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冷在三九四九”。
而今日就正式踏入四九天了,你家乡的天气是如何呢?像往年这个时候,都已经是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的景象了。然而今年冬季偏暖的缘故,三九天很多地方没有下雨,而进入四九天,也还是比较的暖和。
因此,不少人才对后面的天气担忧起来了。在民间还有老祖宗留下老俗语“不是四九雪,就怕四九晴”,那四九晴天有啥不好的预兆呢?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的谚语都是咋说的。
大家也应该知道,在科技尚不发达的过去,谚语是人们洞察自然、指导生活的重要依据,其中四九晴天的说法,蕴含着深厚的智慧。而这句“不怕四九雪,就怕四九晴”,指的是在四九天下再大的雪也没什么,可是如果是晴天多,那么就要担心起来了。
至于在四九下大雪不用担心,这个估计很多人也能说出一些原因。首先,从气象学角度看,四九正值隆冬,太阳直射点虽已慢慢向北移动,但北半球接受的太阳辐射仍较少,地面热量散失远大于获得,本应是寒冷至极且多降雪的时段。
其次,正常情况下,强冷空气频繁南下,与暖湿气流交汇,形成降雪,为大地铺上银装。而且这个时候下雪,对农业也是有利的。农谚也说了“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还有家喻户晓的“瑞雪兆丰年”等,这些不仅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同时也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可一旦四九出现晴天,情况便有些不同。“四九晴一日,正月雨不停”,这句谚语指出,若四九期间多晴天,哪怕是四九第一天是大晴天,这也不是什么好兆头,往往预示着来年正月雨水(雪)偏多,即春节可能偏冷。
在古代,正月是农事活动逐渐准备开展的时期,适量雨水有利于冬小麦等越冬作物返青生长。但雨水过多,便会适得其反。持续降雨会使土壤含水量过高,透气性变差,导致农作物根系缺氧,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而且,阴湿的环境还容易引发各种病虫害,威胁作物健康,进而影响全年的收成。
“四九大日头,春旱到清明”,此谚语则揭示了另一种可能。四九晴天反映出大气环流可能出现异常,暖湿气流活动不频繁,导致降水稀少。
这样的天气状况如果持续,从冬季一直延续到春季,便会引发春旱。春季是万物复苏、播种育苗的关键时期,农作物对水分需求极大。
春旱会使土壤墒情变差,种子难以发芽,幼苗生长艰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对于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社会,这可能意味着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关乎无数人的生计。
类似的谚语还有“四九不下雪,来年长工歇”,说的是四九天如果是晴天,还没有下雪的话,预示着来年的雨水少,不利于农业耕种,这样导致长工也没活干了。
除此以外,四九晴天对日常生活也有诸多影响。在过去就有“四九日头笑,开春冻死牛。”的说法。冬季晴天多意味着寒冷干燥,可是在后面可能会有大降温,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出现降温的话,人们需要更多的燃料来取暖,增加了生活成本。同时,干燥的空气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对于交通运输来说,干燥的路面虽然不会像雨雪天气那样湿滑,但持续的晴天若导致后续降水异常,在春季可能引发道路泥泞等问题,影响物资运输和人们出行。
老祖宗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总结出这些谚语。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留意着天气变化与周围事物的关联,将这些宝贵经验口口相传。这些谚语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简单记录,更是对未来趋势的预判,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应对自然变化的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四九期间,多地就是晴天为主,并且很多地方还出现了大回暖的天气。但是大家可不要以为就是暖冬了,说不定在后面就会大降温,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可要提前做好准备,说不定就会下大雪,还有冻雨哦。
总之,不管怎么样,以老祖宗的谚语作为参考,未雨绸缪是没有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