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一种禾本科的农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期的猿人类,就开始种植小麦,距今有一万多年。
我国的小麦种植最开始是从西亚地区传入中国的,在两河流域有广泛种植。
现如今我们的很多主食也离不开小麦。
比如中国人喜欢吃的馒头,西方人喜欢吃的面包,虽然是不同的做法,却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主食。
那为什么同样都是小麦,而西方发明的是面包,中国却拿去做了馒头?
一、面包的由来人类文明能延续上万年,生存是一个重大问题,还好聪明的人类发现了几种可以食用的谷物。
早在古埃及时代,人们就掌握了利用酵母发酵面团的技术,烘烤出香气扑鼻的原始面包。
在埃及打谷子的场地上,埃及人会将小麦一小捆一小捆地绑扎好,然后让驴用脚在小麦上踩来踩去,帮助小麦脱谷。
用大筛子把谷壳筛选掉,剩下的谷粒都存放到谷仓内,这一点无论是世界上哪个国家,做法是不变的。
这还没完,还需要用工具将谷粒磨成粉末,才能用来制作面包等主食。
加了水的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再经过发酵,发酵的过程就是让空气中看不见的酵母菌落到面团上,把糖分解成酒精和碳酸。
碳酸产生的气泡被裹挟在面团里难以逸出,从而将面团变得松软。
在烘烤的过程中,碳酸和酒精得到发挥,面包也就烤好了。
古埃及人先是用明火烤这种发酸的面团,发现这样做出来的食物可以吃,但是容易烧焦。
于是他们利用河里的黏土烧制成砖块,砌成一个烤炉,在上方留出一个口子,方便拿取面包。
面包里面柔软蓬松,外面稍焦香脆,进而通过在面团里加入不同的坚果、水果等,制作出几十种不同的口味。
到了中世纪,入侵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天生骨子里好战,他们宁愿带着族人四处迁徙,也不愿停下来耕种,储备食物。
这些野蛮部落,每当迁徙到一个新的地方,就在那里种下燕麦,他们非常喜欢吃燕麦片,也方便携带和种植。
直到品尝到了美味的面包,才放弃游牧生活,开始耕地种田。
三、馒头的诞生小麦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小麦从遥远的西亚传到了中国,又遍布了全世界的土地上。
在众多的粮食作物里,小麦征服了全世界,因为它在多次改良后,不光产量高、病害少,而且含有超多的麸质。
麸质和水分的混合,让面团变得容易揉搓,又具有一定的黏性,将发酵后产生的气体封闭在里面,通过上火蒸,让面团变得蓬松柔软。
渐渐膨胀成一个个的小白胖子,香甜的馒头就做好了。
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南是水稻作物之乡,而淮河以北则是小麦之地。
馒头、煎饼、拉面、烩面等等,这些北方的美食都离不开小麦,面食最早还是张骞出使西域才将这种食物文化带到了中原。
宋朝时期,面食已经成为百姓们最常见的食物。
杭州虽然位于淮河以南,但是在南北宋朝时期,从北方移居到杭州的百姓太过想念北方的面食,于是便在杭州开起了面食馆。
虾爆鳝面、三鲜面、羊肉面、笋泼肉面等等,光是听这些名字就觉得十分美味。
相传馒头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为了平息发怒的江水,和天上的狂风暴雨,本来要用人头献祭。
战争已经让不少人牺牲,为了不乱杀无辜,诸葛亮将面团包裹着羊肉、牛肉,代替活人扔进江水里。
没想到真的让波澜壮阔的水面平静了下来,天气也逐渐放晴了,而这个食物也被称作是馒头,保留了下来。
虽然这个故事似真似假,但是现在的馒头可谓是包罗万象,众口可调。
在馒头里夹上各种陷,比如青椒肉丝陷、豆沙陷、粉丝馅,就摇身一变变成跟菜肴可比拟的包子了。
小麦不仅有夏小麦还有冬小麦,就我国目前的粮食需求来看,小麦、水稻、玉米等都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现在高筋小麦我们也可以自主种植,小麦不光是可以做成各种面食、西式面包,还可以酿造啤酒,小麦麸皮也是酱油酿造的原材料。
二、为何西方用小麦做成面包,中国做成馒头?这其实与小麦在不同地区生长形成的口感、质地有关。
西方大多数小麦的颗粒质地比较硬,看上去比较透明,其中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小麦磨成粉末,大多是做高筋面粉使用。
而高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一般都在百分之十一以上,筋度很强,适合制作成面包、披萨、饼之类的食物。
如果吃过意面,就会知道意面一般都是比较硬的,要先在水中煮上几分钟,煮软了才能搅拌着酱料吃。
意面就是用一种硬度特别高的小麦制作,包括西方跟意面同等地位的通心粉也是一样。
二十世纪初,小麦矮杆品种和美洲品种杂交产生“农林10号”小麦,产量很高,但是抗病能力很差。
直到美国博士诺曼博洛格通过杂交技术将小麦品种改良成功,才让小麦种植得以广泛开展。
中国的北方夏天的日照时间比较长,种植的主要以中筋小麦为主。
中筋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适中,适合蒸煮,北方的主食有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就是用中筋面粉制作的。
而中国的南方夏天多雨水,产出的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比较低,也就是底筋小麦了。
低筋面粉适合制作各种点心,比如月饼、酥饼等,在日常休闲的时候作为饭后甜品。
因此在南方主食还是以种植水稻为主,一碗香喷喷的米饭更适合填饱肚子。
明末清初的时候,西方人用中国的小麦制作西餐,就地取材难免差强人意。如同今日的留学学子想要在国外做上一顿正宗的中国菜一样。
难以习惯的中国食物,让西方人在中国开起了面包店,在上海的第一家埃凡面包店,就是一个叫做亨利埃凡的英国人开的。
上海人叫它西方馒头,把面包店称作是馒头店铺。
以前中国人不习惯吃面包,不光是因为中国没有什么高筋麦的种植,还因为面包自带一种特殊的“腥膻”气味。
直接啃食面包,确实味道不佳,难以下咽,但是西方人在吃面包的同时,会在面包片上抹上一层黄油,或者夹上一片芝士。
醇厚浓郁的油脂渗透到面包里,让面筋变得柔软了许多,也美味了许多。
更何况西方人还会配上一杯牛奶,自然就不会觉得面包“腥膻”了。
结语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直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如今我们不必为吃不起面包而苦恼,他乡的学子也可以吃上本土的美味佳肴,无论是馒头还是面包,在历史的长河里都见证了人们的味蕾和情感。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吃饭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
在这一件简单的事情背后,其实蕴含着中国人对幸福的追求,有事情要请客吃饭,过年过节要请客吃饭,没事聚餐也要请客吃饭。
这不光是为了动筷子填饱肚子,在餐桌礼仪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礼节制度。
对食物要时常怀着一种敬畏之情,浪费是可耻的,新社会风象提倡,吃多少拿多少,“光盘行动”。
在人类生存这一场演练里,从放牧时代到农耕时期,不分国界、不分你我,美食是属于世界的。
多元化的碰撞和交融才会产生更多神奇的食物,面包好吃馒头也好吃,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口味偏好不同。
对于中国人最看重的是一大家子聚在餐桌前,一起吃饭聊天的热闹场面。
西方人的餐桌上总是一人份的分餐习惯,这样的餐桌礼仪也有其优点,比如我们现在提倡的分餐公筷,也是借鉴了这一点。
同样是小麦,品种不同,蛋白质的含量也就不尽相同,也正是这细小的差距,才能让食物实现多样化。
在衣食无忧的现代社会,食物也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