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日本政府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岸田文雄内阁集体辞职,新内阁应运而生。中方对面对这个“焕然一新”的日本内阁的反应非常直接。那么,岸田文雄内阁改组背后的关键信息是什么?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内阁改组人员
当中日关系因福岛核污水入海事件陷入低谷时,岸田文雄政府也因舆论支持率持续下降而遇到了困境。据日本共同社报道,9月13日,内阁办公室全体辞职,首相岸田文雄接受了部长们的要求。
虽然岸田文雄政府早已开始为内阁改组做准备,但外界对于这次人事调整的实质性变化是否足够大仍存疑。毕竟,在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内外舆论一直对日本政府强行向海洋排放核污水进行抨击,日本民众也表达了不满情绪。
日本首相
那么,岸田文雄内阁的集体辞职是否意味着日本在中日对立中首先失去地位?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13日下午公布的自民党新内阁及高层人员名单中得到启示,因为这份名单揭示了新内阁的一些明显特征:
首先,体制结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由于内阁官房长官、财务大臣等关键职位没有变动,自民党高层官员大多被保留,新内阁成员主要被任命为次要职位,媒体将这次内阁调整称为“刷新业绩”。
内阁新增成员
其次,内阁成员的平均年龄有所增加,女性成员的数量也有所增加。报道称,新内阁成员的平均年龄比一年前岸田文雄第二届内阁的平均年龄增加了0.85岁,70岁以上人的数量增加到了7人;此外,新内阁中女性成员的数量从2人增加到5人,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女性政治参与过少的批评。
从内阁改组的制度来看,岸田文雄政府此举主要是为明年自民党总裁选举做准备。新内阁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自民党前三大派系之间的微妙平衡,这也提高了内阁的稳定性。日本媒体认为,这种平衡将有助于岸田文雄获得安倍派的支持,并在明年的自民党内部竞争中占据优势。
换句话说,这次内阁改组不是出于解决社会矛盾的考虑,也不完全是“反华”,而是为了维护稳定和巩固内部地位的需要。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内阁改组对日本国内局势和中日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对岸田文雄内阁改组和新外相上川阳子就职的反应也非常明确。换句话说,中方无意干预岸田文雄内阁改组,但希望通过管控分歧,与日方加强对话沟通和务实合作,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稳定中日关系。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表态与福岛核污水排放计划启动后两国关系陷入困境密切相关。毋庸置疑,中方已经多次表明立场,指出任何监测数据都不能为核污水排放计划赋予合法性和正当性,日方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回应,而不是无视国际社会的指责和质疑,盲目粉饰核污水排放计划的安全性。
中方除向日方发出谴责外,还通过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日方做法的不满。据日本媒体报道,中方军队代表团取消了原定于9月中下旬对日本的访问,考虑到之前计划访华的日本政界人士也推迟了原定的访问计划,可以看出核污水排放问题对两国关系仍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在中方看来,此次岸田文雄内阁改组或许对中日关系带来一些新的影响,毕竟日本新任外相上川阳子一直担任法务大臣,她的职务变动可能是岸田文雄政府继续稳定外交政策的考虑。然而,中方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不会改变,中日关系的走向仍取决于岸田文雄政府是否能够“立即纠正错误”,解决问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