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宥篇》"天地之道"启示录:如何在人间实现大治?

陋室聊斋 2024-06-29 10:56:19

某庄子的外篇晦涩难懂,有需求看《在宥》篇原译文及译文的,可以在公众号陋室聊斋消息页面输入“宽容”,自动推送给你!

在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中,治国理政的智慧常常与人心的修养紧密相连。治天下不仅是外在的治理,更是内心的修养。如何修养?黄帝再拜稽首,恭敬地请教修行之道。广成子以简洁的言语揭示了宇宙的无穷奥秘和人类的有限认知。揭示了天地之道与人之道的差异,勾勒出一幅超越世俗的精神图景。

古人云:“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治天下并非单纯的治理,而是包含了宽宥与包容。宽宥天下,是为了避免人性过于放纵;治理天下,是为了防止德行的流失。只有在宽宥与治理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实现天下的安定。

尧治天下,使天欣欣焉,人乐其性;桀治天下,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尧的治理让人们心情愉悦,桀的治理则让人们痛苦不堪。由此可见,治天下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人们的内心平静与满足。

人心如同阴阳,喜怒哀乐交织其中。大喜毗于阳,大怒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不和,其反伤人之形乎。人心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于是乎天下始乱。

古人认为,治天下者需慎重对待人心。黄帝以仁义治天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不胜之处。堯放罐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跪,流共工于幽都,皆是因人心不安所致。

黄帝问广成子至道之精,广成子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至道之精在于静,至道之极在于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黄帝退而捐天下,席白茅,闲居,复往邀之。广成子南首而外,黄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蹙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治天下与安人心,皆在于内心的修养与外在的治理之间找到平衡。古人云:“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治天下者需慎重对待人心,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方能实现长久的安定与和谐。

广成子开口道:“来,余语汝。天地万物无穷无尽,而人们却总是以为有终点;天地之道深不可测,而人们却总是以为有极限。得到我之道者,上可为皇,下可为王;失去我之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

他继续说道:“百物皆生于土,最终也归于土。因此,我将离开你,进入无穷之门,游历无极之野。我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当你靠近我时,便能感受到光明;远离我时,便陷入昏暗。人类终将死亡,而我将独存。”

云将游历扶摇之枝,偶遇鸿蒙。鸿蒙正悠然自得地游玩,云将见状,停下脚步,恭敬地问道:“叟何人也?叟为何在此?”鸿蒙淡然答道:“游。”

云将再问:“朕愿有问。”鸿蒙仰视云将,轻声道:“吁。”云将说道:“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如何做?”鸿蒙摇头说道:“吾弗知。”

又过了三年,云将再次遇见鸿蒙,欣喜若狂,行趋而进,问道:“天忘朕乎?天忘朕乎?”再拜稽首,愿闻鸿蒙之教。鸿蒙说道:“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朕又何知。”

云将说道:“朕自以为猖狂,而民随我所往;朕不得已于民,今则民之放也。愿闻一言。”鸿蒙答道:“乱天之经,道物之情,玄天弗成;解兽之群,而乌皆夜鸣;灾及草木,祸及昆虫,噫,治人之过也。”

云将问:“然则吾奈何?”鸿蒙叹息道:“噫,毒哉。懵倦乎归矣。”云将再次恳求:“吾遇天难,愿闻一言。”鸿蒙说道:“噫,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坠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泽淇,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阀其情,物固自生。”

云将感叹道:“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再拜稽首,起辞而行。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而恶人之异。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

有土者,不知其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之谓至贵。

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处乎无响,行乎无方。挈汝适复之撓撓,以游无端;出入无旁,与日无始;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已。无己,恶乎得有有。睹有者,昔之君子;睹无者,天地之友。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我们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我们可以认识到内心修养的重要性。治天下,先治心;安人心,先安己心。

古人智慧的博大精深。治天下与安人心,不仅是古代哲学的核心,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当从中汲取智慧,注重内心的修养与外在的治理之间的平衡,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治天下与安人心,皆在于内心的修养与外在的治理之间找到平衡。广成子与鸿蒙分别向黄帝和云将揭示了天地之道与人之道的深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深邃。

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正如鸿蒙所言:“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