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个关于数字时代耗电的文章,真是吓了一跳,冲击了我的认知。
先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假设10年前,你把随手拍的时长只有15秒的一段视频,上传到网上,文件大小不到1MB,按照每 GB在服务器中每存储 24 小时,就会消耗0.18kWh(千瓦) 的电力,10年时间你上传的这个小视频将产生近110克的碳排放。
乍一看这不算什么,但实际上,平均到每个人,每年产生的小视频数以百计,而因为手机画质的提升,每个视频的体积都比10年前要大很多,就会消耗更多能源。更麻烦的是,这些视频有可能被保存在了多个平台上。他永远也无法确定,这份数据在整个互联网上被备份了多少遍。每次上传视频,就像在没有人关注的角落打开了一盏灯泡,除非删除数据,否则它就会不断消耗电力,排放温室气体,让地球气候更加糟糕。
前面说的是数据存储,数据的传输同样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以足球巨星 C 罗为例,他的粉丝高达 1.9 亿,如果C 罗发布一张照片,为了把照片传给他的粉丝,全球的网络设施都得运作起来, C 罗发布的每张照片都会消耗24 000kWh 电能。2024 年,中国人均生活用电量接近 1000kWh,24 000kWh 的电够一个人用 24 年,够一个三口之家用 8 年,节省一些,10 年恐怕也不是问题。
有数据显示,在地球上,我们每天都会产生 5 亿条推文、2940 亿封电子邮件、400 万 GB 的 Facebook 数据、650 亿条瓦次艾普消息和 72 万个小时的 YouTube 新视频。全世界在 2018 年创建、捕获、复制和消耗的数据总量为 33 泽字节(ZB),相当于 33 万亿 GB。2020 年,这一数字增长到 59ZB,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令人难以想象的 175ZB。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当前数据中心和网络设施消耗的电力,分别已经达到了全球能耗的 1%~1.5%。就像水果不是从货架上长出来的一样,网络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时时刻刻消耗着电力,总量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最后,最惊悚的是,每个人都会死去,但死去的互联网用户留下的数据仍会持续消耗未来的能源,产生着碳排放,有论文指出,到了2060年,很多互联网平台上死去的用户将比活着的更多,每消耗 1kWh 的电能,就对应着0.23kg 的二氧化碳排放。一旦明白这一点,你就能明白数据的碳排放有多可怕。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或许不需要把一切的东西都变成数据。下次旅行时也许并不需要看到的都用手机去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美景,很多时候,用眼睛欣赏,就已经足够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