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整军葭萌,手下可供调遣之兵已有三万余众,军粮物资足够支持一年之需。消息传出,吓坏了盘踞汉中的张鲁,连忙召集部属商议对策。
谁知张鲁却是一场虚惊,一月过去了,一年也过去了,近在咫尺的刘备却毫无动静。北面的敌人张鲁和南面的盟友刘璋都暗中纳闷。
原来,刘备正在广施仁德和信义。要想在刘璋父子盘踞近三十年之久的益州喧宾夺主,单凭武力还不够,尚须尽量争取人心。这可不是三天两天能办到的。
刘备还需要熟悉益州的地理形势、物资储备、交通距离、军事布置等各个方面了解的一清二楚。而这些也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准备。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第二年。白水关的守将高沛和杨怀见刘备根本没有北上攻打张鲁的打算,于是给刘璋写了一封密信。
信中说,刘备恐有图谋不轨,最好早作打算,让刘备回荆州去。写好后便差人送往成都。不想这封信被法正截获,法正找到刘备和庞统,紧急商量办法。
庞统给了刘备三条计策来取益州。上策是不必管白水关守军可能袭击后背的危险,暗中组织一支精兵,昼夜兼程,南下八百里,偷袭成都。刘璋不谙军事又无防备,必可一战成功。
中策是假装荆州有急,故意收拾行装准备东归,请白水关主将杨怀、高沛来赴宴告别。二人来后,即行扣留。待把白水守军近万人抓在手中,再南下进取成都。
下策是退至位于三峡西端的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等待荆州的后援大军来到,再慢慢向西硬攻成都。
最后,庞统劝刘备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久矣!
刘备再三比较,觉得上策太冒险,这么远的路程,沿途都是刘璋的关卡,小股精兵如何能通过。事实上,刘备最后兵临成都时,城里还有三万多将士,小股军队实在没有作为。
至于下策,就是原路返回,相当于放弃益州了。上策太冒险,下策太缓慢,只有中策最为合适。
恰好此时,东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十月,曹操起水步三军十五万,号称四十万,杀向淮南,要雪赤壁败逃之耻。
原来准备和刘备翻脸的孙权得报,立即动员精兵七万迎战。同时开始向刘备求援,派遣专使驰告刘备,请他从荆州方向出击曹操,以为声援。
当然要指望刘备放弃益州回来与他并肩作战是不大可能的了,因为刘备荆州方向的形势也不乐观,曹操进攻孙权的同时也派大将乐进带兵与关羽在青泥对峙。
正愁没有借口的刘备立即请庞统前来商议对策,庞统让刘备以急需救助孙权为借口,写信向刘璋索要精兵一万及大量物资。
二人商议妥当,刘备写好书信,派使者送与成都刘璋。刘璋接到信后,便要相助。黄权道:“如此便养虎为患,恐再难管控了!”
众人也纷纷相劝,本来指望刘备攻打张鲁,没想到刘备一仗没打,就准备撂挑子走人,现在居然还狮子大开口。
刘璋也很为难。他也担心将这么多兵马给刘备之后,真的会养虎为患。
刘璋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给刘备四千人马和所求物资的一半。在刘璋看来,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
刘备一看,大怒,对部众说道:“我们为益州讨伐强敌,不辞劳苦,备尝艰辛。而他们却如此吝啬财务,我们难到还要替他们卖命吗?”不明真相的士兵马上发出怒吼,刘备暗自高兴。
来回信的使者一看这种情形,吓得连夜逃回成都。刘璋的使者跑回成都,将刘备发怒的事情报告了刘璋。刘璋惊疑不定。
此时的成都城里,张松很是困惑不解,他不明白刘备怎么现在向刘璋借兵马,准备回荆州?如果刘备回了荆州,所谋划的大计岂不是半途而废?
于是,张松给法正和刘备写了一封信(今大事垂立,何以使大夫死战乎),想问明所以。不料这时,张松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前来,张松慌忙将信藏入袖中,与哥哥相见。

张松心中忐忑,不小心将这封信掉在地上,被张肃带来的从人捡到。
张肃回府后,从人把信呈给张肃观看。张肃一看信中内容大惊。他想这信要是落在刘璋的手中,刘璋肯定是要灭我们九族的,若将信主动交给刘璋,虽然弟弟人头落地,但可保整个家族无恙。
于是,张肃便大义灭亲,将弟弟张松的信交给了刘璋。
刘璋这才知道大事不妙,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一想,,立刻知道自己被张松害了,于是大怒,杀了张松。
刘璋忙召集众人商议刘备想夺取西川之事。黄权建议马上通知各路关口严加把守,不许放刘备入关,刘璋照办了。
刘备得知张松被杀,大怒,立刻写信给白水关守军主将杨怀、高沛,说以紧急军务要跟两位将军商量。
杨怀、高沛二将有些疑惑,不防刘备会有杀心,只带了少数护兵前来赴约。二人一到刘备的帐下,就被刘备没头没脑地把他们狠狠地骂了一通,然后拉下去杀了。
接着,刘备驰兵赴白水关,接管了全部守军。刘备把白水关守军士兵的家属留在葭萌作为人质,并派心腹部将霍峻率兵两千镇守葭萌。
刘备令黄忠和卓膺为先锋,领精兵五千,率兵南下,偷袭涪县。两员先锋官得令之后,急行军三昼夜,行程三百余里,来到涪城之下,发起猛攻。
涪城守军猝不及防,被打得丢盔卸甲,四散奔逃。黄忠与卓膺攻占涪城后,刘备也赶来会合。刘备下令椎牛飨士,置酒高会,庆祝首战告捷。
席间,刘备满面春风,对庞统说道:“今日之会,真是快乐之至!”不料庞统却严肃地答道:“伐人之国而以为欢乐,恐怕不能算是仁者之兵吧。”
已有几分醉意的刘备勃然大怒道:“昔日周武王伐商纣,前歌而后舞,这难道不是仁者之兵?君言不当,请立即出去!”
庞统也不申辩,随即起立,长揖而辞。过了一刻,刘备冷静下来,很是后悔,连忙派孙乾和简雍把庞统请回来。
庞统回到自己的座位,也不道歉,径自吃肉饮酒。刘备以为庞统回来之后,肯定会向他认错,不料是这般景象。便开口问他道:“刚才的对话,究竟谁有错呢?”
庞统立刻答道:“君臣都有错。”意思是刘备高兴的过分,显得轻狂;自己也直率的过分,显得无礼。
刘备忍不住大笑,很赏识庞统直言无隐的性格,于是宴饮如初,尽欢而散。刘备在涪城休整两日后,挥军南下,直扑一百五十里外的绵竹县(今四川德阳市北)。
这时,涪城失守的消息传入成都,刘璋急忙调兵加强北路沿线的防务,同时召集幕僚商议对策。
大多数人心中暗想:当初苦口婆心劝你不要引狼入室,你总是不信。如今大祸已经酿成,哪有什么办法补救?于是众人缄口不言。这时,有一位忠心的幕僚郑度,见众人不语,当即挺身而出。
他献上一计道:“刘备兴兵来攻,务在急速,故而所带粮草不多。为今之计,不如将沿途百姓全部驱赶至远处,所有粮食仓储,一概烧光,然后凭借高垒深沟,坚守不出。敌军缺粮,不过百日,即将退走。届时再跟踪追击,必可全胜。
郑度进献“坚壁清野”之计的消息,很快传到刘备耳中,熟谙军事的刘备很是担忧。刘备找来法正商议对策,法正却安慰他,说此策虽佳,刘璋必不能用。

果不其然,刘璋对郑度说:“我只听说过拒敌以安民,还没听说过动民以避敌的战法。”于是,斥退郑度,不用其计。
刘璋虽然没有采纳“坚壁清野”的主张,但躲在城里被动挨打总不是办法。于是,刘璋派冷苞、张任、吴懿、邓贤、刘璝五将前往迎战。
冷苞、邓贤二将先行扎寨,拦住刘备西进的去路。刘备得知,派黄忠、魏延去攻冷、邓的营寨,留庞统守涪城,自己带刘封、关平随后接应。
魏延想夺黄忠头功,便抢在黄忠的前面,趁半夜偷袭冷苞的营寨。不想冷苞早有防备,大军出营交战。魏延军马行了半夜,早已人困马乏,抵挡不住,回兵便走。
冷苞哪里肯放,随后追杀过来。魏延跑不上几里,被邓贤领兵截住。幸亏黄忠及时赶来,射死了邓贤,解了魏延的围。
此时,刘备带兵赶到,活捉了冷苞,川兵见主将已失,忙退到绵竹。刘备见刘璋未用郑度之计,大喜,忙集中兵力,猛攻绵竹。
吴懿觉得这样守下去,也终于有守不住的那一天,于是就跑出去投降了刘备。吴懿是跟刘焉一起进川的,连他这样的人都投降,肯定会影响军心。
刘璋一看情形不对,立刻派出第二波将领:李严、费观。李严是南阳郡人,费观是江夏郡人,两人都不是本地人,而属于所谓的东州帮,是刘璋的亲信。
不想李严、费观早看透了刘璋必不能成事,与其后投降,不如提前归队,何况又有吴懿开了先例,于是二人也率部投降了刘备。
余下的守军将领刘璜、张任抵挡不住,只得放弃绵竹,随着刘璋之子刘循退守南面七十里处的雒县(今四川广汉市北)。
这雒县城池是成都北面最后一座军事重镇,距成都六七十余里,如果失守,成都将无险可守。刘备志在必得,挥兵把雒城围定,断绝了它与成都的联络。
自从李严中途变节投降后,雒城的实际主将就变成了刘循。在刘循的监督下,众将士拼命抵抗,严防死守。
为了打破包围,保持与成都的联系,雒城守将张任率军出城向南冲锋。在城南的雁桥附近,张任遭遇伏击,兵败被擒。
刘备惜其忠勇,好言劝降。谁知张任厉声道:“老臣誓死不事二主!”刘备无奈,只得斩了张任,继续攻城。
自从张任死后,雒城再无有能力的武将,只是采取防御策略。刘备本以为借着攻克涪城、绵竹的胜势,取雒城易如反掌,不料雒城守军凭借坚固高峻的城池和充足的粮草,顽强抵抗,刘备一时竟不能得手。
此时,刘备才意识到刘璋并不是一触即溃的朽木枯枝,益州也不是唾手可得的囊中之物。于是,他立刻派关平驰赴荆州,令诸葛亮、张飞、赵云火速率大军入蜀增援,荆州留关羽一人镇守。
美国纽约,爆发大规模民众抗议示威游行!成千上万人涌上街头,高喊:我们要总统而非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