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志》:创业路上曹操为什么能够做到胜多败少?

雅阁散人 2025-01-19 09:33:33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在初创阶段,都经历过一定程度的挫折和失败。比如刘备屡败屡战,不断改换门庭;孙坚则直接战死,幸亏其子孙策扛起大旗,得以初步奠定江东基业;曹操虽然在初创阶段也曾经吃过亏,但整体还算顺风顺水,一直到赤壁大战时才吃了第一次大败仗。

赤壁大败之前,曹老板基本已经统一北方,正是志满得意之时,骄兵必败不足为奇。此后虽然还有汉中之败,但是整体还是胜多败少。那么是哪些原因让曹操在创业道路上大部分时间都顺风顺水呢?

曹操曾有赤壁之败

第一. 曹操出生显赫。

据《武帝纪》中记载,曹操乃“汉相国参之后”,这里恐怕有攀附之嫌。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汉桓帝时中常侍曹腾的养子,但是无人知道曹嵩的“出生本末”。虽然作为大太监的养子未免有点不尴不尬,但是曹嵩却最后官至太尉,这就让曹操一出生就有了比要靠编草鞋养家的刘备好的太多的平台,并且有了一个结交上层世家的网络,比如曹操少时就和出生于“四世三公”家族的袁绍成了好基友。可以说,曹操的出身为他将来的事业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 曹操政治眼光敏锐。

在曹操拒受东郡太守“称疾归乡里”期间,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等人曾图谋废掉灵帝,另立合肥侯。他们将计划告知曹操,并希望他能加入,不过被曹操拒绝了,后来王芬等的计划果然失败。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曹操年轻时就已经有了远超常人的政治眼光了,甚至比那位大谋士许攸还要高出一筹。

在董卓进京立献帝后,曾表曹操为骁骑校尉,试图拉拢他。但曹操不屑于董卓为伍,于是改名换姓,想方设法离开京城回到故乡陈留,并“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在董卓被杀,汉献帝被其他诸侯弃之如敝履、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曹操却力排众议,主动迎接献帝,并迁都许昌,玩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戏。这种政治眼光,足以将袁绍直接踩在脚下。

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

第三. 曹氏宗族中人才济济

曹操不仅有曹氏家族支持,还有夏侯家族的支持,这两个大家族中都人才济济。曹洪、曹仁、夏侯渊、夏侯惇等都是不世之将才,在曹操初起兵捞取第一桶金时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第四. 曹操本人多谋善断,礼贤下士广招人才

曹操本人不仅智商高,而且善于决策,这样就有利于让自己避开潜在的风险并抓住胜机。就智商而言,曹操应该比刘备和孙权要高。至于袁绍、吕布之流,只能让曹老板按在地上摩擦了。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曹操不仅不恃才傲物,反而心胸豁达,求贤若渴。比如明知关羽是刘备的铁杆兄弟,但是也不计成本希望其收入帐下。还有对曾经献计导致其长子身亡的仇人贾诩,也能做到不计前嫌。

正因为如此,曹老板帐下才有了郭嘉、荀彧、司马懿、贾诩等一流谋士,张辽、徐晃、许褚、典韦等一流猛将。客观地讲,曹操的人才储备远非刘备和孙权所能比。

曹老板最终成就大业

正因为如此,曹操才能在其戎马一生中可以纵横沙场,胜多败少,最终成就自己的霸业。

2 阅读:10
评论列表

雅阁散人

简介:平行世界,纵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