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偏见从何而来?

鹰哥爱写文 2024-05-28 06:58:35

​《偏见的本质》作者:戈登·奥尔波特

​偏见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判断

当下的社会正处于人类历史上物资最充足、科技最发达的时代,我们已经能应对许多曾经致命的疾病,从而把人类的平均寿命带到新的高度。与此同时,普及教育的推行,让人们的知识水平也达到了历史新高度。这些表现都意味着,人们应该生活在一个幸福快乐、彼此关爱的世界里。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放眼当下,大到国家之间的战争冲突,小到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在今天仍然不断发生。尽管我们的知识水平和平均寿命提高很多,但是我们的社交能力似乎并没有太多提升。

大约两百多年前,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曾经创作过一部长篇小说,叫作《傲慢与偏见》。当你翻开这部小说,就会发现,两百多年前的那些偏见在今天依然存在着,比如“以瘦为美,以胖为耻”,再比如“地域黑”、“鄙视链”、“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等等。

这些偏见就像一根根刺一样扎在人们的心里,久而久之就会化脓生疮,造成严重的问题。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产生种种偏见?我们又没有机会放下对彼此的偏见呢?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偏见究竟是什么。

早在很久以前,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偏见的存在,他们还创造出了各种形容偏见的成语,比如断章取义、望文生义、一概而论、以偏概全,等等。这些成语都指出了一个相同的现象,就是人们会在没有足够的依据下,就把别人往坏处想。而这,已经非常接近偏见的本质了,因为它点出了偏见的两个基本成分,首先是毫无根据的判断,接着是由此而来的情绪。

现代心理学家给“偏见”做出了一个更严谨的表述,即“在实际经验前,或不根据实际经验,对人或事物产生的对其有利或不利的情绪。”这和前面的说法差别不大,只不过心理学家认为,偏见并非总是把别人往坏处想,有时也会把别人想得很好,出于偏见去偏袒别人。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人,会预先设想他很有学问,我们跟他说话也会变得很客气。但其实我们根本没和这个人打过交道,也不了解他是不是真的读过很多书,这些都是没有实际经验做出的主观判断。

偏见来源于过度分类

这种主观判断是人类在漫长进化中形成的一种天性。试想一下,还没有走出丛林的远古人类,他每天都要面临种种不可测的风险,如果不及时做出判断,很可能瞬间丧命。

比如,当一个人面前出现一条蛇的时候,比起站在那里判断这条蛇究竟有没有毒,更好的办法是马上逃跑。因为即便这条蛇没有毒,自己顶多是虚惊一场,但不会有生命危险。久而久之,这种“见蛇就跑”的观念在人群中间普及开来,而这和我们今天的许多偏见,别无二致。

有句话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话现在听起来很夸张,但是这的确能够大大提高远古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概率。只不过到了现代社会,我们已经很少能遇到这种危险的场面,不再需要做出这种生死存亡的判断了。

不过,虽然生存环境变了,但我们的基因却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并没有摆脱掉爱做判断的天性,而这就成为了滋生偏见的土壤。

现实中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有很多人觉得现在的00后十分叛逆,这句话似乎不完全是错的,我们身边的确能看到很多特立独行的00后。但试想一下十年以前,人们同样觉得90后是叛逆的一代,再往前的80后也一样得到过叛逆的评价。实际上并不是哪一代人更叛逆,而是所有人在十几岁、二十岁的年纪都会表现得个性十足。

此外,偏见有时甚至不需要正面和负面的态度。比如,当我们遇到一个身高一米九以上的大高个时,我们总会下意识地问他打不打篮球,如果对方回答不打篮球,我们多少会感到有点意外,甚至还会鼓励他去尝试打篮球。这种偏见看似并不存在什么敌意,但如果次数多了的话,对对方也会造成困扰,他不得不一次次地去和别人解释自己为什么没去打篮球。

这种把个子高和打篮球划等号,以及把毒蛇和绳子划等号的行为,其实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思维谬误,它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过度分类”,指的是人们急于依照极少的事实,就进行大规模的归纳,而过度分类正是制造偏见的本质和根源。

偏见可能是下意识的反应

偏见是一种消极、否定的态度,这是大多数人都同意的观点。尽管人们产生了避免产生偏见的意识,但偏见还是有可能在下意识中出现。

那对此,我们不妨来做一个测试:假设在某个深夜,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他的儿子此时正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可父亲一个不小心出了车祸,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当场判定父亲车祸身亡,所幸儿子还有救,于是他被立刻送往医院抢救室。主治医生闻讯也提前赶到手术室准备抢救工作,可当救护车把伤者送到医院后,这位医生只看了伤者一眼,就大声说道:“天啊,这是我的儿子!他怎么会出车祸呢?”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难道说车上的那对父子不是亲生的,医生才是亲生父亲;或者车上的父亲和医生是兄弟,儿子在小的时候被过继给了对方;还有一种可能,是出车祸的人和医生的儿子长得很像,导致医生认错了人。但这些其实都不是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那位医生是孩子的母亲。

这个答案很明显,但是很多人却不会想到。因为在人的大脑潜意识里,首先会把医生归类到由男性担任的职业,当描述到一位医生站在手术台前抢救病人的时候,人们会自然联想起自己手术时的经验,或者自己见过的、听说过的手术时的经验,而这些个体经验中的医生大多数是男性,所以导致大多数人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

当我们得知答案后,自然会觉得把医生和男性划等号是荒唐的,因为没有人真的会对女性医生有什么偏见,但在听到答案之前,我们实在很难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

源于归属感和忠诚感的偏见

由此可见,人性中的某些本能促使我们习惯于去归纳、分类各种经验和信息,从而得出简单的答案,可一旦形成了非理性的分类时,我们就很容易产生偏见。这种偏见有时并不是负面的,甚至不为我们所察觉。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通常理解的偏见,也就是“恨的偏见”,其实都是一种衍生出来的附带产物,真正的偏见本质上都是“爱的偏见”。恨的偏见只不过是爱的偏见的一种反射。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事实,心理学家引入了一种叫作“内群体”的概念。所谓的内群体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你可以根据身处的环境组成各种不同的内群体。比如,在一个家庭中,你的内群体就包括了所有亲人、家庭成员;到了学校,你的内群体就是同学、室友;到了公司里,内群体又变成你的同事、领导和下属。而且,内群体的规模也没有限制,比如我们十几亿中国人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内群体。

所有这些内群体都建立在一种由血缘关系、社会关系或文化关系形成的某一条严格的规定之上,同时塑造着群体内每个人的社会观念,这些内群体观念帮助每个家庭、社会和国家有序运转。

我们所有人都是在这种内群体形成的观念中成长起来的。比如,对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小伙伴是男孩还是女孩并不重要,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性别意识就会增强。一般到了一年级的时候,有四分之一的孩子还会选择和异性玩耍。而等到四年级的时候,愿意和异性玩耍的孩子就只有2%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另外98%的孩子都不喜欢和异性伙伴玩耍,因为到了中学以后,又有超过八分之一的孩子会打破性别的束缚,去选择异性伙伴。

孩子中出现的这种异性伙伴比例骤降,之后又有所回升的趋势,就是由内群体塑造出来的。

当孩子们到了四五年级时,身体发育出了比较明显的特征,从而分化成了男孩和女孩两个群体。男孩群体会不喜欢和女孩一起玩耍,他们觉得女孩子跑得慢,力气小,还爱哭。男孩之间甚至还会相互攀比,看谁能把女孩子逗哭,谁就更有男子汉气概。男孩身上的这些态度和行为,都来自于他们对自己身上男子汉气概的热爱,对男生群体的忠诚,结果就是和女生群体形成了某种“冲突”和“对抗”。

等到男孩子们慢慢长大,一些男孩开始对女孩产生了爱慕之情,又开始去讨女孩子欢心,性别群体的壁垒随之瓦解,男孩和女孩之间没有必要再表现得“水火不容”了,于是异性伙伴的比例也就随之增高。

翻看历史,民族与民族之间也好,国家与国家之间也罢,几乎都是这个道理。对群体之外产生的偏见,都源于对本群体的归属感和忠诚感。这些归属感和忠诚感本质上并没有错,甚至于我们人类就是靠着归属感和忠诚感走出丛林,征服世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偏见就是理所当然存在的。

如同一个人钟爱着某位歌手,他逢人便夸这位歌手的歌最好听,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讨厌其他所有歌手,也不代表他要去攻击其他的歌手,更不意味着他无法接受别人对这位歌手的批评。如果这个人足够成熟理性,事实可能正相反,他会非常愿意去倾听这位歌手有哪些不足之处,然后期待其做出改进,从而创作出更好的歌曲。

因此,心理学家最后指出,对内群体的偏袒并不一定建立在对其他群体的对立之上,敌意也并不是创造集体凝聚力的唯一方式。重要的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应该是为了自己群体变得更好,而不是让其他群体变得更差,从而凸显我们群体。如果人们都能拥有这样的意识,那么所有负面的敌意和歧视,都能被转化成向前的动力,那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0 阅读:2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