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女孩子被逼成姐姐的(真实)故事。
中国式姐姐一直以来承担着奉献、牺牲、包容弟弟一切的角色。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为代价。
在二胎家庭中,许多父母认为姐姐作为家中老大,理应懂事,照顾弟妹。
不容置疑,身为姐姐从小就习惯于背负着沉重的道德压力。
整部影片虽然调起得很高,但最终仍没能逃脱中国式姐姐的亲情道德捆绑。
反复上演着姐姐为弟弟牺牲的故事。正如姑妈劝慰自己的话:我是姐姐,从生下来那天就是,一直都是。
其实,想说有时候父母的知识有限,做法不一定绝对正确,遇到对自己不公平的事情要懂得抗争,越是逆来顺受,越是更会被欺压得更厉害。
那个过分懂事的孩子,永远也吃不到糖。
一个朋友,出生于农村,作为长女,下面免不了有个弟弟,妈妈“重男轻女”,弟弟从小被极尽宠爱呵护,诸如:早餐煮鸡蛋只煮三个,永远没她的份。
可这个朋友一遇到不公,就懂得坚决为自己抗争到底。
生活在这样原生家庭中的姐姐们,都有一个特点,因为从不被偏爱,所以从很小就学会独立自强。
正如,影片中浑身是刺的安然,一不小心就会刺伤身边的人。
男朋友劝她:要是没有能赢的把握就不要轻易跟人撕破脸。
你是对的,但一个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女孩子,当她被人欺负的时候,她打得赢要打,她打不赢也要打。”
但安然最终还是妥协了:我是姐姐,一直都是。
整部电影中最能打动我的一个细节,安然姑妈嘴里念叨着流利的俄文。当初她考上了大学俄语系,但为了挣钱供弟弟读中专,而早早出来打工挣钱。
想起了热搜中那7个姐姐凑钱给弟弟买房的新闻。
还有《欢乐颂》中的“扶弟魔”蒋欣…
她们因原生家庭,都无法逃脱中国式姐姐的命运。
最后,姑妈劝安然:虽然是套娃却不一定非得装在一个套子里。
只有走自己的路才不会后悔。
其实,直至目前,中国姐姐这一群体仍然非常庞大,她们扮演着一个被牺牲的角色。
而这部电影的最大意义,是让我们能认识到还有这样一个群体。
好的电影并不是要给一个观众认同的精彩的结局,更重要的是要引发观众的思考。
换种思路,如果影片结尾,安然将弟弟送养到这个富裕的家庭,然后义无反顾去北京考研,追求当医生的梦想。
我更喜欢这样的结局。给予一个“中国式姐姐”,最好的未来,正如安然姑妈所说,套娃不一定非要装在一个套子里,也只有走自己的路才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