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艺术品拍卖市场传来天价的时候,总会吸引大众的目光,而这目光一旦触及到拍品,跟随而来的往往是一声叹息,面对着无规律的色块搭配在一起而成的所谓抽象艺术,世人大都会留下一句“看不懂”或是“太疯狂”。那么抽象艺术究竟是艺术家们走进艺术死胡同“发疯”而得的呓语,还是有着与其拍卖价格相称的价值呢?
这个疑问,可能还要回溯到一百多年前,回到抽象艺术发源之初才可能找到些许答案。
1900年代的抽象艺术助产士
生活在19世纪的古典主义画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毕生的事业,可能就毁在两个科学家的手里。1882至1938年期间,尼诶普斯和达盖尔发明的银板摄影术在法国诞生,一种能够快速的将客观事物成像的技术,让绘画界人人自危。
达芬奇曾经说,“最值得称赞的绘画作品,就是能够依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描绘的作品。”西方的古典绘画,其关注点就集中在“物象”上,也就是对绘画对象(实在的物)的反应上。而在这方面,即便再优秀的画家,也无法与摄影技术相匹敌,那么绘画该走向何方。
当时间来到19世纪与20世纪门槛,人类对宇宙、自然和自身的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的基础,1905年 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于此同时,另一个德国人弗洛伊德也正在构建其精神分析的理论大厦。
这些科学、人文层面的变革,给社会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而且也给艺术家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在摄影技术的逼迫之下,艺术家渐渐的放弃了对物象的追求,物理学的发展,让艺术家的想象力扩展到更微观、更本质的层面,似乎看到了原本看不到的东西,而以精神分析为代表的对人自身的研究,又让艺术家在创作中审视自己,审视作为人的价值。
艺术变革已经走到了20世纪这个关键的时刻,但如果要理解抽象艺术本身,可能还要把目光转向一个人。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保罗·塞尚,被誉为19世纪中“后印象派大师”,但在公众的视野中,其知名度不如悲情、热烈的梵高,也不如与梵高相爱相杀的高更,更不用说作品名字被当作印象派名字的莫奈。但塞尚却被20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毕加索称为“吾人之父”,可以说塞尚以一己之力,开启了整个20世纪的艺术发展,整个现代艺术也不过是塞尚艺术观点的注脚。
众所周知,印象派对绘画的最大贡献,就是将光影和色彩在原来的技法当中解放了出来,莫奈的睡莲,梵高的向日葵,色彩和光影都突破了形式的限制,给人以生命的观感。塞尚无疑也是色彩大师,但他却在色彩之上,有了自己的见解。
在坚持不懈地对自然观察、写生的过程中,塞尚发现“大自然的形状总是呈现为球体、圆锥体和圆柱体的效果”。由此结合色彩,塞尚通过三个步骤完成了其绘画理念的扩展:
第一步,塞尚认识到色彩的造型价值;
第二步,他认识到立体感可以通过与画布表面平行的各个后退平面加以表现;
第三步,他认识到可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发现综合起来:这种后退的平面与色彩变化相呼应。反过来说,色彩的变化总是暗示了平面在空间中的后退。于是色彩变化暗示了空间的存在。
在绘画技术上,塞尚追求着两个关键要素的统一,即“色彩与结构的统一“。与此同时,他并没有满足在技巧上的探索,他曾这样表述自己对绘画的理解“我们所见一切均在弥散中,转瞬即逝。大自然总是同一个,但任何事物都不会保持原样,任何事物都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艺术应当赋予自然以持续性,尽管它的现象变动不居。艺术当使我们感知自然乃永恒。”
由此我们能够发现,在技巧之上,塞尚对艺术理念进行了一次升级,完成了另一个统一,即“表现与表达的统一”,直面每一个艺术家都曾经有过的心灵追问——艺术究竟是表现自然、存在、现象,还是应该对内心声音进行呼应,表达一种观念、想法或立场。
在塞尚的作品中,呈现出的很多“非再现”、“多视角”、“多时间”、“形状抽象”、“色彩光影”特点,几乎涵盖了后来所有抽象艺术发展的领域,可以说塞尚的艺术就是种子,最后发展出诸多流派,最终长成抽象艺术的大树。
20年,从野兽派到抽象表现主义
如果说,印象派的出现,是对古典绘画如青春期孩子般的离经叛道的话,那么在印象派之后的变革可没那么温柔了,紧接着一浪一浪的艺术思潮,彻底的杀死了古典绘画。
首先是1905年,一群以马蒂斯为首的被称作“野兽主义”的狂热艺术分子,在巴黎秋季艺术沙龙上引发了一场色彩革命,大胆的将色彩从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也成为绘画艺术从具象走向抽象最猛烈的前奏。
1907年,在巴黎举办的一场塞尚展期间,布拉克和毕加索相识,并惺惺相惜地开始了他们对艺术的彻底革命,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二人亲密合作,开创了“立体主义”。
1909年,意大利人马里内蒂在巴黎发表了《未来主义宣言》,在现代科技的激发下,马里内蒂掀起了一场为视觉注入动感能量的激烈运动,并致力于用艺术表现一种纯粹的“未来主义”。
可以说此前的这些艺术观念的发展,还都是抽象艺术诞生的序幕。令人意外的是,此后的数年里,抽象艺术却是在欧洲大陆这个传统艺术的殿堂之外被真正创造出来。
无可否认的是,抽象艺术最激烈的诞生,是在当时刚刚打开自己怀抱的俄国,作为一个传统帝国,横跨东西,在19世纪末终于放开了手脚,打算融入这个现代世界。而被关在自身艺术空间里的俄国艺术家们,突然间接收到了来自西方的艺术空气,除了贪婪的吸收之外,他们也打算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干一场,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
我们可以将这一时期的抽象艺术的中心认定为“俄国先锋派”,他们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而是一系列不断发展的艺术思维和一群互相扶持也互相竞争的艺术家。
俄国抽象艺术的先驱,要算是拉利昂诺夫和冈察洛娃夫妇二人,他们在1913年,发表了“辐射主义”宣言,将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结合起来,将绘画表面碎片化、能量化,通过色彩对比实现了光的动态特点。
紧接着,1915年,马列维奇发表了“至上主义”宣言,从法国和德国的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中获得理论支撑。至上主义意味着没有主题的整体性,或新现实主义绘画。
至上主义也为“构成主义”做好了铺垫,1921年在俄国出现了构成主义者群体,他们认为绘画的结构应该依照建筑法则创作,各种形状应该被描绘出来,然后转移到画布上。构成主义也可以被看作现代的行为艺术的先驱。
俄国的先锋派将塞尚传下来的火种点燃,最终抽象艺术的火炬又传回了欧洲大陆,与俄国构成主义相对,在荷兰神智学家凡·舒恩美克所提出的宇宙数学结构理论的激励下,一个被称作“风格派”的艺术群体出现了,他们致力于展现纯粹的普遍性和无限性。
风格派与构成主义一样,都是与宇宙展开对话,只是没有技术上的视野,它是朝着人智学的方向发展。风格派最知名的代表,就是蒙德里安,他通过构建不对称的平衡,从而打破以往那种僵硬、死板的对称体系。他的作品对20世纪的很多审美体系,包括建筑、时尚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抽象艺术蔚然成风,同时也有结出果实的迹象。1919年,建筑师格罗皮乌斯于魏玛创建“包豪斯”,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风格成为了现代主义风格的代名词。
在二战被关停之前,包豪斯一直是抽象艺术发展的前哨,保罗·克利和康定斯基曾长期在包豪斯任教,诸多抽象艺术家保持着与包豪斯的持续联系。身为俄国人的康定斯基,在包豪斯发展了其抽象理论,将色彩和形式作为绘画的展现,将人的精神作为绘画的最终追求,他的一系列理论著作也成为抽象艺术的“圣经”。
抽象主义在回到欧洲之后,又再一次开始了征程,点燃了曾经的艺术“沙漠”——美洲,当然这也得益于二战时大西洋两岸的团结以及之后美国经济的腾飞。1946年,艺术批评家针对汉斯·霍夫曼的个展用了一个曾经在1919年《风暴》杂志上提到过的词语——“抽象表现主义”,来概括当时众多艺术家的风格。
这其中包括库宁用剧烈动作涂抹色彩、波洛克狂热的行为绘画、罗斯科和纽曼的冥想空间等等。早期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出于寻找历史根源、普世价值观和典型美国价值观的目的研究本土印第安民族艺术,融入了土著人和非西方文化的信仰和仪式,还有荣格的集体无意识,逐渐形成了具有美洲特色的抽象艺术风格。
而后,抽象表现主义又回流欧洲,催生了“非定形艺术”、“塔希主义”和“抒情表现主义”,有力的手势、即兴创作、自发性、主观性的表达,显示出人们对远离过往现实的展现,远离愈加黑暗的文化环境和国家社会主义流行时的艺术贫乏状态。并从外界转向精神性和内在自我的追求,以寻求在痛苦中的解脱。
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
如果要在整个抽象艺术的发展史中,要找出一位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那非康定斯基莫属。他于1910创作的一幅取名为“即兴”的抽象绘画,被视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幅纯粹抽象的作品。
康定斯基的早期抽象都是自由抽象,也被称为抒情抽象,特征是构成和色彩非常随意,常是即兴发挥,自由奔放。抒情抽象强调内在自由个性,维护表现强烈的能够使形状土崩瓦解的情感的权利。1921年以后,康定斯基从自由的抒情抽象转化为几何抽象,以精确的几何体和点、线、面构成绘画,并且在1926年出版了又一本抽象艺术专著《点、线、面》,从而确立了他作为抽象艺术之父的学术地位。
康定斯基的纯粹抽象作品被后人归类为“热抽象”,也称为抒情抽象、感性抽象。主要图式特征是无规律的色彩组合、自由的点线面关系和空间布局。纯粹热抽象没有任何自然的痕迹。但部分热抽象有山水、风云、雾霭的形态。因为色彩流动受大自然地球引力的原因,有上下重心之分。色彩和线条也和自然接近。热抽象理论源头也从塞尚的色彩理论开始,经历了马蒂斯野兽派的发挥,最终由康定斯基1910年完成“开创”。
与“热抽象”相对的,就是被称作“冷抽象”的几何抽象、理性抽象。主要图式特征是有规律的点、线、面、肌理交错,符号重复或规则构图。代表人物是荷兰人蒙德里安和俄国人马列维奇。时间是1912年前后。冷抽象中还区分极多主义和极少主义。极多主义是符号重复密集或线条排列、交错繁复。极少主义和极简主义一致,是符号、简单、明快。
由此可见,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是早年几何抽象主义的先锋,他们三个人也被称为是抽象艺术的三驾马车,也是抽象艺术最具代表的三位不同特点的艺术家。
虽然康定斯基被认为是抽象主义之父,但从时间和风格的继承角度来说,他们三者可以形成一个三角,马列维奇在最上,承接塞尚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向下启发了两个角,一边是热抽象的康定斯基,一边是冷抽象的蒙德里安。而后整个抽象艺术在这两大类里面又衍生出无数的派别和风格。
从具象到抽象,从模仿到创造
在回顾了抽象艺术的前生今世之后,我们依然要回到那个问题,抽象艺术究竟有什么用?不过问艺术有什么用本身就是个蠢问题,有用的又怎么能叫做艺术呢?
但一百年前诞生的抽象艺术,在这一百年里,一次又一次的向我们证明,它还真有用,不仅有用,它还改变了甚至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样子。如今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能够听到当年康定斯基、蒙德里安艺术理念的回响。
只要我们的目光停留在任何一个现代建筑上,我们都是在欣赏一个将抽象艺术与现代技术融合在一起的作品。如果说建筑不太能引起人的注意,那么每个人身上穿的具有设计感的衣服、路上跑的漂亮帅气的轿车,都是一百年前抽象艺术的现代产儿。
更不用说在消费时代铺天盖地的各种品牌形象——Logo,产品标识,男人爱的车的标志、女人爱的奢侈品皮包那极具识别度的花纹。如果没有当年那批抽象艺术家,如果没有塞尚的顿悟,可能就不会有这么令人赏心悦目的产品。
而作为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智能手机的外观以及内部APP的视觉呈现,可以说一切这些的美学本源,都是色彩和形状,都得益于抽象艺术对色彩和形状的探索与开拓。
也许一百年前,蒙德里安那横竖交错的色块,还只能被当作艺术品的话,经历了一百年之后,智能手机的外观形态、内部APP的扁平视觉设计,就是当年那个艺术品真正的文化上的价值。也许今日的某些抽象艺术作品,在未来将会成为某种文化、某种物品的美学原型,这也正是艺术本身的价值所在。
这还仅仅停留在最表面的应用层面,或者说对人的审美价值层面。抽象艺术更大的价值可能还具有一种人类学甚至哲学的意蕴。最早的具象艺术,人类还处在对事物的描摹,对自然的模仿,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停留在那个时代的美术观念下,现代工业社会造出来的产品可能手机会象是某种小动物,汽车会像是马车,虽然有些“可爱”,但并不实用。
抽象对具象的反叛,其本质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解放,是作为智慧人类不满自然造物,而希望将自己的精神施加于自然,在自然之中创造纯粹属于人类的世界。也昭示着人类不再甘于被自然束缚,从模仿者,走向创造者的身份转变。
没错,从具象到抽象,就是从模仿走向创造。抽象艺术的必然性和价值就在于它和探索它的艺术先锋们,并不仅仅是在寻找一条艺术的出路,而是在探索作为人的更深刻的能力和价值。人的意志和行为,不仅可以模仿自然,而且可以创造一个具有人类思想的、可以跟自然媲美的“世界”。
理论科学进入微观世界,甩开了人的感官之后,才能获得对自然的本质的认识。而艺术也进入了抽象世界,抛弃了人的感官和对自然的模仿,才能获得人类创造能力的精髓,才能与理论科学结合成为“美的技术”。
百年前的先锋艺术,如今成了手机中的寻常视图,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当今的那些所谓先锋艺术的价值,只有在数十年后才能得到检验了。但抽象艺术并不抽象,只是艺术家们希望用更极端的抽象方式,启发每一个对审美有要求的人,在抽象艺术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精神,看到自己的创造,看到自己成为人的本质。
所以,凡是有人类造物的地方,就有抽象艺术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