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

蓝江聊历史文化 2024-11-16 22:41:01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告诉学生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凿壁偷光"的故事几乎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这个来自寒门的少年,以其顽强的求学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然而,历史的长河中,匡衡的故事似乎总是停留在他少年时期的奋斗岁月。当这个凿壁苦读的少年真正走上仕途,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后,他是否依然保持着那份质朴的初心?他在位时期的政绩如何?为何许多教科书都略过了他在位期间的事迹?当权力和地位来临时,这个曾经贫苦却求知若渴的少年,是否也像历史上众多的清官权臣一样,经受住了考验?或者说,他的人生轨迹,是否暗藏着一个让人深思的历史教训?

一、寒门少年:生于乱世

汉成帝河平年间,东海郡丞县的一个普通农家迎来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匡衡,字稚圭。他出生的年代正值西汉王朝由盛转衰之际,朝廷内外矛盾重重。外有匈奴作乱,内有宦官专权,民生凋敝,战乱频繁。

匡衡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农夫,因地方征兵,被迫离开家乡,奔赴边关抵御匈奴。当时的征兵制度规定,农户子弟必须服役满三年才能返乡。然而,匡衡的父亲在边关服役期间,不幸遭遇匈奴军队的突袭,与战友失散,从此杳无音信。

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匡衡的母亲不得不独自扛起生活的重担。那时的丞县,年年遭遇旱灾,颗粒无收。匡母带着年幼的匡衡,每天天不亮就要去邻居家的田地里帮工。工钱微薄,仅够买些粗粮充饥。

在匡衡五岁那年,丞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田地龟裂,庄稼枯死,就连野草也难觅踪影。许多农户不得不变卖田产,逃往他乡。匡母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将家中仅存的一亩薄田典当出去。但即便如此,母子二人的生活依然举步维艰。

当地有一位富户张崇,见匡衡聪慧伶俐,便提出以五石粮食为酬,让七岁的匡衡到他家放牧牛羊。在那个年代,五石粮食足够一个成年人吃上半年。匡母本不忍心让年幼的儿子去做工,但迫于生计,最终含泪应允。

就这样,匡衡开始了他的放牧生活。每天天还未亮,他就要赶着牛羊到山坡上放牧。张崇见他做事认真,便又添了些杂活给他做。白天放牧,晚上还要去给牲口添草料。虽然年纪小小,但匡衡从不叫苦叫累。

在放牧的间隙,匡衡常常会坐在田埂上,看着来往的商旅。这些商旅中,不乏识文断字之人。每当看到他们手持竹简,吟诵诗文时,匡衡的眼中就会露出羡慕的神色。有时,这些商旅会在树下休息,匡衡就会偷偷凑近,仔细聆听他们谈论朝廷大事和诗书典籍。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整整三年。在这期间,匡衡不仅要承受体力劳动的辛苦,还要忍受饥寒交迫的折磨。但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渴望,也为他日后的苦学生涯埋下了伏笔。

二、苦学岁月:立志读书

在张崇家放牧的第四个年头,一位游方僧人路过丞县。这位僧人名叫文不识,自称来自长安,精通经史子集。他看到匡衡在放牧时用树枝在地上写画,便驻足观看,发现匡衡所画的竟是一些残缺不全的文字。

文不识主动向匡衡询问,得知这些文字都是匡衡从路过商旅那里零星学来的。文不识见匡衡求知若渴,便向张崇请求,愿意每日在放牧间隙教导匡衡读书识字。张崇念及文不识是出家人,不收分文,便应允了。

从此,匡衡便跟随文不识学习。由于没有纸笔,文不识就在地上教匡衡认字。为了让字迹能保持更久,匡衡想出了在沙地上铺一层细草,再在上面写字的办法。每当夜幕降临,匡衡还要在月光下复习白天所学的内容。

一个月后,文不识要继续他的云游生涯。临走前,他送给匡衡一支自制的竹笔。这支笔是用细竹子削成,笔尖浸过桐油,既能写字又经久耐用。文不识还教会了匡衡如何用草木灰和清水调制墨汁。

有了这些简陋的文具,匡衡的学习有了新的进展。他开始在夜晚偷偷学习,但邻居家的油灯光线太暗。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家茅屋与邻居的土墙之间有一道缝隙,通过这道缝隙可以看到邻居家的灯光。

于是,匡衡每天晚上都趁着邻居家的灯光读书。但这道光线实在太细,经常要歪着头才能看清字迹。经过反复尝试,匡衡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随身携带的牧羊杖在墙上凿出一个小洞,这样光线就能更充足地照进来。

这个洞口的位置很是讲究。匡衡特意选在了墙壁较矮的地方,这样不仅能让光线直射到书本上,还能避免在雨天时有雨水渗入。为了不影响邻居,他还用泥土将洞口的边缘抹平整,使得光线不会四处散射。

就这样,匡衡开始了他艰苦的夜读生涯。每到夜晚,当邻居家点起油灯时,他就会悄悄地坐在墙角,借着这一线光明读书。冬天的寒风从洞口吹进来,冻得他手脚发麻;夏天的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他也全然不顾。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两年。期间,匡衡不仅认全了《论语》中的所有文字,还学会了《诗经》中的部分篇章。他将这些典籍默写在地上,反复诵读,直到能够倒背如流。即便是在放牧时,他也会用树枝在地上演练这些文字。

渐渐地,匡衡的学识日渐精进。当地的读书人听说这个放牧的少年竟能背诵经典,都感到不可思议。有人特意来试他,问他《诗经》中的章句,他都能对答如流。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丞县,引起了当地官员的注意。

三、仕途崛起:步步高升

匡衡的学识引起了丞县令赵明的关注。一次县试中,赵明特意邀请匡衡参加。考试内容是对《诗经》的解读,匡衡不仅准确背诵了全文,还对其中的典故和寓意作出了独到的见解。赵明当即决定向郡守推荐匡衡。

东海郡守董宣接到推荐信后,亲自召见了匡衡。在问对过程中,董宣提出了《诗经》中"凤凰鸣矣,于彼高冈"的典故,请匡衡阐释其意。匡衡不仅详细解释了这句诗的字面含义,还将其与当时的政治现状相联系,阐述了治国安邦之道。董宣深感惊异,立即向朝廷举荐。

正值此时,朝廷正在推行察举制度,广招贤才。匡衡被推荐为"秀才",入京参加考试。考试中,主考官特别关注应试者对《诗经》的理解。当时的考官中就包括了后来在政坛呼风唤雨的王莽。王莽对匡衡的答卷格外赏识,认为其见解独到,文采斐然。

考试及第后,匡衡被分配到太学任职。在太学期间,他遇到了同样精通《诗经》的刘向。两人常常切磋诗文,引经据典。刘向欣赏匡衡的才学,多次在皇太子刘骜面前称赞他。这为匡衡日后入东宫埋下了伏笔。

在太学任职三年后,匡衡被推荐为太子师。这个职位虽不显赫,却是接近皇权的重要台阶。在教授太子的过程中,匡衡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手腕。他深知太子喜好,在讲授经典时,总能恰到好处地引用典故,既不谄媚,又不失体统。

同时,匡衡也开始与王莽建立起更密切的联系。当时的王莽已是外戚集团的重要人物,在朝中势力日渐壮大。匡衡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政治动向,开始暗中结交王氏党羽。他在朝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圈,与一些持相同政见的官员建立了联系。

这一时期,匡衡开始在朝中培植亲信。他推荐了几位同样出身寒门的学者入朝为官,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他的政治同盟。同时,他也开始参与朝廷的政务讨论,在盐铁会议等重大议题上表达自己的见解。

更为关键的是,匡衡开始暗中支持王氏势力在朝中的扩张。他常常在太子面前称赞王莽的才能,并在一些关键的政策讨论中支持王莽的主张。这种政治上的明智选择,为他日后的仕途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在朝中地位的逐步提升,匡衡开始参与更多的重要决策。他在处理政务时表现出了极强的能力,尤其是在协调各方势力关系方面,显示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这种能力很快引起了更多权贵的注意,使他在短短几年内就从一个普通的太子师,成长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四、丞相之位:功过难述

匡衡出任丞相的时期正值西汉末年,朝廷内外矛盾激化。王莽势力日渐坐大,外戚专权,民生凋敝。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匡衡的为官之路充满了争议。

就任丞相伊始,匡衡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时边疆战事频繁,国库空虚。匡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限田令"。这项政策规定,富商大贾不得兼并农田,超过限额的土地必须转让给无地农民。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豪强势力的强烈反对。

为了推行这项政策,匡衡派出特使巡视各地。在洛阳,当地大族杨氏拒绝执行限田令,特使被围困府邸。匡衡立即上奏朝廷,请求严惩违令者。然而,由于杨氏与王氏有姻亲关系,此事最终不了了之。这次失败使匡衡意识到,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单纯依靠政令难以实现改革。

在盐铁专营问题上,匡衡采取了妥协的态度。当时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加重了对盐铁的专营力度。这引起了商人阶层的不满。匡衡提出了"官商并营"的折中方案,允许部分商人参与盐铁贸易,但要向朝廷缴纳高额税收。这个方案虽然缓解了矛盾,但也为后来的官商勾结埋下了隐患。

在选官用人方面,匡衡表现出了明显的倾向性。他大量启用寒门出身的官员,使得一些世家大族对他颇有微词。在东海郡发生旱灾时,匡衡破例提拔了一位名叫孙咸的佃农为郡丞。孙咸虽然出身低微,但精通水利,在赈灾过程中表现出色。这种用人方式,引起了不少争议。

在处理与外戚集团的关系时,匡衡显得过于圆滑。当王莽提出改革宗庙制度时,匡衡没有直接反对,而是以"时机未到"为由加以搁置。这种做法虽然暂时避免了与权贵的正面冲突,但也使得一些正直的官员对他产生了质疑。

匡衡在位期间最受争议的是对待宦官问题的态度。当时宦官弄权,结党营私。匡衡本可以借助丞相的权力加以整顿,但他却选择了息事宁人的做法。在一次宦官干预司法案件时,匡衡仅仅上书建议"严加约束",并未采取实际行动。

在农业政策方面,匡衡推行了"输粟令",要求各地将部分粮食运送到京师。这项政策本意是为了保障京师粮食供应,但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地方负担。特别是在运输环节,不少官吏借机克扣盘剥,使得农民怨声载道。

这些政绩与争议,在史书中都有详细记载。《汉书》中记载,匡衡在位期间,确实制定了一些惠及百姓的政策,但在面对权贵势力时往往显得优柔寡断。这种矛盾的表现,成为后人评价他功过得失的重要依据。

五、晚年生活:功成身退

匡衡在位十二年后,主动请求致仕。这一决定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王莽势力日渐壮大,朝廷中的各种矛盾也愈发尖锐。在一次朝会上,匡衡以年迈体衰为由,向天子递交了辞呈。

辞官后的匡衡回到了家乡丞县。他购置了一处农庄,院内种植了各类花木。这座农庄位于县城东郊,距离当年他放牧的山坡不远。庄内建有一间书房,匡衡将其命名为"映雪轩",以纪念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岁月。

在这段时期,匡衡开始整理自己多年来的学术心得。他特别关注《诗经》的研究,写下了大量评注。这些评注不同于一般的章句训诂,而是结合自己的从政经历,对诗篇中的政治寓意作出新的阐释。可惜这些著作后来在战乱中大多散佚。

虽然辞官归隐,但匡衡并未与外界完全断绝联系。当地的年轻学子经常前来拜访,向他请教学问。匡衡对这些求学者都来者不拒。他在农庄中辟出一片空地,搭建了简易的讲堂。每逢农闲时节,就在这里为学子们讲授经典。

一次,有位学子问起他当年"凿壁偷光"的往事。匡衡带着这群年轻人来到当年读书的老宅。那面土墙虽然已经破损,但凿出的小洞依然清晰可见。匡衡指着这个洞口,向学子们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这个故事很快在当地传开,成为激励后人的典范。

在晚年,匡衡特别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他捐出部分积蓄,在县城设立了义学,专门收养贫寒子弟。义学不收学费,还为学生提供简单的食宿。匡衡经常亲自到义学查看教学情况,并为学生们讲解难懂的经典章节。

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对农业的关注。在自己的农庄中,匡衡试验了多种耕作方法。他根据多年在朝为官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农作制度。比如,他改良了当地的灌溉系统,在农庄周围开凿了多口水井,解决了旱季灌溉的问题。

在政治上,虽然已经致仕,但朝廷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仍会征询他的意见。特别是在王莽篡位前夕,朝廷曾多次派人向他问策。对这些询问,匡衡都以年老体衰为由婉拒。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著书立说和教书育人上。

匡衡在晚年还整理了一部《治政要略》,记录了自己多年从政的经验。这部著作分为吏治、民生、军事、财政等多个部分,其中特别强调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这部著作虽然没有完整保存下来,但其中的一些片段被后人收录在各类典籍中。

在匡衡去世前的最后几年,他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整理旧著和教导学生。每到夜晚,他常常在映雪轩中挑灯夜读,就像当年凿壁借光时一样专注。他的学生中,后来有不少人成为了地方上的重要官员,为地方治理作出了贡献。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