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臣这个特殊的职业,对于从事人员的个人素质通常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乱世,天知道辅佐的农民军首领,后来会不会成为新的皇帝?当然风险和机遇并存,如果失败也难逃一死。
而在和平年代,辅佐官员的通常就不叫谋臣了,这类人统称西席或者师爷。宋代铁面无私的代表人物包拯的师爷——公孙策,就是这个行业里的佼佼者。说起公孙策,这个人其实最早活跃于小说中,是一位虚构出来的人物。
因为小说写的太过精彩,所以包公身边的大小官员衙役等,也都得到了很多出场机会。作为包公的左右手,公孙策和展昭算是包大人麾下的智慧和武力代表。可在小说中,这位包拯的首席智囊,最终却被推上虎头铡问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中的缘由让人唏嘘不已。
01与包拯初识
关于公孙策和包拯两人是怎么认识的,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描述的略有差别。因为两人都是泸州人,所以在影视作品中,把两个人描写成了一同进京赶考的同乡,因为在路上相遇互相攀谈,渐渐熟络。
后来又在几次的案件破获中,存在竞争又互补的关系,这也就打下了日后两人共事的基础。而包拯在案件侦破中表现出的能力,预示着后来的开封府,是以他为中心的,而公孙策主要起辅助作用。
而在小说中,两人却是不认识的,包拯和公孙策本来年纪相差不小,对于包拯来说已是官身时,公孙策还只是个落榜的穷书生。一日衙门外有人求见,由于天降大雨,这人没伞浑身都湿透了。
包拯派人借给他干爽衣服,一问才知道,这位书生名叫公孙策,屡试不第,衣食无着,只好借宿在庙里。后来方丈见他有些才学,就写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带给包拯。看完信后包拯和他聊了聊,发现这个人还真有才学,于是就留下了他。
公孙策进入衙门,最早做的是文书工作,刚上班就接到一份包拯写的奏折让他抄录。既然领着工资,工作自然是责无旁贷,可谁知公孙策一看内容,心里吓得凉了半截。原来包拯在奏折中,不但检举揭发了多位贪官,更严重的是他对于皇帝的语气也大为不敬。
公孙策一面抄写,一面暗想皇帝看到这份奏折的暴怒情景,他忽然觉得,恐怕自己的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也干不了多久了。他甚至提前收拾好行李,就等着包拯被罢官,自己好搬回庙里去。
02得力的助手
第二天包拯入朝见君,把奏折递上去,果然在退朝后被太监请到后宫皇帝面前。包拯一见皇帝脸色不好,心里知道他肯定是看了自己的奏折,于是按照事先想好的顺序,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
皇帝本来因为包拯的无礼憋了一肚子气,可是见他表情严肃,说话就事论事,并没有参杂个人情感,只是列举了贪官们的证据。皇帝询问这些贪官的证据细节,包拯对答如流,这也让皇帝无法对他的态度治罪,于是顺水推舟把查办的事情交给了包拯。
谁知包拯得了便宜卖乖,皇帝刚说完,包拯想也没想回答:“臣无能为力”。这下皇帝的怒火再也控制不住了,大声质问他原因。只见包拯不紧不慢的说:“本案涉及人物众多,其中有不少都是皇亲国戚,权臣贵胄,下官官小职微,无法震慑歹人”。
皇帝明白这是向自己要权,于是给了他三道御札,注明各品级人员要配合包拯办案,不得难为他。就这样,包拯才心满意足的接下了任务。
可是回到了府内的包拯,又被一个难题难住了,这三张御札虽然好用,但权柄有余而威慑力不足。旁边的公孙策看清了包拯光明的前途,于是献策道:“不妨用个文字游戏来解决”。
因为御札谐音“御铡”,所以公孙策按计划干脆打造出三具铡刀,推说是皇帝的本意。铡刀分为“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分别对应皇亲,官员,平民三个档次的人犯,也暗含着“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含义。
这三把铡刀一经问世,确实在震慑宵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了开封府的重要标志之一。据说在打造铡刀的时候,公孙策特地把狗头铡设计的最锋利,虎头铡次之,龙头铡最钝。可见这位落榜书生对皇室犯罪,是多么的深恶痛绝。03死里逃生
作为给包拯设计了闻名天下的刑具,公孙策也成为了包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智囊型人材。包拯任开封府尹的岁月中,死在三把铡刀下的,上至显贵,下至百姓数不胜数。
可是让公孙策万万没想到的是,有朝一日,他也会有幸品尝当年自己亲自设计的铡刀,到底是什么滋味。原来公孙策辅佐包公多年,身边只有妻子和一个女儿,或许因为树敌太多,他的家人遭到了贼人的报复。
一次趁他出门办案的机会,一伙歹人闯进了他的家中,不但侮辱了他的妻子,还抢走了他的女儿。此后多年,公孙策一直心有不甘,一有机会就寻找女儿的下落,可是一直没有音讯。碰巧又一次出了命案,而死者手中攥着一个荷包,这个作为证物的荷包被公孙策一眼认出,是自己女儿从小带在身上的东西。
于是,公孙策顺藤摸瓜,查出了杀人案是女儿所为,虽然是被人逼迫谋财害命,可是杀人难逃罪责。于是公孙策扣下证物,只是暗地里除掉逼迫女儿的贼人,却放过了女儿。
虽然公孙策因为私心放了女儿,但是他深知这事瞒不过包拯,迟早会被识破。于是他主动找到包大人,希望凭借自己多年的辅佐之情,换来大人网开一面。
可是以“铁面无私”闻名的包拯,又怎么会答应他徇私呢?既然凶手逃了,那么就由包庇罪犯的公孙策抵罪!就这样,公孙策被五花大绑,押到了虎头铡前面。一起共事多年的其他人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先是由展昭求情,却被包拯拒绝了。
正在开铡问斩的时候,天上忽然降下雷霆,这才救了公孙策一命。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公孙策也因此被迫辞官归隐,结束了他的仕途。
04结语
或许在包拯不听劝告,非要杀他的时候,公孙策就已经萌生了去意。毕竟多年的感情都比不上爱惜的羽毛,这样的大人恐怕永远成不了朋友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