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彰显了城市活力与生活品质,也承载了多样的需求。除了可达性和成本,人们对出行的质量和可持续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舒适度、便捷性、环保、健康等。也正因如此,无需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推广,微出行已悄然兴起,成为城市出行新风潮。
伴随着城市化加速和对可持续交通方式需求的增加,微出行也成为解决城市“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重要方式。
尽管作为微出行重要组成部分的共享单车行业,在中国目前依然处于全行业亏损的境地。但是市场依然看好微出行的广阔前景。根据2023年麦肯锡发布的《未来出行》报告,全球微出行市场价值约1800亿美元,到2030年可能翻倍,达到约4400亿美元。
▲ 图源Pexels
01微出行的发展趋势
微出行的概念产生于2017年左右,但尚未形成准确统一的定义。尽管各国在微出行工具的具体指标上有差异,公认的划分标准为重量和最高行驶速度。
微出行中的“微”一方面体现在其轻量化的交通工具上,通常包括普通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踏板车、平衡车等小型轻便的交通工具,且在人类或外力驱动下最高时速在25至45公里每小时。微出行工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Horace·Dediu提出的“一个拳头大小的发动机足以承载一个人的出行”便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微”还体现在出行距离上,微出行主要针对8公里以下的出行,既满足了短途出行的舒适快捷要求,又有效补充了长距离出行。
微出行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重大转变:共享化和轻电气化。
最初由政府投资管理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推动了传统自行车的共享化转变,将这一最早普及的微出行方式包装成微出行服务提供给出行者。
欧洲自行车文化浓郁,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也最早,可追溯到1974年法国拉罗谢尔市的共享自行车计划。目前,全球至少有49个国家的535个城市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然而,固定桩位、刷卡取车的市政项目逐渐被互联网热潮下应运而生的无桩共享自车所取代。
2015年左右,中国的共享单车先驱企业掀起了无桩共享单车运营模式革命,迅速将高灵活性的共享微出行方式推向世界。经历了5年的调整,最终形成较为稳定理性的市场。
根据麦肯锡2023年《未来出行》报告,中国2022年共享单车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预计于2025年将增长至427.4亿元,共享微出行将成为微出行系统的主要发展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出行舒适度的需求逐步提高,形成了微出行轻电气化的发展趋势。共享电动滑板车兴起于2017年底,并迅速在欧美国家替代共享单车成为微出行首选交通工具。
作为发源地的美国诞生了两个共享电动滑板车巨头,Bird和Lime,两家公司在成立第一年就完成了本土超千万次出行,并将这股热潮带到欧洲。
中国作为电动滑板车的主要生产基地,保障了其在国外的大规模应用。然而,电动滑板车运行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巴黎因此颁布电动滑板车禁止令,而中国也在法规中明确其非交通工具的属性,不予开放其路权。
相反,电动自行车作为便捷省力的交通方式,在中国微出行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城市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电动自行车穿行的身影。据统计,目前中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已达到3.5亿辆,佛山、厦门等地电动自行车出行占比20%左右。以哈啰为例的共享电动车已累计服务56亿公里,累计节约碳排放量16.7万吨。
▲ 图源Pexels
02微出行崛起的偶然与必然
微出行的崛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偶然在于疫情引发了人们关于安全健康的思考,更倾向于避免人群聚集的传统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微出行方式减少了出行过程中人与人的接触,其灵活和便利的特性被充分放大。而随着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微出行作为一种短距离、低排放的出行方式,逐渐受到重视,成为出行新宠,这当中存在着各种必然。
首先是务实的出行需求下的必然。对于很大一部分出行者而言,廉价高效是其选择出行方式的务实要求。
在成本方面,微出行方式无疑更有优势。以微出行方式中费用较高的共享电单车为例,其价格通常在1-2元每30分钟,按照时速25km/h,这是大约行驶12公里的成本。相比之下,同距离出行打车大约需要20元左右,地铁约为5-8元,仅公交车费用可与之媲美。
而在效率方面,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期间,微出行方式的优势更加明显。小巧灵活的微出行工具可以避开拥堵的车流,轻松穿行于城市的各个角落。综合费用与时间花费,微出行方式不失为一种务实的出行选择。
其次,城市扩张和交通设施规划的不均衡性也是催生微出行的重要原因。理想的城市扩张和交通设施规划应保持同步,但现实中由于建设成本等因素,交通设施规划通常相对滞后,且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该问题在公共交通规划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百度地图发布的通勤报告显示,广州市通勤者中,有63%的通勤者起讫点到最近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超过合适的步行距离,尤其是在市郊地区更甚。
在公共交通渗透率的影响下,很多区域在接驳公共交通时存在步行太远,而打车又没有必要的情况。而微出行方式既具有一定的速度优势,又方便省力,顺理成章成为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此外,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倡导下,微出行方式的低碳属性也是其受到追捧的必然因素。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看,微出行工具基本为人力或电力驱动,小巧灵活的出行工具远比电动汽车耗电量低得多,电动公交车人均每公里耗电量可与之持平。
而从污染物排放的角度来看,行驶过程中零排放的微出行是毋庸置疑的绿色出行方式。不仅如此,微出行的推广在提升公共交通出行的便利性、促进出行方式的低碳转变、优化城市出行结构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是活力宜居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 图源Pixabay
03机遇与挑战并存
微出行的发展是一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道路,政策管理和规划设计都与其发展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
鉴于微出行在推动出行结构转型方面的作用,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方案需要同步完善,以保障微出行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共同制定和推广微出行安全标准和使用法规,形成多方协作的监管和保障体系。
从生产端的结构框架、安全配件以及电池电气装置的设备设计与制造标准,到用户端骑行速度、骑行车道、佩戴头盔等行为规范,制定一系列具有约束力的文件,确保有法可依。
政策法规有效执行的抓手是结合智能化手段进行违规处罚。目前已有针对不佩戴头盔、违法载人等轻微交通问题建立的流动执法点,采用罚款或发朋友圈“集赞代罚”等方式劝导教育。未来,可以逐步通过拍照识别、构建信用体系等方式提高执法效率。
此外,共享微出行方式的智能化运营管理不仅利于企业发展转型,更为政府监管提供有力工具。企业一方面通过AI技术监测用户行为,如超速、超重、违规停车等,及时提醒用户并采取相应措施,甚至可以与个人登录信息关联,协助监管部门处罚到人;另一方面,安装智能传感器和摄像头,监控车辆状态,检测故障、碰撞等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和处理,保证微出行安全。
城市及交通规划设计方面的主要挑战在于在有限的道路资源下平衡微出行与其他出行方式的路权。以电动自行车为主的微出行需求日益增长,相比传统自行车,其更快的行驶速度对横向纵向安全距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为传统自行车规划的非机动车道已无法满足电动自行车出行要求,因而常产生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混行的乱象,造成安全隐患,出行效率大打折扣。
在政策指引下,应考虑开展具有微出行需求前瞻性的动态交通规划。例如在保障各类出行方式的出行连通性的前提下,根据道路功能和等级设置不同比例的路权分配标准。生活类主次干道可以考虑适当压缩机动车道,以释放空间供微出行方式通行,而交通功能更强的快速路则以机动车出行便利为优先。
不同微出行工具也应根据行驶速度、运行特性等进行分类管理,避免相互影响。速度较快的电动自行车应单独规划通行空间,而自行车等其他慢速微出行方式,考虑与步行道共板的软隔离方式,与城市空间和景观统一协调。
还可以对社区进行统一规划,确保车流进出实施人车分离的基础上,设置社区微出行专用道路,以此作为社区交通稳静化设计的重要部分,保障出行安全的同时提高社区活力。
此外,微出行的站点规划不仅限于满足数量和空间分布的需求,还应关注与周边出行方式的无缝衔接。将地铁站、公交站等公共交通枢纽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微出行系统规划设计的重点,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发展P+R、TOD等模式,促进微出行与公共交通的融合。
尽管微出行可能无法像低空经济那样迅速掀起技术热潮,但它在提升居民出行便利性和生活幸福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推动微出行的发展,打造一个更加绿色、智能和便捷的出行环境,真正实现绿色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