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E. V. Balanovska, Y. V. Bogunov, E. N. Kamenshikova, et al. (2018), "Demographic and Genetic Portraits of the Ulchi Population." Russian Journal of Genetics, 2018, Vol. 54, No. 10, pp. 1245–1253. ISSN 1022-7954.
【在中国清朝的历史文献中,居住在阿穆尔河下游的民族被称为费雅喀(即尼夫赫人),居住在阿穆尔河上游的民族被称为赫哲人(即那乃人),没有与乌尔奇人相对应的群体……】
乌尔奇人(ульчиi),是东北亚沿海地区旧石器时代土著人群的后裔,他们的遗传信息与该地区大约8000年前发现的古代样本非常相似。
乌尔奇人的语言属于通古斯语的南部(阿穆尔)分支。除了那乃人和奥罗克人的语言外,它还保留着古代前通古斯语系“阿穆尔语”词汇的遗迹,这使得人们可以将乌尔奇人的祖先视为阿穆尔河地区最古老的居民之一。
日本探险家间宫林藏记载的山丹人自称“Mangun”,与乌尔奇的自称发音相吻合,意为“居住在阿穆尔河畔的人”。又由于山丹人居住的地区与现在的乌尔奇人大体相对应,因此人们推测乌尔奇人就是日本历史文献中出现的山丹人。
在中国清朝的历史文献中,居住在阿穆尔河下游的民族被称为费雅喀(即尼夫赫人),居住在阿穆尔河上游的民族被称为赫哲人(即那乃人),没有与乌尔奇人相对应的群体。
首次尝试解除并对乌尔奇人收税的是俄国人波雅尔科夫。19世纪中叶,阿穆尔河地区被划入俄国领土,乌尔奇人也因此成为俄国的臣民。俄国哥萨克和农民开始对阿穆尔河流域进行积极的殖民化。
在乌尔奇人居住的土地上,出现了俄国村庄博戈罗德斯科耶、米哈伊洛夫斯科耶和伊尔库茨科耶等。与俄国农业人口的接触,对乌尔奇人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最早提及乌尔奇人的史17世纪是俄罗斯拓荒者:
乌尔奇人过着定居的生活,住在两到五栋房子的小村庄里。这些村庄分为冬季和夏季住所。古代的冬季住所“hagdu”是一种由柱子和原木制成的地面框架结构,屋顶为山墙式,没有天花板,地面为泥土或粘土。房屋由两个壁炉供暖。
在极冷的时候,乌尔奇人还使用三条腿上的大型金属火盆,燃烧着煤。乌尔奇冬季住所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有一个“狗桌”——一种喂雪橇犬的低矮平台。
夏季住所有两种类型 - 四边形的柱子,屋顶为山墙式,覆盖着树皮(daura)和木桩 letniki(gengga)。捕鱼时,乌尔奇人会建造小型圆柱形小屋。
捕鱼是乌尔奇人传统,他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是溯河产卵的鲑鱼,捕捞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乌尔奇人的定居模式——沿着阿穆尔河主水道的右岸,沿着鲑鱼返回产卵地的主要路线。
传统的捕鱼设备包括渔网、钓具、不同类型的鱼饵等。根据季节、天气条件、河流水位、捕鱼对象和许多其他特征,使用每种设备。捕鱼既用于日常食用,也用于储存。保存渔获的主要方法是制作Yukola——一种风干成薄长盘状的鱼。
乌尔奇人狩猎的主要对象是毛皮动物,因为毛皮在俄国商人中需求量很大。他们主要捕猎西伯利亚兔、松鼠、水獭、狐狸,最重要的是黑貂。
到了19世纪末,黑貂在阿穆尔河已经很少见,因此乌尔奇人不得不去往更远的地域,前往萨哈林岛、阿姆贡、戈林和图姆宁盆地、鞑靼海峡沿岸甚至日本北海道。
乌尔奇人使用弩猎杀有蹄类动物(麋鹿、鹿)。捕猎海洋动物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捕猎海豹和海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