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然真如,一个在网络上凭借“吃奇怪的生食”走红的博主。
她在视频里,头顶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手上拿的可能是苦瓜、蘑菇、仙人掌,又或者一些很奇怪的生食。
每次开吃之前,她都会向这些东西询问道:
“你们同意我吃你们吗?如果不同意的话,可以挣扎、尖叫、逃跑。”
然后,开始了自己的吃播碎碎念。
网友们嘲讽她、攻击她,但她依然不停地在吃,在搞笑,在表演。
直到上个月母亲节,一则纪录短片《在海水涨潮前道别》上线,人们才惊讶地发现:
里面这个饱受原生家庭暴力,把父母送去养老院的主角,正是生食女王——于然真如。
在短片里,她说出的一段话更是引人深思:
“每一个孩子,都会天然的想要对自己理想中的那个父母好。
其实那个时候,我带他们去很多的地方,我知道他们不配,只是,我把他们假设成了是我理想中的父母来对待的。”
面对带给自己伤害的父母,那种明明厌弃憎恨,却又忍不住让自己对他们好一点的矛盾感令人动容。
为什么,很多“受伤的孩子”在成年后,即使满腹委屈,却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回馈自己的父母?
越“孝顺”越痛苦
通过纪录短片《在海水涨潮前道别》,我们看见了于然真如满是伤痕的成长历程。
从小,于然真如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里。
爱打母亲的父亲,以死相逼的母亲,冷漠怨怼的姐妹,以及被委以家庭养老重任的她自己。
因为在三个女儿中,于然真如的性格最像男孩,于是被母亲认定是家里的顶梁柱,连发型都从短发一路变成了光头,母亲看了却觉得高兴。
“我看着你特别像男孩,高兴,因为家里终于有顶梁柱了嘛。”
这位母亲的一句话,引起了网友的愤怒,不少人都劝她逃离这样的父母。
但对于然真如来说,这个逃离的路走得很艰难,她一边对父母有一肚子的怨恨,一边又忍不住为他们付出:
她愿意一直顶着一头男生发型,不留长发,“扮演”家里的男孩,让父母高兴;
她会努力保持优异的成绩,让父母骄傲;
她会在母亲生日的时候给她送花,还画成了一幅画纪念;
长大后,她也会为了父母一句想去北京,而毅然辞职,带他们游山玩水。
但这样的“孝顺”以及爱的回馈,给于然真如带来的不是快乐,不是欣慰,而是更大的空虚和憋愤。
在她提及妈妈的时候,一句“我觉得我的妈妈要吃掉我的生命和灵魂”,让人感受到了她内在的绝望。
可在这样的沉痛的情绪下长大,于然真如仍然尽心尽力为年老的父母安排合适的养老院,期待他们有舒适的老年生活。
这种对父母产生的矛盾付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其实也很常见:
明明是父母有错在先,但当你和他们大吵一架后,又忍不住自责:他们年纪大了,不该和他们计较;
明明为了逃离父母选了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但逢过年过节,还是会大包小包带很多东西回去;
明明不喜欢他们催婚、催生,却还是积极参与各种相亲,下意识考虑是否该生个孩子……
心理学家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天然对父母有一种忠诚。
这些行为,其实是出于一个孩子的本能,天然地会想和父母产生链接;
但是在理性的层面上,当你联想到过去父母对你造成的种种伤害,你又会产生——凭什么、为什么的憋屈。
就像于然真如,哪怕她会和父母一起在海边拍照,也会细心叮嘱父母在养老院的生活;
但是,这种看似爱的“付出”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也不足以让她释怀一切,所以她付出越多,越痛苦。
爱的回馈,是为了童年的自己
但每一个孩子,都是渴望被父母爱的,不管她的年纪有多大。
而当这份爱得不到的时候,孩子便会启动内在的心理防御机制,来进行自我保护。
就像于然真如,她在小时候是遭受了父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成年以后,她仍然走不出这种家庭阴影,只能让自己活在与植物链接的世界里。
每次吃播前,她对着食物说的“挣扎,尖叫,逃跑”,何尝不是说给童年的自己听的。
就像于然真如自己说的,“其实我一直把他们当做我理想的父母对待”,换句话说,其实,于然真如真正想爱和付出的,是童年缺爱的自己。
她将对自己的爱,投射到了“不完美”的父母身上,在她心里,她期望父母是爱自己的,是值得自己付出的。
有些人或许会不明白,这难道不是自我欺骗吗?
其实,并不是。
或许我们童年时没有得到孩子应有的关心和爱,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学到了正向的教育,感受到了来自其它人的关爱,我们学会了爱人的能力。
我们知道要孝顺父母,但这个爱的回馈,没有基于原生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所以,本质上,我们是在弥补那个小时候不被爱的自己。
于是,我们会用“理想化”父母的方式,去爱自己。
“带父母旅游,去自己小时候想去但父母没带你去过的地方”;
“离别时拥抱、亲吻父母,像小时候你渴望父母拥抱、亲吻你一样”;
在回馈父母的过程里,给自己营造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就好像自己从来没受过伤一样。
但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的,仿佛一场清醒的沉沦。我们用现有的“温存”去模糊掉童年时的伤害。
可是,当我们沉溺在为理想中的父母付出时,换来的不会是伤痛的疗愈,而是将自己一直困在了牢笼里。
就像于然真如看到父母在养老院和谐牵手的画面时,会感到十分反胃。
她哭诉道:
“好像他们把我剁碎了,然后又说对不起搞错了,为什么早先不这样,是要故意毁掉我的一生吗?”
我们唯有认清现实,才能解放自己。
“放下对父母的期待,重新养育自己”
为理想中的父母付出,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我们可以选择基于孝道尊重和赡养曾伤害过我们的父母,但这个爱的回馈,一定是不带着任何索求和期待的;
否则,即使已经成年的我们,依然在伤痛的漩涡里徘徊。
每一个不被父母爱的孩子,其实你没有任何的过错,只是,这辈子,你和父母之间的缘分仅止于此。
不管你曾经多么讨好父母,还是心里对父母有多深的怨恨,又或者对父母仍然有放不下的渴望,我都希望你学会让自己快乐。
与其困在爱恨交织的亲子关系里,不如相信——哪怕没有家庭的支撑和爱,你也会有足够的力量与这个世界抗衡。
但在此之前,你有几个功课需要完成。
第一,承认父母一辈子都不会改变和道歉
在原生家庭里受到伤害的人,往往都会期待父母的一句“道歉”。
我们必须明白一点,父母这么多年的行为模式,是很难被改变的,他们的字典里,或许从来就没有给子女道歉这几个字。
因为他们也根本没有被自己的养育者好好对待过。
然后,在心理上和他们分隔开来,不纠结父母的道歉,不执着于那句对不起,甚至,你可以选择“挣扎、尖叫、逃跑”。
第二,放弃对理想父母的幻想
理想化常常存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在婴幼儿时期,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及时满足和关注,会给孩子产生父母无所不能的理想形象。
但是,长大后的孩子,却会一步步看见,父母最真实的模样。
有些孩子能接受,有些孩子却无法接受,走向关系的极端。
要想摆脱原生家庭的痛苦,重新获得力量,就要去降低对父母理想化的期待;
你要接受他们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他们根本给不了你想要的爱,也无法时刻满足你。
第三,做自己的内在父母
当你认清前面两点后,你就要去尝试成为自己的内在父母。
你渴望父母给你什么,你就去给自己什么。
比如,你理想中的母亲是能给自己无条件的爱、保护和重视,那么你自己是否也可以在生活中,去给到自己支持和爱呢?
你理想中的父亲是给你鼓励、赞美、支持的存在,那么你也可以发展出这个面向,在生活中养育你自己。
当我们去完成这些功课之后,你会发现,你想要的爱,并不是只有父母才能给。
如此,当我们慢慢在原生家庭中觉醒,那么你的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四散开来;
你会吸引到更多爱你的人,他们会和你建立新的关系,让你体验到无限的善意。
父母爱不爱你,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你已经成为了爱本身。
原生家庭的痛,不一定需要和解,但一定需要放下,杨力虹老师的《3天家庭心理学体验营》,可以帮助你梳理与父母的关系,看清自己的情绪卡点,活出自己的人生。
*本文由鱼甜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李小豆
编辑丨李小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