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后期,法国陆军军队新式战术的产生与发展

永旋说财经 2023-02-25 22:13:05

与法军强调进攻决战的新型战略相适应的战术是纵队与散兵相结合的新式战术。有限战争背景下占统治地位的野战战术是线式队形。

线式队形的缺点

线式队形的缺点在18世纪后期已经充分暴露,如它的纵深太浅,往往只有三列步兵,易于被敌人突破;它的横面又太长,首尾往往不能相顾,其侧面和背面极易受到攻击而无法快速转移或自救:它的运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太苛求,训练一支能够熟练掌握线式队形的部队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即便在战场上,为了让队形得以展开,也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做到这一点,至于地形方面的要求,恩格斯说它:“除了最平坦的地形之外,什么地方都不能采用。”

另有一个缺点也堪称致命一一伤亡率大:1758年的克里费德战役中,普军的第一发排枪就把敌军击倒了75%;而在1745年的丰特努瓦之战中,英军也曾用第一发排枪击倒了690名法军。

之所以能出现这种伤亡率,是因为线式队形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上增大滑膛枪的杀伤率而设计的可这样高的伤亡率在王朝战争时期、在士兵成本高昂的背景下几乎成为一个不可原谅的缺点,正是考虑到士兵成本与极高的伤亡率,野战会战才在旧战争中被极力避免。

新型战术的产生与发展

法国革命战争为新式战争下了定义,产生了新型的公民军队,旧式战术已经不合时用了,新式战术诞生的条件逐渐具备。

首先,旧军队中士兵的成本高昂是由其雇佣制和征兵制相结合的兵役制与国家负责常备军的后勤共同决定的。大革命促进了法军的兵役制向公民兵役制的转型,同时后勤补给也由国家统一提供变成了就地自给制,士兵成本高品的束缚于法军而言遂不复存在。其次,线式队形对于士兵的训练要求甚高,而急迫的客观条件不允许法军获得集中训练新兵的便利。

在当时,能有三个月的训练时间已算难得,“且法军公民兵的群众性质也使其无从忍受线式队形极端严苛的训练条件。新战术破土而出的第三个因素在于法国的军事思想家已经积淀了足够厚的营养。

这其中尤以吉贝尔最为突出,在其名著《战术通论》中,他就已经为法军的日后纵队战术和混合队形准备好了温床。为了实施纵队阵型,他设计了四种简单便易的运动方式,运用这种办法可以由行进中的纵队尽快地展开为横队。

他还设计了一种不规则的队形,这种队形大致呈菱形,在不同条件下遭遇敌人的时候可以迅速确定主攻方向,其余部分的法军则可以迅速就位与敌开战。可是变换队形的设想因为普鲁士更快的展开横队的新方法传入法国而受到冷落。

18世纪70年代军事理论界就是在线式队形理论与吉贝尔提倡的纵队队形理论的冲突中度过的。1778年在诺曼底举行了两种队形的对抗演练,结果证明普鲁士传来的横队变换法并不灵活。1791年作战条令采取了两相折中的办法:在行进中采用纵队以提高机动速度,作战时再展开为横队以迎敌。

1791年条令确定的战法,尽管尚不符合法国部队的实际,但它正式开启了战术队形革新的进程。士兵的缺乏训练和经验使得他们在迎敌之时很难做到迅速展开作战队形和稳住阵脚。现实的情况是,一旦作战开始,法军的队形就会溃散,部分士兵会散入隐蔽处或丛林草地间,随着战争经验的积累及纪律建设的恢复法军在一次次的战役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了新的战术。

新的战术将散兵线、纵队战术和炮兵的火力支援结合在一起,这一战术最早在热马普战役中登台亮相,经历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法军先后将横队战术和骑兵等要素融入其中而将其不断完善后,遂成为法军的标准战术。

此战术的运用模式是将部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前卫、主力和预备队。以一个师为例,前卫部分由散兵线和横队组成,散兵线用以在整个战线前占领村庄、庄园、或树林等阵地,此时前卫中的横队负责提供火力掩护,前卫同时配有炮兵提供火力支援。主力军则都排成密集纵队,专门负责主攻。

他们一般排成纵深两个营,正面三个营的阵型,这一阵型在横面大于纵深,所以总体来看仍是一个横队,但它的排面要远小于横队队形,且组成它的六个营则都是呈密集纵队排列的,所以有“营纵队”之称。主力部分再辅以炮兵和骑兵的配合,在进攻时炮兵提供火力掩护和支援,骑兵则负责包抄敌后、突击敌军和扩大战果。预备队部分则视情况决定是否投入。

真实的战况中新式战术体现了更多的灵活性。前卫部分的炮火攻击和散兵线冲击,往往能够很大地吸引敌军的火力(因为敌军很难判定散兵代表的兵力数量)或松动敌军的阵型。如果敌军出现松动,前卫部分的横队也可以迅速变阵,转为纵队向敌军发起冲锋,而当与主力部队会合时,前卫横队也可以转为一般作战单位而与主力相结合,对敌发起冲击。

主力在攻击时,排成纵队会提高行军速度和增大阵型冲击力,而当敌人顽抗时,排成纵队的营的后面四个连也可以迅速展开到正面的对应位置,使纵队瞬间变为横队以猛烈提升火力。混合阵型几乎适合一切地形,甚而至于法军也发现了在起伏地形下自己的阵型相对敌人的落后战法所具有的巨大优势,而往往主动倾向于在非平原的地形下与敌人较量,这一战法使野战运动战成为革命战争后期和拿破仑战争期间的主流。

散兵线战术和纵队战术作为克服线式队形固有缺点的良方,其起源是有据可循的。散兵线战术的出现符合轻步兵在18世纪作用不断加强的趋势,早在七年战争期间,奥地利就曾把国境边民组织成轻步兵团,发挥散兵作用对敌进行袭扰之后法军、普军也亦步亦趋相继组织轻步兵连营,但这时散兵的地位尚未突出。

散兵受到足够的重视始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独立战争让运用散兵战术的美国民兵闻名于世界军事史的舞台。在美洲迥异于欧洲的,充满溪流、山地、树林、灌木的破碎地形中,专为欧洲平原地带设计的线式队形无法发挥作用,反倒被未受过正规训练也没有优良装备却抱有高度热情的美国民兵打得连连失利。

在独立战争的第一战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战斗中,这些可以迅速武装起来、身着狩猎衫而非正规军装的“一分钟人”,靠来复枪和娴熟的射击技法,一战就让800英国正规军伤亡240余人。

英军对美军来复枪兵的战法极端不满,他们抱怨道:殖民地的士兵是“地球上最懦弱的一群匹夫”“他们根本就不会正规军的战术,而是像蛮族一样躲在大树和石墙后面,或者藏在田地里偷袭”“这些人根本不敢和我们正面交手”“如果让这些人跟我们在开阔地带公平战斗,他们就什么也不是了。美国民兵不会、也不可能按照英军所望与他们打正规战,熟悉地形的他们往往采用游击战和伏击战的方式予敌痛击。

民兵采用的来复枪其命中率远高于英军的滑腔枪,缺点是装弹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但美军可以躲避在隐蔽地形中进行装填,这部分地克服了这一缺点。来复枪兵的确给英国正规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汉格尔上校记得,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美洲人向他和自己的同伴射击,结果打死了附近的一匹马,这个射手至少距离自己400码以上。

约翰·伯戈因将军也回忆道,“敌军与我们交战时分成小队,在侧翼上盘旋,对于如何利用地形和隐蔽自己都算得上是专家。”交战时,“几乎很少能隔上一分钟以上的时间,我方战线中没有军官不倒地的,只要听见一声枪响,马上就有一个人负伤。”

在大陆军南方部,散兵的作用受到正规军的重视并尝试着与正规军结合,南方部领导人纳撒尼尔·格林认识到,“凭借现在的力量几乎不可能有所作为”,只能以小股游击队出击,因此须把正规军化整为零,配合民兵展开游击战争并致力于扩大其规模。

美国民兵缺乏装备和训练的条件与法国新军有不谋而合之处,在某种意义上,美军创造的散兵线战术简直可以说是为法国公民兵量身打造的,而后来法国的散兵战术与大兵团的纵队战术的结合则深化了继承于美军的这一趋势。纵队战术如同师建制一样,是18世纪法军探索出的宝贵军事财富。

纵队战术

早在18世纪二三十年代福拉尔就曾经对纵队战术推崇不已,他认为决定战争的与其说是“火力”,不如说是“冲击”,法国人充满激情的个性应当投入到最能发挥其用武之地的冲击性的纵队阵型中。但福拉尔颇应法军在18世纪初期试图与火器作用日益加强的趋势逆流而动的心理,人为地降低火力的意义,是他的不足之处。

可正是通过他的推崇,法军在五十年代才正式将纵队列入训练教程。福拉尔的纵队认识在吉贝尔手里得到了发展,吉贝尔出于提倡运动战的考虑而致力于发掘纵队战术的优点,他认为纵队赋予军事以高机动和高冲击力的优势,这是克服线式作战死板的一剂良方。

另外吉贝尔修正了福拉尔小看火力的重要性,为了发挥火力他为纵队留下了一定间隙,而不是像福拉尔那样认为纵队越是密集冲击力也就越大。吉贝尔并不刻板地推崇单一的阵型,在他的理论里,散兵、纵队、横队皆有其独到之处。为了结合它们的各自的优点,他设计了灵活变阵与营方阵的方案。这些方案得到最终采纳的过程是曲折的,足足用了20年的时间,但它们却因在日后的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的实践中得到继承和发展而大放异彩。

总之,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军领先于他国,率先完成了从传统战略到新式战略的转变。法军的新式战略就是以攻势为主的决战战略。这一战略不再如同以往地以攻城夺地要塞得失为战略目标,而是以尽可能多地歼灭敌人的军事力量为主。

适应这一战略调整,拥有决战性质的会战数量在欧陆陡然增加。为了让法军打好进攻型会战,法军统帅从卡尔诺到拿破仑发展起了一整套相应的战略原则它们包括尽可能集地中优势兵力、以闪电战为特征的奇袭突击,和尽可能妥善的谋划筹各三个方面。这些战略原则成为法军自雅各宾时期直到拿破仑战争中的半岛战役和征俄战役前决胜的关键要素。

当然,它们并不完善,半岛战役的游击战争和沙皇俄国的战略防御让法军的正规战进攻战略彻底丧失了准星。游击战争的飘忽不定让拿破仑无法集中兵力在会战中予以歼灭;从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开始,在与俄军的交锋中,法军不得不面对俄军的棱堡工事造成的巨大消耗。

可是攻击要塞棱堡从革命战争开始就是法军在战略战术设计上极力避免的事情,因而与俄军的交战往往极端残酷。至1813年7月俄、普、瑞三军在特拉申贝格协调出全新的战略,专门针对法军,或者更准确地说拿破仑的进攻的策略,就是全体反法联军分为三个军团,同时进军,但只要发现拿破仑本人的军队就绝不与其交战,而是立刻撤退,不予他开战的机会。

联军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集中兵力去攻击法军的弱势部队。拿破仑若攻击三个军团中的任何一个,不等战果突显,另外两个军团就分别攻击他的侧翼和后方。至特拉申贝格,与法军进攻战略向媲美的19世纪防御战略发展到成熟,莱比锡和滑铁卢,持防御战略的联军把拿破仑彻底变成了一只无牙无爪的困兽。

攻击与防御两方面战略的匹配完善,宣告了19世纪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诞生。法军的持续有效近二十年的攻击战略只是构成了它辨证圆满的一个部分,防御的那部分在与法军抵抗了近二十年后才由反法国家慢慢被探索出来。这攻防两方面的战略一起统治西方军事战略领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0 阅读:52

永旋说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