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非九州腹地,出土过中国最早的粟、稻、镰、彩陶和青铜容器?

朴木说过去 2024-07-08 01:24:53

东西南北中,中乃各方融汇之焦点,纵观古代至今君王建都选址无不以中为大,更何况国家的名字中不是也有个“中”吗?

河南居于这九州的中间,便又被称作“中州”、中原。

作为历史发展必然,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河南是最古老的一片土地。

在中国大一统的11个朝代中,有7个是在河南建都。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峰。精神文明方面,唐宋八大家的六位是宋代的,发源于北宋的理学重塑了后世的思想,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刑不上大夫是封建政治的最理想状态。物质文明方面,四大发明三个在宋代诞生,纸币已经诞生,城市第一次打破坊的格局,市民的生活空前丰富,政府的财政收入可达上亿贯。

北宋版图局限于经济内地较为发达的关内十八州,明清地域广阔,西南、东北、西北等欠发达地区也在管辖之内,平均GDP或收入是否具有可比性呢?河南代表了东亚中华地区大河文明的起源、发展、衰落、复兴,地位可堪比照海洋文明体系中的古希腊甚至罗马在欧洲的地位。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一代代有识之士积极作为、主动创造的过程,是各族人民融入其中、相伴相生的结果。

河南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特别是平原地区贡献巨大,影响中国上下八千年,上古伏羲氏,轩辕黄帝,春秋老子,孔子(老家商丘),庄子,汉朝张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盛唐杜甫,韩愈,吴道之,玄奘,近现代冯友兰等等。其中漯河市更是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交通发达,社会安定,崇文尚德。漯河市号称江北水城,沙澧河(淮河最大支流)像两条玉带穿城而过。贾湖遗址七音骨笛的出土让中华文明史延伸至9000年前。这里有天下第一桥小商桥,比赵州桥历史还早二十多年。漯河是文字学家许慎的故乡。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根;是中国历史的主脉;是圣贤辈出的高地。

把中原大地“春秋文化”、“秦砖汉瓦”动起来、用起来、传下去,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贡献河南智慧、河南力量。

先后有十四个王朝建都于河南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政权最多的都城。

河南在华夏历史上波澜壮阔,从殷商青铜器甲骨文华夏文化起源,到现代建国后百废待兴的红旗渠人民战天斗地的伟大精神,接着到秦岭区域的以洛阳伊水洛水为中心的春秋东汉黄老文化,次以南阳盆地为起点的楚国八百年筚路蓝缕瑰丽的楚文化,再到以大平原时期的北宋统一中原的鼎盛时期开封,哪怕是遭受再多苦难,跟随中原王朝的迁移,坚强的脊梁始终没有弯过。

第一次去龙门石窟,明白一个词叫青山如抱,第一次见嵩山,明白一个词叫嵩山如卧,第一次看云台飞瀑,明白一个词叫飞流直下。

河南有很多漂亮的山水,深秋时节嵩县千年银杏林的满目金黄、三门峡二月冰封黄河芦苇滩上的天鹅满天、郭亮村蜿蜒的挂壁公路、老界岭的深山茂林翠树碧泉,仅仅是几处山水秀色,平原村落,足以令人心动启迪性灵了。

中国早期众多的黄河沿岸文明遗址到秦建立,这段中国史也可以称作河南史,确切来说豫北地方史占了这段历史的大部分,故事发生地多在河南。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上个世纪的南太行,林州,辉县,焦作北还是交通不便利,甚至人畜饮水都成问题的落后村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人工天河红旗渠以及林州南太行景区,绝壁长廊所在的万仙山,八里沟,关山,九莲山,轿顶山等辉县景区,焦作云台山等这些旅游景区的开发促进了豫西北的经济发展。

楚国存在了八百年,大别山淮河一带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拉锯交融之处。信阳多楚墓,食稻米,有热干面,更接近湖北。

信阳在河南的位置比较尴尬,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湖北不会宣传信阳。而且信阳的语言也比较特殊,和湖北话也不一样……但信阳人出去都会自豪的说自己是河南人!

众所周知,黄姓起源于河南潢川县。一支客家人祖上自河南南下上海,再迁福建,再进广东韶关乳源县,清康熙年“湖广填四川”时再迁四川仪陇。

这就是根脉,所以仪陇还依然说着客家话,据传客家话就是中原古音。

焦作,古称河内、怀川,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中有济水、沁河穿流而过。这里有名山,云台山、神农山、王屋山。这里有名人,司马懿、韩愈、李商隐、竹林七贤。这里有文化,周武王伐纣、神农尝百草、药王孙思邈。这里有武功,陈家沟太极拳、月山寺八极拳、净影寺猿拳。正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在豫西南,驻马店与南阳之间,两市三县交界处,属于南阳盆地边缘。伏牛山余脉带来了高低起伏的丘陵地貌,东高西低的独特地形造就了泌水西流的奇景,亚热带季风吹过,带来丰沛的降水和分明的四季,当然还有丰富的物产。夏南牛悠闲地嚼着青草,花菇在大棚里悄悄咧开嘴,低低矮矮的油坊里飘出芝麻油的醇香。十三香撒进菜锅,升华了鲜美;白云仙桃硕果累累,压弯了枝头;马谷田瓢梨生脆多汁,甜蜜了唇齿;中集华骏浩浩荡荡,开向了全国。大片大片的麦子成熟了,雪白的面粉变成了香甜的面条、馒头、烙饼,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还有花生、玉米、油菜、红薯、大豆、棉花、烟叶,一个赛一个地长,不愿辜负“中原粮仓”的称号。千千万万的青壮年,收拾起行囊奔赴各地,一砖一瓦建起了高楼大厦;万万千千的高中生,日夜苦读,向各行各业输送了无数人才;祖祖辈辈的河南人,用勤劳和质朴,撑起了全省甚至全国的温饱。生在河南,长在河南,虽然离家求学,心里最牵挂的还是河南。它像一位低调的老人,虽然拥有很多却从不夸耀;又像一位憨厚的大叔,即使被误解也从不争辩;还像一个腼腆的孩童,不懂得哭闹去寻求偏爱。就这样默默地,让人心疼。

在行走河南中,探寻“何以中国”的奥秘。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在河南从历史文化、美食文化、民俗风情、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等多个方面读懂中国。

不断创新是中原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永恒主题。

在中岳嵩山,25亿年前,被地质学家称为“嵩阳运动”的强烈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发生,华北古陆基地成为欧亚大陆板块中最先露出海平面的陆地。

在现代智人的历史进程中,文明的成长从来没有在河南中断过,布满河南大地的数万处遗址展现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诗。

华夏文明历史悠久,源于中原,河南!

就中国文字而言,就是从河南殷墟至今唯一保留最系统完整的文化文明,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做到。

两千五百多年之前,一位老者在有“河南屋瓴”之称的伏牛山归隐修炼,他便是写下《道德经》、被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尊奉始祖的李耳。当然,八百里巍巍伏牛山如今更出名的是引得众多年轻人打卡的“老君山”。

九州腹地、大运河营建源头之一的“河南”,可以读懂中华文明重要的那一页。

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在河南的考古,都表明,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绵不绝。

这种内在的凝聚力是世界文明里独一份的。

河南中原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南方这个巨大的缓冲地带是重要原因。

在众多彩陶中,彩陶双连壶以独特造型和新颖构思,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壶”,是原始社会最早出现的酒器之一,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彩陶双连壶出土于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遗址,由大小形制基本相同的两个壶体并列连接而成,其特别之处在于,用一个圆孔将两壶的腹部相连相通,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看上去是一个完整和谐的壶体,是大河村遗址中唯一的一件彩陶联腹壶。

出土彩陶双连壶的仰韶文化房基,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史前居住基址,由“木骨整塑”而成,“三室一厅”在大河村遗址至今保存完好,实属罕见,很有可能是氏族部落首领或酋长的居住场所。

实际上,在彩陶双连壶发现之初,两个壶身是各自分裂开,并不是一个完整体。考古学家在修复的过程中,发现两个壶身完全吻合。一件独一无二的酒器才重现天日。

炎黄二帝曾约在具茨山下举行结盟仪式,拿起酒壶共饮杯中酒,两人化干戈为玉帛,两大部落并最终融合成华夏部落,彩陶双连壶也成为炎黄时代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河南发现的夏朝二里头文化就是大融合的结果,同时也是大扩散的开端。

安徽怀远禹会村遗址的发掘,与文献典籍出现的“禹会诸侯”的记载的在河南发生的商汤灭夏能够对上。

裴李岗文化初期也就是距今9000年前的贾湖遗址,同时考古发现了稻和粟、最早的石镰,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起源地名副其实。当然,中国最早有北京东胡林遗址、浙江上山遗址的两大重要的农业起源中心,分别是北方以粟、黍种植为中心的旱作农业、长江中下游的稻作农业。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