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淘宝、京东等平台相继宣布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消费者保护盾”,在四年间逐步异化为“商家绞索”。如今终于“靴子落地”,取消“仅退款”究竟有哪些深远意义?
4月22日,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宣布调整“仅退款”政策,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释放了强烈的信号,明确表示会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造成商户“货款两空”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
事实上,“仅退款”政策不仅存在于这几家知名电商平台。早在去年7月23日,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联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起国内首个“电商平台‘仅退款’调查行动”,并上线了国内首个电商商家“仅退款”第三方投诉通道,最终于9月4日发布国内首份《2024年电商平台“仅退款”调查报告》。
不仅如此,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例行发布《2025年Q1中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数据报告》中,有超过17家电商平台均涉及“仅退款”等行为,如拼多多、抖音电商、淘宝、京东、天猫、快手电商、全球速卖通、1688、闲鱼、美团、苏宁易购、阿里巴巴、BOSS直聘、万师傅、孔夫子旧书网、小红书等平台均存在“仅退款”等商家投诉。此外,饿了么、temu、中免日上、亚马逊、考拉海购、阿里巴巴国际站、飞猪等平台也涉及类似投诉。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恺浓在接受网经社独家专访时表示,
“仅退款”滥用现象太严重,平台无规则介入,导致商家蒙受巨大损失,引起大量投诉和诉讼。首先,这肯定是大规模的自下而上的商家抗议才使得监管部门发现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开启自上而下的整治。其次,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及电子商务的普及和重要性,使得监管倒逼规范电商有序开展业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取消“仅退款”后,为商家提供了有序的平台营商环境,商家更乐于入驻和积极营业,电商业态势必欣欣向荣。该举措,对平台和商家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电商平台“仅退款”政策涉嫌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仅退款一方面侵犯了商家的财产权,另一方面破坏了商家与消费者的购销合同关系,平台在正常的商业关系中硬插一脚,决定财产权的归属,亦违背了平台的服务中介本质。
取消“仅退款”后,网购消费者利益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保护,如通过平台投诉,扣除商家保证金维权,或者提起法律诉讼维权。
当前电商平台投流竞价展示位问题、刷单炒信问题、虚假评价问题等均比较严重。总之就是炒流量、炒热度、炒评分问题凸显。这直接决定着商家能否快速对接消费者,尽快促成消费。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直接导致某些好商品消费者看不到,大量炒出来的质次价高的商品获得了大量订单。措施:优化算法、做到可识别违规信息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专家介绍】
马恺浓律师,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法学毕业,吉林大学硕士,民商事审判法官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