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甲功健康早掌控丨甲状腺出问题了?请记住一句话!

博锋聊健康 2025-03-28 13:17:12

近些年来,人群中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桥本甲状腺炎等一系列疾病名字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面对异常的诊断报告,有些人甚至产生了焦虑的情绪。然而,现实中,许多得了甲状腺疾病,经过合理治疗,依然不影响正常生活,他们的经历给了我们希望和启示,这些人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而这个特点,你也完全可以做到。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益彩明天-甲状腺疾病预防公众科普教育公益活动项目,于2025年3月26日上午在武汉市进行了第五场科普会议。该项目旨在加强甲状腺疾病知识科普,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

本期项目邀请到华润武钢总医院的林萱教授为武汉市通达社区的干部和群众进行了一场线下的甲状腺疾病公益科普讲座。本次讲座中,林萱教授向大家科普了常见慢性病之一——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

小小甲状腺,为什么对人体影响这么大呢?

甲状腺是一个位于颈部前方、气管两侧的小腺体,形状类似蝴蝶。它不仅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调节器”。甲状腺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主要包括T3和T4),影响着人体的新陈代谢速率、生长发育、体温调节以及心率等多个方面。当甲状腺功能异常时,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状态,还可能波及到其他器官系统的正常运作,所以啊,甲状腺有毛病,会影响身体的很多活动。因此,了解甲状腺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甲状腺疾病高发,谁在幕后“推波助澜”?

甲状腺疾病并非“随机抽奖”,某些特定人群由于遗传、环境、生理等因素,患病风险更高。了解自身是否属于高危人群,有助于早预防、早发现。甲状腺疾病四大类型的常见高危人群各有不同: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6倍,与雌激素波动、妊娠相关免疫变化有关。

遗传易感者:家族中有甲亢患者,尤其是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亲属。

精神压力大者:长期焦虑、熬夜或经历重大变故的人群,免疫系统易紊乱。

碘摄入过量者:长期食用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或含碘药物,可能诱发碘甲亢。

2.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桥本甲状腺炎是最常见原因,常与其他自身免疫病(如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共存。

60岁以上女性:年龄增长和绝经后雌激素下降,甲减风险显著增加。

甲状腺手术/放疗史者:甲状腺切除或放射性碘治疗会破坏甲状腺组织。

碘缺乏地区居民: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长期缺碘可导致“地方性甲减”。

3.甲状腺结节

40岁以上人群:结节发病率随年龄增长。

女性:雌激素可能促进结节生长,女性结节检出率是男性的3-4倍。

长期接触辐射者:童年头颈部辐射史(如CT检查未防护)是甲状腺癌和结节的高危因素。

4.甲状腺癌

年轻女性:20-40岁女性发病率最高,是男性患者的3倍,可能与雌激素受体表达有关。

甲状腺癌家族史:5%-10%的髓样癌与遗传基因突变(如RET基因)相关。

辐射暴露史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激增,提示辐射敏感性。

5.特殊人群需警惕

孕妇:甲减可能导致胎儿智力发育迟缓,需孕早期筛查TSH。甲亢控制不佳易引发流产或早产。

儿童:先天性甲减需新生儿筛查(采足跟血),迟发可能影响身高和智力。

老年人:无症状甲减易被误认为衰老的表现,因此常常容易被漏诊或误诊。

专家特别指出:即使属于高危人群,也不代表一定会患病。如果发现颈部肿块、体重异常波动、情绪或睡眠改变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你的风险背景,以便针对性检查。另外一方方面甲状腺疾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甲状腺癌,在年轻人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在育龄女性中更为突出。这不仅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的甲状腺健康管理,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甲状腺问题,还得交给专业医生来教你如何应对

越来越多人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疾病,但看着各种指标,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严不严重,该如何治疗。

怎么分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报告上写的都是什么意思?我情况严重吗?

要吃什么药?日常吃东西注意些什么?

哪些情况是要手术?

林萱医生来帮你一一解答

关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对于怀疑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个体,医生会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并结合以下几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血液检测:测量血液中甲状腺刺激素(TSH)、游离T3、游离T4等指标水平,初步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

超声波检查:可以观察到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对发现结节具有重要意义。

放射性碘吸收试验:适用于评估甲状腺摄取碘的能力,辅助诊断甲亢。

细针穿刺活检:针对可疑恶性肿瘤的结节,可通过此方法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关于治疗的一些建议

甲状腺疾病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制定方案,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若出现体重异常、颈部肿胀、情绪波动等症状,及时就医排查。定期随访和健康管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对于甲状腺疾病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例如,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出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从而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纳米技术和靶向药物的研发也为甲状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些科技成果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关于预防——生活预防+定期体检是预防疾病的两个重要助手

1.生活中的降低风险的预防措施:虽然并非所有甲状腺疾病都能完全避免,但采取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保持良好的心态:长寿的人,往往心态平和,能够正确对待疾病。这里需要让大家明白都是,甲状腺疾病大多数情况下,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的话,预后效果也通常较好。,如果因为查出甲状腺问题就过度焦虑、恐慌,让负面情绪占据内心。长此以往,不良情绪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对甲状腺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结节进一步发展。

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碘元素,但也不宜过量;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硒等营养素。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减少精神压力。

适量运动:适度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这些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释放压力,愉悦身心,调节情绪,进一步促进身体的健康。

2.甲状腺疾病的筛查:鉴于甲状腺疾病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定期开展甲状腺健康筛查非常必要。建议成年女性每3-5年进行一次甲状腺功能测试,男性则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延长间隔期。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等),筛查频率应更高,并密切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来自林教授的叮嘱

甲状腺疾病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也能将甲状腺疾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而你只需要记住几个字:注意定期体检、坚持规范用药:保持心态平和。正如林萱教授所言:“甲状腺疾病不是生命的判决书,而是提醒我们珍惜健康的警钟。”从今天起,关注颈部这只“蝴蝶”,让健康与生活共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