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学缠论》 可谓是实打实学习缠论的好地方,涵完整版缠论视频教程、缠论中枢指标软件(电脑版和手机版),每日缠论精品复盘视频以及缠论社群。
缠论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理论。它的核心思想是对市场进行完全分类,缠论中的说法叫做走势终完美,意思是任何的走势类型最终都会结束;
为了进行分类,缠论创造了“走势中枢”的概念,把市场分为中枢移动和盘整,亦即上涨、下跌和盘整;
然后引入“背驰”的概念,用离开中枢后是否背驰来判断某走势类型是否结束,同时用“级别”对中枢进行层层嵌套;
缠论把所有的买点分为一类买点、二类买点和三类买点,并给出了一套利用盘整背驰不停地做差价的程序;
为了精确定义中枢,缠论最后试图走向比波浪理论更精细的几何结构。对于暂时还未完成的走势,缠论借用了个中阴段的名字来形容。不约而同地,如同波浪理论的扩展浪,缠论也针对中枢移动失败的情形命名了中枢扩展的概念;
缠论有独创性,观点新颖,语言霸气,特别是缠论提倡不停地做差价吸引了很多人。但实战应用前还是建议认真研究一下其适用状态。
这里对三类买卖点试作分析。
第一类买卖点;第一类买卖点是在中枢背驰性移动后产生的。其思路是寻找下跌衰竭点,是抄底。抄底不是不可以,但是要明了下面四点:一是抄底胜率不高,自己的资金够抄几次?二是抄到了底,可能还有漫长的低位振荡,交易者耐心是否足够?三是抄底成功的品种未必是未来的牛股,交易者是否不在乎?四是若抄到了绩差股或处于衰退期的公司怎么办?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第一类买点只适合不太敏感的投资者分批买点指数基金。
第一类买点
就买点而言,只有向下的盘整或下跌走势完成后才有买点,上涨走势完成后没有买点而只有卖点。
从三种走势类型的组合角度看,
(一)盘整完成后可以是上涨,也可以是下跌,因此盘整完成后不存在必然的买点。
(二)下跌完成后无论转化为盘整还是上涨,转化后都必然共同存在新的高点,这个转化点就是绝对安全的,缠论将之定义为第一类买点。因此第一类买点是下跌(趋势)结束的标志,在缠论中用背驰的方法来判断。
盘整或下跌完成后的必然组合
第二类买卖点;第二类买卖点其实是次低点,是向下的一个运动背驰后形成的。这与盘整背驰做差价的思路是一样的。我认为,盘整背驰做差价仅适合极个别艺高胆大者使用。盘整阶段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无序阶段,在这一阶段,胜率既不高,赔率也不够,正是技术分析者要想方设法回避的阶段。缠论是不是太高看交易者的能力了?我对第二类买卖点的修正是:在走势向上的前提下,若回调产生背驰后出现了次低点,是可以考虑买入的机会。结论:第二类买卖点要修正使用。
第二类买点
在第一类买点形成后,在次级别上,首先是形成向上的第一段走势,紧接着出现的第二段向下走势的完成(结束)点即是缠论的第二类买点。
第二类买点的安全性由中枢定义和走势必完美共同所保证,因为走势完美则至少要形成一个中枢。中枢在次级别上必然表现为连续的三段走势,因此第二类买点之后必然会有第三段向上的走势,也就是第二类买点买入后也必然产生盈利。
第二类买点后必然产生盈利
第三类买卖点;第三类买卖点是有一段强烈的走势直接穿越中枢、回抽停留于中枢之上形成的。这个买卖点可操作的前提依然是总体趋势要向上。否则,这一突破走势会与前方的下跌中枢合并,扩展成另一个更大的中枢振荡,从而消失于无形。结论:第三类买卖点是突破类买卖点,必须是顺势的突破才可以操作。
第三类买点
由次级别的连续的3段走势形成中枢,这即是中枢的“生”的问题,其后必然面临着中枢如何“死” (或破坏)的问题。
站在买点的角度,一个次级别的走势向上离开中枢后,紧接着的次级别向下走势如果不回到中枢范围内,那么该向下走势的结束点即是缠论的第三类买点。第三类买点是中枢破坏的标志。
第三类买点及之后两种情况
第三类买点为什么必然安全?因为第三类买点出现后即表明前中枢已死亡(或破坏),其后有且只能有两种发展分类:(一)在该中枢上形成新的中枢,且不与前中枢有任何重合,此时中枢的数量必然>2,也就是形成上涨走势。(二)在该中枢之上不能形成新的中枢,也就是新的中枢和原中枢有重合,此时原中枢就扩展成为更大级别的盘整。这两种情况是第三类买点之后必然出现的情况。而无论是出现上涨,还是出现更大级别的盘整,站在次级别的角度,都必然或至少有一段向上的次级别走势出现,哪怕这种极端情况出现,第三类买点也是安全的,因为可以第三类买点之后出现的向上的次级别走势的完成(或结束)点卖出,这也是必然会盈利的。
第一二三类买卖点是绝对安的。
从前面的分析与逻辑推演可以看出,第一二三类买点之后至少都有一段次级别向上走势而让其产生盈利;同理,第一二三类卖点之后也至少有一段次级别向下的走势而在该段出现亏损。因此第一二三类买卖点是由“走势必完美”、“中枢概念”保证的,经纯逻辑推理所确保的必然安全的买卖点。
在波涛汹涌的股市中,如果能找准这三类买卖点,就为交易建立了安全的避风港,这是在股市中处于不败之地的有效的操作模式,而难度是如何找准这三类买卖点并坚决地按买点买入而卖点卖出。当然缠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去判断三类买卖点,在明析理论的必然后,剩下的就是运用理论去判断和操作,这就是个人的理论修炼问题了,因此也就有了如功夫练就层次上的差异,在缠论中的修炼是永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