典型的的器类之一,其形制变化贯穿整个东周时期,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秦国青铜器的演变轨迹。春秋早期,礼县大堡子山M3采:1鼎,立耳内收,垂腹,微圜底,蹄形足内收,鼎口沿下饰窃曲纹,腹部饰垂鱗纹,足根饰兽面纹,中起扉棱。此鼎的形制、纹饰保留了较多西周晚期鼎的特征。

宝鸡姜城堡出土的鼎开始出现秦器独有的风格,如鼓腹上移,圜底微平,三足开始向下腹外侧移动,足根部变粗。到了春秋中期,鼎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秦式风格。春秋晚期,鼎的双耳外移,腹部变浅近盆形,腹壁较直,多为平底,足变细,上移至中上腹部,如武功赵家来M1:15。

战国早期,鼎明器化特征明显,如凤翔八旗屯西沟道M26出土的盘形鼎,此时期还出现了带盖的圆形鼎,器盖以子母口相合,附耳,敛口,三蹄足或联裆矮足,整体近椭圆形,如凤翔八旗屯西沟道M26:19,咸阳任家嘴殉人墓鬲形鼎。此类鼎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一种鼎,与中原地区的鼎形制相近,应是受到了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

战国晚期,鼎腹部变深,圜底,蹄足较细,如县尤家庄M20:4。总体上看,秦国青铜鼎耳部变化为立耳内敛一立耳竖直一立耳外撇一附耳,腹部经历了垂腹一鼓腹一直腹一浅盘腹一扁圆腹一球形腹的变化,底部变化为微圜底寰底一平底一圜底底,三足位置变化为腹底一腹底外侧一腹中部。

2.簋

秦国墓葬出土青铜簋主要出现在春秋时期,战国以后,簋基本消失。春秋早期偏早,礼县大堡子山M3采集的秦公簋敛口,鼓腹,兽首环形耳下有垂珥,圜底近平,矮圈足下有三个兽形小足。

到了早期偏晚,簋的器盖开始隆起,腹壁开始变直,半环耳平伸,耳下垂珥消失,如陇县边家庄M1:7。春秋中期偏早阶段,簋盖缘隆起,盖顶近平,腹壁较直,整体呈近方椭圆形,如礼县圆顶山秦墓出土的一批簋。

中期晚段,簋的形制在此基础上,器盖与圈足变高,如阳平秦家沟M1、M2的簋。到了春秋晚期,簋腹更浅,类似假腹,圈足更高,如长安客省庄M202:8。战国之后,簋在秦国的青铜容器中逐渐消失。总体上看,簋形制的变化为器盖由弧形到隆起近平,腹部由深变浅,由鼓腹变成直腹,圈足逐渐增高。

二、酒器

壶秦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壶种数量较多,种类丰富,其年代跨度较长,从春秋早期一直到战国末期均有发现。春秋早期,壶的横截面为椭方形,束长颈,两侧有兽首衔环耳,垂腹近底,圈足,如上海博物馆藏秦公壶。

春秋中晚期,壶的鼓腹上移,器盖与圈足变高,如阳平秦家沟M1、M2出土的壶。战国时期,壶的双耳上移至口沿下,鼓腹继续上移,器盖和圈足变得更高,如长安客省庄M202:2。此时期,还出现了其他形制的壶,如钫、圆壶、蒜头壶。

钫横截面为方形或椭方形,有盖或无盖,侈口,束颈,肩部或附一对铺首衔环,鼓腹,平底,圈足,如凤翔高庄M47:2。圆壶多侈口,束颈,圆鼓腹,上腹有对称的铺首衔环耳,圈足,如大荔朝邑M203:3。蒜头壶口部呈蒜瓣状,细颈,圆鼓腹,矮圈足,如凤翔高庄野狐沟M1:10。

总体来看,方壶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壶盖不断外扩形成大盖压器口的趋势,双耳由颈部上移至口沿下,形状由兽形衔环耳变为半环形耳再到铺首衔环耳,腹部由垂腹变为鼓腹并上移,圈足越来越高。圆壶的颈部由有粗矮变得高细,圈足越来越高。

三、典型青铜容器基葬的分期

根据史料的统计,出土青铜容器并已见发表的秦国墓葬共计75座,根据墓葬的形制变化,随葬青铜容器的形制、纹饰、组合,随葬陶器的形制、组合等因素,结合发掘报告及相关研究成果,可将这些墓葬的年代分为六期。

1.春秋早期

户县宋村M3,出土青铜容器有鼎、簋、壶、盘、匜,其中的鼎、壶、盘、匜与上村岭虢国墓地的该类器物形制相似,其中鼎立耳、折沿,鼓腹、圜底,足跟较粗。簋通体饰瓦棱纹。匜长流,深腹,扁足,口沿饰重环纹,腹部饰瓦棱纹。根据墓葬出土青铜器组合及器物形制判断,该墓葬年代属于春秋早期偏早。

除此之外,属于春秋早期典型的青铜容器墓还有:甘肃礼县大堡子山M3、灵台景家庄M1、宝鸡南阳村M1、M2、户县南关74M1、82M1、陇县边家庄M1等。此时期的墓葬形制,仍存有西周晚期时的直壁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与此同时,现了口大底小的土坑竖穴墓。

墓主头向以西为主,有少量北向者。葬式以屈肢葬为主,有少量直肢葬,部分墓葬有殉人、殉狗。日用陶器主要有鬲、盆、豆、喇叭口罐,保留了较多的西周晚期的特征。

2.春秋中期

礼县圆顶山墓葬。4座青铜容器墓以鼎、簋、壶、匜、盘为基本组合,这四座墓葬青铜礼器均出现了“秦式器形”:鼎足根部上移至腹中,足跟粗壮明显,足中部出现一周箍状凸棱。簋腹较浅,腹壁较直,盖腹合成近似方椭圆形。根据铜器器形和组合判断这座墓葬年代为春秋中期偏早。

除此之外,属于春秋中期的青铜容器墓还有甘肃礼县大堡子山M25、陕西凤翔孙家南头秦墓群、宝鸡洪源村M1、凤翔八旗屯BM27等。此时期的墓葬形制、头向基本同前期,口大底小的墓葬数量增多,出现少量头向为南的墓葬。出现了彩绘仿铜陶礼器,器类、形制均仿自同时期的铜器。日用陶器以鬲、盆、喇叭口罐为主,少见豆。

3.春秋晚期

武功县赵家来M1,出土青铜容器有鼎、盆。其中鼎的立耳外撇,腹部较浅似盘,平底,蹄足矮粗,腹部饰勾连蟠螭纹,足部饰兽面纹。墓葬中出土仿铜陶礼器组合为鼎、簋、壶、盘、匜、豆,实用陶器包括罐、仓等。

从这批墓葬出土的器物看,铜鼎与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出土I式鼎相近,陶仓与陕西铜川枣庙秦墓出土陶囷相近;豆形簋与陕西凤翔八旗屯西沟道秦墓出土簋相似。宝鸡茹家庄、凤翔八旗屯、高庄等秦墓的时代均为春秋晚期,故赵家来M1的年代也应为春秋晚期。

除此之外,属于春秋晚期的青铜容器墓还有甘肃礼县大堡子山ⅢM1、眉县水泥厂春秋秦墓、武功赵家来M1、长安客省庄M202等。此时期的墓葬形制仍为直壁或口大底小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出现宽敞式竖穴。仿铜陶礼器组合同于春秋早期,出现了带盖鼎,假腹簋,部分墓中出有陶囷,日用陶器以鬲、盆、罐为主,基本不见豆。

4.战国早期

凤翔八旗屯西沟道M26,出土青铜容器有鼎、壶、豆、盘、匜、钵。其中Ab型鼎附耳外撇,敛口,鼓腹,整个器身呈扁椭圆状,Cb型鼎双立耳外撇,腹极浅,底近平,扁足细小。其随葬陶器组合为鬲、盂、罐,其陶器的形制与风翔八旗屯墓葬、凤翔高庄墓葬陶器形制相近。

故结合其铜器、陶器的组合与形制,判断该墓葬的年代为战国早期。本时期的墓葬形制、头向、葬式均同前,有的墓仍使用直肢葬。青铜器明器化现象明显,仿铜陶礼器越加简单。

5.战国中期

甘肃平凉庙庄M6、M7,出土青铜礼器有鼎、壶、洗,M6出土匜。其中,M6出土鬲形鼎1件,M7出土带盖鼎1件。壶束颈,圆腹,铺首衔环耳,高圈足。匜流上翘,壁较直,无錾,平底,形状似瓢。墓葬中出土陶器组合为壶、罐、瓮、盂。根据墓葬出土器物组合、形制判断,年代属于战国中期。

除此之外,属于战国中期的青铜容器墓有陕西大荔朝邑MI17、M203、咸阳黄家沟M43等。本时期洞室墓出现,有平行式、垂直式、直线式。秦式仿铜陶礼器多不成组,出现了中原式仿铜陶礼器,如带盖鼎、带盖豆。

6.战国晚期

西安尤家庄M20,出土的青铜容器有鼎、洗、勺,其中鼎M20:4的形制与大荔朝邑M203:2、泌阳官庄M3:8的形制相似,鼎M:20:I与凤翔髙庄野狐沟M1:7鼎相似,但腹部更深。根据其随葬铜器的形制、组合推测,其年代应为战国晚期。

除此之外,属于战国晚期的青铜容器墓有陕西凤翔高庄秦墓群、咸阳塔尔坡秦墓、西安尤家庄M20、四川青川秦墓M26等。本时期洞室墓流行,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中口大底小者亦存在,头向已无一定规律。秦式的仿铜陶礼器被中原式地带盖鼎、带盖豆、盒、壶取代。日用陶器的组合多样化,一般为鼎、豆、壶,鍪的使用较为普遍。

四、总结

春秋早期,组合多为鼎、簋、方壶、盘、匜,纹饰以西周晚期流行的重环纹、窃曲纹、瓦纹为主。春秋中期,新出现了盆,繁缛的蟠虺纹成为此时期的典型纹饰。春秋晚期,铜器组合较为杂乱,簋逐渐消失,纹饰则以简化的蟠虺纹为主,出现素面。

战国早期,铜器组合形式多样,簋、盆从本期开始基本消失,新出现了钵、豆,青铜容器多素面或饰以简单的弦纹。战国中晚期,组合上己经没有了固定的形式,水器数量减少,新出现了日用铜器蒜头壶、鍪,墓葬中还出现了中原地区的青铜礼器;纹饰上多采用贴近生活与自然的纹饰。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