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某快递站中转场发现工作人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经过该中转场中转的快件,也存在受到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因此,如何科学收发快递,降低新冠病毒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防疫热点。
专家表示:经过远距离和长时间运输,快递包裹上即使曾携带病毒,也只是病毒的片段。而快递包裹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存在传播新冠病毒风险。
为了更加有效预防快递感染新冠病毒,快递收发的每一步都应进行科学的消毒杀菌, 不可掉以轻心。
快递从业人员需做好安全防护
1、国内快递包裹与国际快递包裹要分区处理、分发和转运。其中,国际快递包裹要在专门场所进行集中处理,且要定期消毒、通风。对国际快递包裹的分拨处理等各个环节要消毒到位,形成闭环。
2、快递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要对配送箱、运送车辆“一用一消毒”。
3、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
4、从业人员要完成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每周接受核酸检测筛查。从业人员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须主动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就医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口罩。
快递取件的正确消毒程序
虽然快递在运送过程中已经重重消毒,但都是对其外包装消毒,无法渗透到物品内部。因此,收件时尽量就地拆封,不要将外包装带回家。与此同时,需注意以下细节:
快递拆件的消毒程序
对于来自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包裹,应根据不同物品的性状选择不同方法消毒后再使用。
另外,对于不便于消毒的物品,则应暂缓拆包装,对外包装消毒后放置至少7天再打开使用。对于冷鲜品,由于一般消毒液在低温下易失效,因此建议使用低温消毒液进行消毒。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