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野钓篇(10):野钓做好这三点浮漂出口真实又销魂

渔猎行者 2024-06-05 02:06:03

在野钓中很多钓友在不同做钓环境下喜欢优先选择顺手常用的浮漂,尤其是夜光漂基本是一浮漂打遍天下,这样的用漂的方式在野钓中会影响出口和渔获,却被很多钓友忽略了,关于浮漂的吃铅量、漂形、材质的选择乌拉本文分享一下经验和思考,欢迎新老钓手补充和指正!

一、前言

野钓选漂的三个关键出发点:浮漂吃铅量、浮漂造型、浮漂材质

浮漂的吃铅量大小差异,直接影响鱼口信号强弱不同浮漂造型,展现浮漂受力的不同动作浮漂材质承担着信号的反馈速度和真实度。

二、浮漂吃铅量的选择

铅坠在浮漂中的核心作用是:压载钩饵水层、拉直主线、提高抛投精度。野钓中为减少环境影响和传递真实有效信号,就需要适配吃铅量最合理的浮漂型号,建议考虑以下四个关键因素并根据这些计算方法选择大致合理的浮漂吃铅量:

【竿长】:理想完美状态下根据竿长度尺寸*0.5为基准,例如6.3米的钓竿搭配3.2克吃铅量的浮漂,9米的钓竿搭配4.5克左右的浮漂,3.6米的钓竿搭配1.8克左右的浮漂就比较合理;

浮漂标准吃铅量选择公式:竿长尺寸数据*0.5=浮漂吃铅量

【水深】:水深超过6米的建议浮漂吃铅量选择增加0.5倍配重,例如7.2米钓竿正常使用吃铅量为7.2*0.5=3.6克,如果在超过5米的深水区做钓鲢鳙或钓底,浮漂的吃铅量就应该从3.6*1.5=5.4克左右更为合适;

水深差异浮漂吃铅量选择公式:竿长尺寸数据*0.5*1.5=浮漂吃铅量

【水流】:在走水或流水区域做钓,浮漂的吃铅量建议增加至基础吃铅量的1~1.5倍均可,例如8.1米钓竿的基础吃铅量为8.1*0.5=4克左右,静水中4克非常完美,当在流水中做钓时可以增加到4*2=8克左右;

流水环境浮漂吃铅量选择公式:竿长尺寸数据*0.5*2=浮漂吃铅量(忽略水深因素)

【风速】:在3级风速以下的野钓环境中选择浮漂吃铅量的建议根据标准吃铅量增加1.3倍即可,例如5.4米钓竿微风环境下使用5.4*0.5*1.3=3.5克;

微风环境浮漂吃铅量选择公式:竿长尺寸数据*0.5*1.3=浮漂吃铅量(忽略水流因素)

Tips:其他影响浮漂吃铅量选择的还包括主线线径、饵料形态、抛竿方式、做钓策略等因素,对于这些机动性、主观性的因素此处不做独立分析,总之野钓选择浮漂并不是吃铅量越大越好,吃铅量对于浮漂调整剩余浮力影响较大,除非在特殊环境下需要较大的储备浮力。

三、浮漂形体的意义

野钓浮漂的漂形选择是控制出口动作的动作方式:顿、定、停、升、黑,在鱼口爆发期任何形状的浮漂动作差异都不大,当在鱼口赢弱状态时,浮漂的漂形会出现明显的动作差异(此处仅介绍野钓中最常用的四种漂形)。

枣型浮漂特点:浮漂长度介于50~90cm之间,甚至达到120cm,多为硬尾加粗尾;优点:长身长脚长尾、行程长、抗走水能力强、吃铅量大易抛投、远距离目数清晰;缺点:稳定性高但灵敏度略低,翻身站立速度慢、细微动作反馈模糊;用途:主要用于飞铅钓行程、钓离底、钓半水、守钓巨物等,如白条、草鱼、鲢鳙、翘嘴、红尾、鲤鱼、青鱼等。

细长身形浮漂特点:浮漂长度一般在30~45cm之间,多为细漂尾、螺旋硬尾;优点:短脚长身长尾,漂身横截面小、翻身速度快、到底速度快、鱼口动作信号放大;缺点:下降行程快、储备浮力小、抗杂鱼性能差;用途:主要用于底钓,例如冬春季野钓鲫鱼、鲤鱼、黄尾、黄桑、青尾等。

宽肩缩腰型浮漂特点:浮漂长度一般在45~60cm之间,多为细硬尾;优点:脚尾身长比例各异,造型规格多、抗杂鱼能力出色、吃铅大调钓策略灵活;缺点:需要精细调整、信号反馈速度一般、反馈优势在顿口、阴口点口信号差;用途:主要用于钓底和钓离底接口,例如大鲫鱼、鲤鱼、罗非、黄颡、鲶鱼、土鲮等。

橄榄形浮漂特点:浮漂长度一般在25~40cm之间,多为细硬尾;优点:脚尾长比例相当,圆形漂身、翻身速度快,顿口明显、下行稳定有短行程;缺点:吃铅小漂体短小、调钓精细复杂、适应场景有限;用途:主要用于浅水行程和钓离底接口,例如冬季草洞钓鲫、浅水区域、冰钓等。

Tips:对于其他的各色各型漂形基本也是由上述四种漂形的演变和改良,请记住四个基本原则:漂尾长度决定行程长度、漂脚长短制约浮漂翻身速度、漂身横截面大小增强抗走水性能、漂身长度主要在于放大微弱信号。

四、浮漂材质的差别

决定野钓浮漂表现稳重细腻还是迅捷状态的是浮漂材质,浮漂材质密度决定了浮漂的重心,例如纳米、巴尔杉木的材质密度小储备浮力大,出口动作给人感觉浮漂太急不够稳重,对于信号的反馈过于快速;芦苇和孔雀羽材质相对密度较大,浮漂的储备浮力有限,整枝浮漂的重心低,故而浮漂的动作比较舒缓稳重。请勿不轻信下面三种说法:

孔雀羽、芦苇浮漂的灵敏度比巴尔杉木、纳米材质的浮漂高。巴尔杉木、纳米的价格比孔雀羽、芦苇浮漂便宜,所以纳米浮漂低端。在低温环境下弱口表现力孔雀羽、芦苇要好于巴尔杉木、纳米浮漂。

答案:世上没有最好的浮漂,只有契合鱼情的选择、只有更接近鱼情的调钓、只有善用策略的做钓人!

Tips:乌拉的实战经验提出的相对主观意见

通过对浮漂形状的设计、材质的选择,控制浮漂在水中的牵引力和水体阻力差,操控浮漂在水中降落速度,从而达成底钓、底接、抗走水、吃铅量等浮漂基础性能;通过对浮漂吃铅量的精准调钓,控制浮力差来操控浮漂完成底钓、离底、浮钓、行程、灵敏度的控制,调钓控制浮漂的出口动作(大小顿口、顶漂、轻微点顿等);浮漂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根据浮漂形材、调钓策略来对接鱼情状态;野钓环境复杂,浮漂的丢失、损坏、误伤的可能性非常高,建议选择纳米浮漂相对更经济耐用。

五 、野钓选浮漂的建议

静水尽可能选择吃铅量较小的浮漂,流水适当用吃铅量较大的浮漂;冬季低水温要选择细长身浮漂,夏季高水温建议选择枣核形浮漂;钓底时建议选择吃铅量较大的浮漂,钓浮时建议选择吃铅量较小的浮漂;杂鱼干扰少的水域小吃铅量善于捕捉微弱动作,杂鱼多的水域大吃铅浮漂能够改善闹窝状况;建议以纳米浮漂为主,最好再置备其他漂形和材质的浮漂,针对不同野钓场景;野钓中长竿尽可能选择加粗硬尾,对于短竿使用尽可能选择细尾/螺旋尾/阴天尾;吃铅量较大的浮漂在野钓中使用变化方案更多,有利于做钓策略的随时改变;浮漂只是工具,预判好好环境影响和做钓思路,选对工具就能事半功倍!

作者简介:【渔猎者乌拉】

丹江口湖库纯野钓实战派,二十年鲫鲤鲢鳙翘鲴野战经验坚持在头条分享纯原创钓技钓法,实战思考 独立观点 欢迎关注

0 阅读:0

渔猎行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