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的“旧金山”和“新金山”
说起淘金,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美国的旧金山(San Francisco)。1848年旧金山的一名木匠在推动水车的水流中发现黄金,引发全世界的淘金热。大量华人涌入,华人将这个淘金之地叫“金山”。而在1851年,在澳大利亚南部也发现了黄金,再一次在世界掀起了淘金热。自从澳洲发现黄金后,海外华人就称美国的San Francisco为“旧金山”,将澳洲墨尔本附近的巴拉瑞特(Ballarat)称为“新金山”。
巴拉瑞特(Ballarat)
巴拉瑞特市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处于墨尔本西北112km处,人口6万人左右。这里本来是一个荒芜的内陆地区,自1851年在这里的疏芬山(Sovereign Hill)发现金矿以后。大量淘金客的涌入,金矿开发积累的财富,让这个内陆乡村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城市,一举奠定其州内第三大城市的地位。据统计,近1851年至1861年10年间,这里的黄金产量约占世界同期产量的40%。由此可见其巨大的影响力,也难怪人们以“新金山”称呼这里。
疏芬山(Sovereign Hill)金矿之旅
金矿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金矿的疯狂开采,很多矿场陷入枯竭而关闭。1918年,疏芬山最后一个矿场关闭,标志着淘金热划上了句号。但巴拉瑞特并未因此而衰退,因为它在过去50多年的发展中,奠定了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并没有完全依赖金矿产业,这不得不说是十分难得的。
在巴拉瑞特成为中心城市100周年的1970年,政府决定将疏芬山金矿遗址重新开发,打造为一个场景体验式的户外博物馆,以此来发展旅游业。
场景体验式的户外博物馆
乡村集结号小编壹度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这个被称为淘金小镇的户外博物馆,一睹其风采。
淘金小镇特色旅游目的地打造
淘金小镇在1970年11月29日正式开放,它既是一个还原和展示历史的博物馆,也是一个主题公园,更是一个场景体验型的主题小镇。游客可以这里深入体验当年激情燃烧的淘金热时代,也因此而成为澳大利亚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之一。
淘金小镇从空间功能上大致分为三部分,包括室内黄金博物馆,主题街区和金矿区。
主题街区由一条主街、中国村和淘金体验区三部分构成。主街是当年服务和矿工的生活场所,这里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主街两旁都是商店,有教堂、铁匠铺、面包店、珠宝店、邮局、杂货店、蜡烛店、器皿店等,还有学校和普通的居民住房。
学校
主题街区
整个小镇,最特别的是:无论是照相馆里面的店员、铁匠铺的铁匠还是杂货铺的老板,都穿着复古的服装。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还可以和店员扮演的当地人聊天,听他们讲述过去的历史,或者体验学做蜡烛等手工。
体验学做蜡烛手工
而在街上,则有身着红衣、头戴黑色礼帽的卫兵在巡逻,让来到这里的游客感受到了鲜活的19世纪,非常有趣。可以说,正是这些扮演成当年人物形象的工作人员,让主题街区的场景更具真实感和体验感,如果没有他们,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遗址观赏区,这也是淘金小镇的运营特色之一。
身着红衣、头戴黑色礼帽的卫兵
淘金小镇主题街区上的旅游体验项目非常丰富,是体验小镇淘金文化的核心。
溪边淘金是最让人乐此不疲的体验。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和现场示范后,游客可以在小溪边,自由体验传统的淘金过程:用铁锹挖一铲子小溪里的原始矿砂倒进淘金铁盆中,将铁盆稍微倾斜使一部分矿砂能够浸入水中,然后慢慢摇动铁盆,随着里面石头逐渐筛掉,最后剩下一些小沙粒,也许就有可能发现小颗粒的黄金。游客可以向工作人员购买一个漂亮的塑料瓶,将淘到的金子免费带回家。这个体验非常的有趣,是老少皆宜的活动,深受游客的欢迎。
溪边淘金
熔金表演是最激动人心的体验项目。在这里的黄金铸造工坊,游客可以亲眼观看金锭制作的过程:工作人员戴着防高温的长袖手套,把粉碎后的金矿石提纯练成金水,熔化后的业态环境导入预热后的铸模中,等待10秒中待其表面变成固体后,放入冰水中冷却,就变成了金锭。表演所用的是真正的黄金,重量达3公斤,经过5年多的提炼,纯度已经非常高了。在表演结束后,熔金表演师傅还会邀请游客和金锭合影留念。炼金表演每天进行三天,每次大约15分钟。
熔金
熔金表演
蜡烛工厂是当年小镇最重要的建筑,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手工制作蜡烛。在19世纪的那个年代,蜡烛是矿井下矿工们生存的最重要的工具,除了照明以外,最主要的用途是检测空间中的氧气含量。因此,这里的蜡烛工厂也显得最为关键。现在的蜡烛工厂中完整的保留着19世纪的原貌,身着复古服装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进行两次蜡烛制作表演:细长的棉绳浸入腊池中,晃荡几下然后抽出来冷却,然后重复整个过程数十次,直至形成光滑均匀的蜡烛。游客也可以支付4澳元的费用,就可以体验自己动手做蜡烛,蜡烛有三种颜色可以选择,形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任意发挥,非常有趣。
蜡烛工厂
蜡烛制作表演
实景戏剧表演让人感受19世纪的生活剧。工作人员扮演的市民会表演各种家庭生活剧,游客也会被带入剧中,体验一把,非常有趣。比如会遇到一男一女在吵架,或者来了一个警察,给戴上手铐等场景,都是表演性质的,而非真实情况。游客也可以和演员合影留念,能够进行语言沟通的还可以参与其中。
实景戏剧表演
传统风情体验同样令人难忘。乘坐传统的四驾马车,像百年前的英国贵族一样,游览小镇一圈,感受疏芬山淘金小镇的全貌,是非常有趣的体验。而观看红衣卫兵仪仗队的表演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身着红色传统军装的士兵,手持火枪在小镇上巡逻,在每天的中午1:30分,会进行火枪射击表演。表演结束后,游客可以邀请红衣卫兵合照,合可以体验一下他们的军鼓。
乘坐传统的四驾马车
小镇上巡逻士兵
离主街不远处有一片相对独立的区域就是中国村,据说是当局为保护中国人免受欧洲人欺负而设立的。中国村是当年华人矿工生活的地方,里面复原了当时华人矿工的生活场景,包括居住的简陋窝棚、中药铺、关帝庙等设施。从这些设施我们能够感受到当年矿工的艰难生活场面。每逢中国传统节日,这里也会增添许多中国元素,如春节举行舞狮表演、挂红灯笼等,非常有过节的气氛。
相对独立的中国村
关帝庙
关帝庙
深入金矿矿井参观,是小镇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小镇保留了一个矿井作为参观用,乘坐矿车,在导游的带领下,穿过600米长的巷道,可以深入60米深的地下,感受当年淘金客的淘金场景。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用来排出金矿内废水的古老的蒸汽抽水机,也可以看到矿井下淘金者挖掘出的一个个矿洞。当然,也能解除到真正的黄金矿石以及与黄金矿密切关联的石英矿脉。为了增强游客体验效果,还采用了声光模拟当时的场景。最著名的就是模拟挖掘出来的重达69公斤的“狗头金”,这是世界第二大天然金块,非常令人震撼。在矿井下面的一个矿洞中,反复放映着一部小电影《密室》,讲述了一对中国兄弟在金矿镇寻找财富的艰辛历程。金矿之旅全长约40分钟,大部分是黑暗的巷道,空气也较为湿冷,真实体验过去淘金的艰苦环境。
深入金矿矿井参观
狗头金
疏芬山博物馆是小镇历史的承载。这里展示了金块、砂金、金饰和金币等多种贵重的收藏品,以及有代表性的金币的图片等。博物馆外面就是纪念品商店,有意购买黄金工艺品的游客,可以到这里选购造型各异的黄金首饰、黄金工艺品等纪念品。
纪念品商店
夜间沉浸式光影秀让淘金小镇体验更上一层楼。为了增强淘金小镇的夜间体验,运营方耗时2年,用灯光艺术搭建了数百个场景,打造了一场梦幻的光影秀Aura(澳若)。
澳若光影秀的故事情节分三个部分: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黄金的溯源,用4D成像技术将人们引入黄金和人类文明的思考之中。第二个故事讲述澳洲土著的起源,用先进的投影技术和声光氛围,把游客带回1万前的澳洲大地。第三个故事讲述淘金热给这片土地注入新鲜的血液,无数带着黄金梦的人们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的故事。光影秀占地46公顷,利用小镇的现有建筑及外部山地空间,为游客营造一个难忘的夜间体验项目。
案例总结与思考
疏芬山淘金小镇通过一系列场景式的体验,将一个废弃的矿山遗址,打造成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主题体验小镇。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其成功几点因素:
一、真实化、参与式的的体验场景营造
淘金小镇作为一个矿业遗产,通过在硬件设施方面还原当时的场景、服务人员和体验内容方面还原历史场景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的体验场景,让淘金体验变得更加有趣味性、真实性和参与性,这是小镇吸引力的核心来源。相较国内一些单纯参观型的工矿遗址旅游,淘金小镇在体验感营造方面可谓是独具匠心。当然,这种理念,对于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民俗文化遗产展示和体验项目,通过传统服饰、语言、仪式的营造以及声光技术的植入,将极大的提升游客的参与热情和体验的趣味性,进而带动民俗体验产品的升级。
二、聚焦重点客源市场推广营销
淘金小镇和中国有很深厚的渊源,加之近年来中国也称为澳大利亚的主要客源地之一。小镇运营方针对中国客群开展了定向营销,自 2010 年9 月起推出了针对中国大陆所有旅行社举办的“淘金”活动,以总价值约 7 万元人民币的 24K 纯金金块回馈向疏芬山送出团队数最多的一些旅行社。在2011年就接待中国游客超过5万人次。除此之外,小镇内容的解说也增加了中文 ,以更好的服务中国游客。在营销方面,还在中文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建立公众号,进行重点营销。这些营销策略,极大的提升了到访的中国游客的规模,提升了小镇的运营效果。
(完)
声明: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冒犯,请及时联系,会立即处理。
乡村集结号:北京城乡策略研究院自办媒体。肩负“破解乡村振兴之惑,探索产业融合之道,塑造乡土田园之美”使命,深耕乡村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等领域,传播世界乡村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搭建全面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自媒体信息交流平台、智慧创新讲台、乡村产业舞台,宣传推介展台。为致力乡村发展的建设者提供快速、有效的知识传递服务,实现村企相依、景田相望、城乡相融的美好愿景。
视频加载中...